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瑤 吳玉鳳
一呼一吸的過程是人在生理上,機體對外部環境的氣體進行內外交換的過程,是生命活動中的重要特征之一。舞蹈中的氣息是呼吸在藝術中的升華,在各舞蹈種類中,良好的呼吸能夠帶動面部肌肉的收縮以及情緒的變化,決定著舞者動作的穩定性與連貫性,決定了作品的質量,同時也反映出舞者基本功的功底是否扎實,但人們在觀看演出時經常會發現,很多舞者在進行單一動作時表現很好,也具備著扎實的舞蹈功底,有著良好的肌肉控制能力和表現力,但在完整表述舞蹈作品時卻顯得僵硬、刻板,缺乏流暢和自然,正是因為舞蹈演員缺少了氣息的運用,舞蹈作品的呈現不僅僅依靠于舞者的肢體動作,還需要表演者將呼吸貫穿于整個表演中。因此,氣息的訓練在古典舞基訓和現代舞基訓中都尤為重要。本文就古典舞與現代舞基訓中的氣息進行簡要分析,并探討兩者的結合與運用。
一、氣息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氣息亦指呼吸,它能為人們的活動提供最基本的能量,是一切生命的源頭。呼吸主要分為內呼吸和外呼吸兩種:內呼吸是指氣體在血液和組織細胞的互換;而外呼吸則是指呼吸在體內肺部的換氣與通氣,是氣體在血液和血管中的運輸。氣息雖然無形,但無處不在,其在生活中也被賦予了多種表現形式,如醫學中的“營氣之道,內谷為寶”,太極中的“呼氣為陽氣,吸氣為陰氣”。情緒的起伏亦帶動著氣息的起伏,如京劇武凈演員錢寶森曾說過“驚者上提,氣者沉”,人們在震驚時會下意識提氣、屏氣,生氣時氣息向下沉,呼吸節奏加快。同樣,在舞蹈中,氣息的快慢長短亦代表著情緒的起伏,如難過悲哀時呼長氣,喜悅時呼吸短促,同時根據呼吸不同的運用方式,還可以展現出不同的風格韻律,體現舞蹈作品情緒和表現生命力,身未動而氣先行,如果沒有了氣息的支撐,舞蹈即使動作再規范,觀眾看起來也毫無美感和生命力可言。
舞蹈中的氣息是呼吸在藝術中的升華,舞者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在一呼一吸中完成,它引導著舞者對于自身肢體和動作幅度的掌控,決定著動作的連貫性與穩定性,能夠有效地塑造人物形象,掌握人物情緒情感狀態,賦予作品生命力與活力,給觀眾不同的視覺感受,在舞蹈表演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二、氣息在古典舞和現代舞基訓中的運用
(一)古典舞氣息運用
在古典舞基訓中,氣息訓練貫穿于動作訓練的始終,一切訓練都離不開呼吸的作用。在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氣息包括了長氣、短氣、憋氣、凝氣、呼氣等多種形式,最常見的就是吸氣、呼氣、屏氣和提氣,吸和呼是身體對外界氣體的釋放和吸入,是為了下一動作的準備,屏氣是將氣息積攢到丹田形成的瞬間停滯,如動作的結尾亮相就是由屏氣來完成的。
舞蹈表演者經常會強調氣息的穩定性,任何動作都需要呼吸的配合。在旋轉技巧中,氣息的配合影響著旋轉的速度和圈數。在旋轉的準備階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氣息要向下沉,將氣息凝聚在丹田,慢慢吐氣使呼吸變得平穩,在旋轉過程中時刻保持呼吸的順暢,如果憋氣或者泄氣,就會導致身體變得僵硬或松懈,影響動作質量;在進行單一性跳躍練習中,氣息是舞者騰空躍起在空中有短暫定格的關鍵,表演者通過在準備時彎曲膝部呼氣,跳躍時吸氣,在彈起后凝氣,在落地時吐氣來完成彈跳動作,整個過程只有氣息和跳躍的完美配合,才能有舞者一個個停留在空中的瞬間。
此外,在蹲的練習中,舞者氣息與身體的配合也尤為重要,在下蹲過程中氣息向下沉,緩慢平穩地呼氣,在直立時輕輕地吸氣,通過呼吸和蹲起的配合可以使腿部的肌肉力量與頭頂氣息形成對抗,完成動作的連貫。
(二)現代舞氣息運用
現代舞基訓中的呼吸更為復雜和多變,是因為在現代舞基訓中,舞者更傾向于對動作的訓練,現代舞的開放與自由,決定了它的動作和律動并不是完全一成不變,所以在節奏和時間的處理上,呼吸與身體的配合更為多樣復雜。因此,美國現代舞大師瑪莎·格萊姆就呼吸開創了格萊姆技術,旨在讓氣息在張馳的過程中宣泄內在情感,形成視覺沖擊。她認為呼吸是舞蹈的根源,身體應該隨著呼吸來進行流動,舞者只有將呼吸帶入身體動作中,才能切實地感受節奏的律動變化,減輕大幅度動作變化中帶來的壓力,保證舞蹈動作的松弛與流暢,保證動作的穩定性。
三、氣息在古典舞和現代舞基訓中的異同
古典舞基訓與現代舞基訓在氣息上的相同點體現在氣息的發力方式上,兩者都強調氣沉丹田,腹部呼吸,將氣息向下沉于胸腔下部,使腹部收緊,在腹部和腰部凝聚氣息并運行,以腰為核心向外發展,形成一種氣沉丹田的呼吸狀態,通過腰部的發力來帶動動作的變化與起伏,實現各個關節和動作的相互串聯。此外,兩者也存在不同。
古典舞基訓中的氣息訓練,以圓為核心,強調剛柔并濟、圓潤柔和,要求表演者在做動作時氣要平、要勻、要穩,發于腰而達其梢,氣息從腰部發力,經過身體最后流動到神經末梢,具有濃厚的古典風格韻味。此外,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更強調氣息與意念的配合,將氣的韻律通過形體展現出來,將氣的無形化為有形。
而現代舞基訓則遵循了現代舞大膽個性、反對僵化、追求自由、富有創新精神的風格特點,所有動作的出發點都是以人的本身為中心由內而外地隨心而動,更注重的是舞者個體本身姿態上的收緊與釋放,所以相較于古典舞基訓氣息的沉穩,現代舞基訓的氣息更加松弛、流暢、多變,沒有過多的動作要求和審美規范,在氣息的運用上更加貼近生活狀態,動作創新大膽,沒有明顯的民族色彩,能夠使訓練者的身體得到解放,游刃有余地控制自身肌肉的放松與收緊,做到呼吸自然和動作流暢。
四、氣息在古典舞與現代舞基訓的結合
中國古典舞基訓和西方現代舞基訓在“氣”的訓練中既存在個性又具有共性,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舞者將兩者進行結合的意義在于:氣是內在的,根本的存在,任何舞蹈作品都離不開氣息的運用,掌握了舞蹈之根本,才能擁有舞蹈藝術的完美呈現。在兩者的運用方面,古典舞基訓中對于氣息的要求較高,舞蹈動作的幅度和持久性以及情感的表達等皆需要呼吸與意識的配合;現代舞基訓氣息自由靈活、尊重個性差異,更加貼近生活狀態,更加符合生活中人們的真實情感。
舞者通過對兩者的吸收借鑒與結合可以沖破固有形式束縛,發散思維,使基本功訓練充滿著時代創新氣息,在平時訓練中更易感受到呼吸在腰部的發力方式,掌握呼吸的運用方法,感受氣的無形作用力,提高對于呼吸的節奏、強度的掌控力,使舞臺表演時的呼吸更加流暢自然、將富于多變新穎的表演呈現給觀眾。
當今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融合的時代,任何藝術都需要不斷地發展、相互吸收和借鑒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如今的古典舞基訓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合體,古典舞基訓與現代舞基訓的結合不僅能夠訓練出規范有素的舞者,使舞者更加自然地控制氣息,更能開發舞者的創新意識。當下的基本功訓練更需要緊跟時代發展,融合創新,總結現代舞基訓的氣息訓練方法的精華,正確引導舞者氣息與身體的配合,形成正確的呼吸運用方式,使現代舞基訓與古典舞基訓氣息實現完美融合。
(吉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
作者簡介:林瑤(1963-),女,吉林吉林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舞蹈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