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一門藝術,傾聽音樂能讓人們放松身心、排解憂愁煩惱、陶冶情操,其感染力、影響力不容低估。聲樂演唱通過演唱者的發聲、情感表達、舞臺表演等,向聽眾傳遞歌曲的情感及思想。歌曲演唱十分考驗演唱者的歌唱技巧與情感表達技巧,這就需要演唱者不僅能根據歌曲的韻律、節奏及其所體現的情感來配合適度的肢體表演動作、面部表情,更好展現歌曲的魅力,還要具備相當水準的聲樂演唱技巧,通過聲情并茂的歌唱表演帶給聽眾美好的聽覺體驗,使其感受到音樂藝術的內涵,產生情感的共鳴。這才是成功的歌唱表演,而這樣的音樂作品必然更加深入人心,甚至流傳千古。作為歌唱表演者,聲樂演唱技巧運用得當不僅可更好體現自己的演唱水平,還能展現音樂的力量,帶給聽眾一場聽覺盛宴,真正實現歌唱藝術的價值。讓聽眾被歌聲所吸引,真切感受到音樂無與倫比的魅力,需要演唱者具有較高的音樂藝術的造詣。基于此,本文就歌唱藝術中聲樂演唱技巧的運用進行分析。
一、聲樂演唱技巧概述
一首歌曲的情感及思想表達需要借助聲樂技巧這一工具來展現,而聲樂技巧涉及演唱者的發聲、歌喉、音色等多方面內容,是組成聲樂演唱技巧的重要部分。靈活運用聲樂技巧,需要演唱者綜合考慮組成聲樂技巧的各個方面,在融入情感的同時保證各部分的協調一致,這樣才能演繹出歌曲的靈魂,發揮演唱者的歌唱水平。聲樂技巧一定程度上是情感傳遞的紐帶,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一)發聲技巧
聲樂演唱中,演唱者的音色直接由發聲位置決定,發聲位置包括單純的嗓音發音、借助顱腔共鳴、腹腔共鳴三種形式,需要演唱者根據不同的音樂作品合理選擇適宜的發聲位置。音樂作品有著自身的感情基調,或激情澎湃、或凄美憂傷、或歡快喜悅、或寂然落寞,每種基調都傳遞著一定的情感內涵。因此,演唱者需要在領悟音樂作品情感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對發聲部位的掌握,合理選擇發聲位置,以增強聲樂演唱的藝術表現力。
(二)呼吸技巧
在明確了發聲位置后,為保證發聲的持續,演唱者還需要掌握呼吸技巧。通俗來說,呼吸技巧是指在演唱過程中演唱者如何巧妙換氣,掌握好換氣的正確時機。呼吸又可分為長呼吸、短促呼吸、閉氣呼吸等多種類型,演唱者需要根據音樂作品的內涵合理規劃呼吸,體現聲樂演唱的連貫性,讓不同的演唱部分既緊密銜接又平緩過渡,不讓聽眾的思緒被打斷,帶來不佳的體驗。
(三)共鳴技巧
共鳴技巧雖然有些復雜,但若能熟練掌握這一技巧,靈活運用共鳴腔來發聲,可達到歌聲更加圓潤、悅耳的效果。共鳴腔包括胸腔、鼻腔、咽喉、顱腔等,要想演唱悅耳動聽、高音穿透力更強,就需要演唱者運用到胸腔以上的共鳴。正確把握共鳴技巧,能夠讓演唱者的音色更易辨識、更加圓潤。
二、歌唱藝術中聲樂演唱技巧的有效運用
(一)歌唱音色的巧妙變換
不同演唱者的聲音有著不同的特點,這也就是為什么同樣一首歌曲由不同的人來演唱,會帶給人不一樣的特色(即音色)。音色作為歌唱藝術中的重要表現手法,需要演唱者先對音樂作品所體現的情感有正確認識,再根據音樂作品的情感,運用音色的巧妙變換來突出作品的藝術魅力。也就是說,演唱者需要根據歌曲所表達的情感來調整技巧,如喉頭、聲門閉合的狀態與共鳴腔等,以使音色與音樂作品相匹配、相適應。例如,蘊藏歡快喜悅情感的音樂作品,應以嘹亮、輕快的音色來表現;蘊藏悲傷、憂愁情感的音樂作品,則以喑啞、沉重的音樂來表現。不同年齡及性別的演唱者,音色有所差異,在歌唱表演中要綜合考慮。
(二)聲音的虛實應用
不同的歌曲表達的情感也是不同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甚至可能是變化多端的。為了更好地抒發歌曲的情感,就需要演唱者應用不同的聲樂技巧,聲音的虛實應用及聲音的漸變就是一種表現技巧,技巧的表現關鍵就在“漸”字上面。如聲音的漸快漸緩、漸強漸弱等不同變化,均應自然地過渡和轉換,而不是猛然改變,令人感覺突兀。當由一種情感向另一種情感轉換時,中間的過渡階段就應準備好這一階段的聲音,力求自然完美,這樣才能完整而優美地表達整首歌曲,讓聽眾在聆聽的過程中實現情緒的轉換。聲音虛實應用技巧是否得當,取決于演唱者對這一技巧的把握和應用,這對其歌唱水平有著直接影響。只有把握好演唱的分寸,運用聲音的虛實才能讓演唱充滿藝術靈動感,為歌唱表演獲得成功作鋪墊。
(三)聲音快慢的處理
一首歌曲從頭至尾并不是同樣的節奏,有的部分節奏要快,有的部分節奏要慢,還有的部分節奏要不快不慢,在不同的部分,快慢均存在區別。整首歌曲沒有波瀾起伏、輕重緩急的變化,這樣演唱下來勢必令聽眾產生乏味、無趣的感覺,毫無藝術價值可言,何談音樂藝術的美感。因此,演唱者在歌唱表演時要把握好歌曲的節奏,該快時聲音要加快,該慢時聲音要放慢,不快不慢時聲音保持平均,既不能搶節奏似的緊追慢趕,又不能拖拖沓沓的帶慢節奏,唱到節奏慢的部分,不是生硬地放緩聲音的速度,而是要借助綿長的氣息,讓歌曲的感情發展得以延長。總之,通過聲音的快慢交替及自然轉換釋放歌曲的情感,讓聽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四)聲音強弱的對比
歌唱表演中,聲音的強弱應適當、適度,強調的是強與弱的對比與結合,這里的強不是指發聲時不顧一切使用蠻力,那只能稱為吼叫,而是指強音表現適度,通過充滿激情、亢奮的聲音來恰到好處地演唱。反之,弱音并不是降低聲音來演唱,而是如強音一般用氣。在演唱歌曲的過程中,盡管弱音相對于強音要弱,但也必須唱出開闊的意味,巧妙地控制氣息,實現強與弱的對比、強與弱的結合,這樣才能更好抒發歌曲的感情。
(五)歌曲高潮部分聲音的處理
歌曲高潮的部分往往是旋律感和情感表達到達頂端的階段,這是一首歌曲最為關鍵的部分,對于演唱者而言是一項挑戰。高潮部分聲音處理得當完美,將激發出聽眾對歌曲的強烈共鳴,產生心靈上的震撼,這一部分的表演對整首歌曲的演唱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既是對聽眾聽覺的強烈刺激,又是對演唱者聲樂技術的考驗。
三、結語
歌唱藝術要想突出其藝術性及美感,需要演唱者在把握歌曲情感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聲樂技巧,并合理應用,讓歌唱藝術的感染性發揮到極致。
(涇川縣職業教育中心)
作者簡介:史玉霞(1982-),女,甘肅平涼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聲樂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