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
摘要:探究式學習在于發揮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主探究從而掌握知識點。為了使高中學生真正地學好地理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不斷的分析探討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高中;地理教學
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基礎地理知識,同時要掌握學習技巧,,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同時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一、探究式教學概述
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教師而言,在進行探究式教學時,應當對學生設置相關的探究是問題,積極地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歸納學生的探究結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及傳統的教學局限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效地展開學習,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使學生能夠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分析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在探究式學習的過程當中,應當由教師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地位,應當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探究式學習找到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利用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二、搭建自主探究平臺
由于自主探究,平臺對于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養成有著極其重要的幫助,所以教師在平臺建設時要以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通過打撈學生的學習基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清醒當中感悟自主探究的重要意義,從而促進學生的知識理念提升和拓展,教師在探究和教學時要樹立科學的觀念。例如當教材當中有人口增長與控制的相關內容時較深就可以將我國人口發展現狀以及各類問題進行情景的導入,使學生在清潔當中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探索。例如人類在將來的某一天可以發展太空技術實施外太空移民政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此類科幻性的學習主題進行地理知識的思考,了解為當前人類迅速繁殖對于地球的負面影響。教師通過將問題設置的更加具有趣味性利用多媒體結合教學情景進行創設和引導,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在知識的探究和思考當中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教師也可以在理論教學時要逐步的增強學生的討論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師也要搭建科學的交流平臺,使學生在平臺當中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素養。
三、調動學生探究意識
教師在課堂教學改革時,要遵循學生平等的教學基礎來進行教育教學的引導,通過充分的與學生溝通,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在實踐教學當中開展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使教學氛圍更加切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準確的抓住學生的學習心態,利用耐心和細心來幫助學生尋找地理探究的相關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思想和學習動力。教師也要積極的鼓勵學生通過學習和探索樹立平等的學習心態,并且及時發現每一個學生在地理學習當中的優缺點,通過鼓勵學生的優點指明學生的缺點,使學生能夠了解自身在地理學學習當中的不足。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主動的探索,在此類教學方式的實施過程中,通過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營造良好的激勵機制和激勵氛圍,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和地理學習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潛能激發有著積極的影響。
四、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在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之前,教師應該設計好合理方案。教師需要結合學習內容以及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目標要求進行設計,合適合作探究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并且要實時監督。因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問題,比如對涉及知識點存在疑問、學習方式方法不科學、學生之間互動以及師生之間互動不合理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不可少地要發揮作用,并且對合作探究學習進行合理的把控;同時,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最后,教師需要對合作探究式學習進行深入研究,在探究之前,必須要弄清楚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發現、發展以及延伸和意義,才能夠更加合理地利用學習方式引導學生。
五、拓展地理課外探究活動
高中地理課程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一門能夠吸引學生探究和思考的應用性和趣味性的學科。合作探究學習不應局限于課堂,還應注重課下探究。課外活動是課堂知識的延伸和補充。充分合理利用地理課程資源,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探究活動,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適合高中學生開展開外活動的種類很多,如天文氣象觀測、地理考察、地理知識社會調查、人文知識了解、工農業調查、模型制作、模擬實驗和專題研究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增加地理學科在學校第二課堂中的分量,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地理實踐活動和實踐教學,激發學生地理探究熱情。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提供指導和推薦,推薦學生開展危險性小,探究性強的活動題目。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工具,積極創造實踐條件,與學生一同開展課外活動,增強師生間情感,提高地理課外活動的有效性,進而提高地理教學質量。如學習完“森林的開發好保護”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同學生一起在校園內開展植樹活動和修剪樹枝活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和實踐中理解地理學科的現實意義。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是學生積累地理知識的重要階段,教師在此期間應重視地理教學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針對性的采用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應用更為科學、合理、有效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
參考文獻:
[1]李愛軍.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科學信息(學術研究),2017,(20):74-75.
[2]李楠.探究式學習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45-46.
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東埔中學 5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