林秋萍
摘要:中職院校作為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之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門,不僅需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能力,還需要重視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以及體育精神養成,為此,中職院校應當對于體育學科教學活動予以高度重視。就目前而言,中職院校在體育學科教學過程中其教學觀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立足于此背景之下,本文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要求,對于體育學科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能夠助推中職院校教育事業朝向良好的態勢發展。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模式;新思維
引言:
體育學科作為中職院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關鍵性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以及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就現如今的教學狀況來看,諸多中職院校對于體育學科教學過程的重視程度不高,且教學模式較為陳舊,使得中職院校內部的體育學科教學活動未能夠呈現出較高的價值。伴隨著現如今我國教育事業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中職院校的整體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各界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有所變化,為能夠源源不斷的為社會提供高質量人才,應當充分重視對于體育學科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找尋到教學問題相對完善的解決策略,以此來全面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
一、創新體育學科教學方法
為著力激發中職院校學生對于體育學科學習的興趣提升,促進體育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提高,應當對于一些較為單一與枯燥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作為中職院校的體育學科任課教師,首先應當對于體育學科教學內容展開教學形式方面的適當創新,通過對于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采用多樣化的整體性教學手段,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體育學的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便能夠養成較為良好的體育學科學習習慣,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為學生講授“行進間投籃”這一籃球技術動作之時,如若仍然采用傳統型的教學方法,學生往往會感覺非常乏味,也難以對于技能有點有效吸收,這時,教師便可以嘗試把動作和技術要領兩者結合,創新性的將動作要領簡化成為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例如“一走大,二走小,三走抬腿用力跳,提膝拋球入籃筐”。如此一來,學生便能夠較為高效的記憶動作要領。
在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應用分組教學法展開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武術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于學生做好小組劃分,將班內學生分成4人小組,每一個小組之中安排一位能力較強的學生,帶領組內成員對于動作進行練習,在良性帶動之下,充分調動組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在體育學科教學過程中突出職業實用性
中職院校作為職業類院校,在其進行體育學科教學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職業實用性,使得體育課程所學內容和學生的專業及職業相匹配。為確保這一目標能夠達成,體育學科任課教師應當結合不同的專業,對于學生應用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確保學生既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身體素質,又能夠提升職業技能。除此之外,在開展體育科學教學之時,應當重視因材施教,確保能夠對于學生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帶來良性影響。中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會在畢業以后步入服務崗位之上,因此儀容儀表非常重要,所以針對這一部分學生來講,教師可為其設定瑜伽類課程;對于一些從事體力性勞動的學生,可組織其參與乒乓球訓練,以提高身體素質。
三、完善校內體育配套設施,融合游戲展開教學
諸多中職院校對于體育學科教學活動的重視程度不高,所以在體育配套建設方面往往不及格,使得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之時往往會面臨設備不足的狀況,使得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大打折扣。為此,要想促進體育學科教學模式及時改革與創新,諸多中職院校應當本著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加大力度完善校內配套設施。
例如,如若學校的女生所占比例相對較大,則可增設一些瑜伽、輪滑及排球類課程,并為這類課程配齊設備,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促使學生能夠在完善的體育設備以及充足的體育鍛煉空間之中,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在中職院校內部體育課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借鑒一些游戲教學模式,例如開辦拔河比賽、健美操比賽、籃球比賽、排球皮塞等,將體育課程教學課堂變得更為輕松,助力教學效果不斷提升。
四、促進體育學科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升
教師是教學活動開展的組織者以及引導者,教師自身的素質會給課程的教學效果帶來非常直接的影響,因此應當重視促進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以及職業素養提升,從而為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及創新奠定良好基礎。作為一名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應當預先對于以往的教學觀念弊端引起重視,同時樹立起創新型教學思想,以此來滿足中職院校內部的體育學科教學活動發展需求,促進中職學校內部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性改革。
例如,在為學生教授排球運動方面的知識技能時,教師應當預先鍛煉自身專業性的知識技能,從而為課堂教學活動提供更為專業性的指導。從整體而言,現如今的體育過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仍然依賴于體育中考這一指揮棒,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性等方面要求較少。總而言之,現如今對于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認知程度不深,并未能夠充分的理解信息技術教學背景之下對于體育教學資源進行共建共享能夠對于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所發揮出的深刻作用。教師應當預先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結語:
體育學科作為中職院校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助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實際狀況來看,諸多中職院校對于體育學科教學活動的重視程度不高,同時由于教學模式缺乏創新導致諸多問題存在,使得體育學科應有的教學價值的發揮因此受限。伴隨著現如今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改革與不斷推進,中職院校應當重視對于體育學科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找尋到教學問題的突破口,著力提升體育學科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袁雁.淺說中職體育教學模式與新思維[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4):170-171+174.
[2]吳想宇.人文素養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學模式探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0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