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英
摘 要:桃樹是果農首選的種植樹木,因其適應能力強,產生的經濟效益高,近幾年被廣泛種植。科學的栽培技術與病蟲害的防治是實現桃樹高產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對桃樹栽培技術及病害防治措施分析展開了探討,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桃樹;栽培技術;病害防治
引言:近幾年來,隨著桃樹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選擇桃樹作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方向,但在桃樹的種植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栽培管理經驗,常常遇上桃樹病害,不能及時采取措施,最終導致當年的果實品質和產量大幅度下降,嚴重時還會影響來年的收成。因此,有必要對桃樹栽培技術及病害防治措施分析展開分析,以便桃樹種植業更好的開展。
一、桃樹栽培技術
(一)樹苗的選取
想要桃樹具備更強抵抗病害的能力,離不開前期樹苗的選取,可以綜合山東多年的種植經驗,選取出適合本地環境、成活率高、抗病性好的幼苗。再者就是在桃樹栽種的時間掌握上,較為適合的時間是早春、秋季。桃幼苗的移植可采用裸根移植,或沾上一定的泥進行。較大的桃樹面則需要用泥土進行大苗移植。桃園內不可連作,否則幼樹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長勢衰弱、枝干流膠等一系列問題。幼苗一般選擇一年生芽子比較飽滿的壯枝,一般現剪現用最能保鮮成活,如一天用不完,可站于淺淺的清水中,放于避光處,每日換換清水最好,沾水部分一般不用,以防已淹死或菌毒感染不能發芽。多日用不完可用多菌靈500倍液洗一下。
(二)適宜的環境選擇
綜合因素分析,山東的氣候條件以及地理環境都是適合種植桃樹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選擇適宜的環境就變得輕松了,桃樹的園林應保障在日常的種植上能提供優質的灌溉水源,充分滿足桃樹在生長過程中的灌溉需求。因為桃樹的土壤含水量一般在60%-80%對于水源的要求還是較高的。
(三)日常土壤管理
土質是果樹生存的基礎,也是果樹栽培的主要載體之一,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果樹的生長發育。要想種植好果樹,達到高產優質,就必須充分認識土壤在果樹生長中所起的作用,弄清哪些因素是影響果樹生長的根本。桃樹的高產抗病害離不開,土溫、水、氧、酸等相關因素,果農在種植果樹時應圍繞這些因素科學地制定發展規劃,充分控制和有效地利用這些環境因素,從而提高果樹的產量和品質。像是桃樹,較為適合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砂質壤土保水排水良好的環境。
(四)日常肥水監控
合理的施肥可以加快桃樹的生長,桃樹施肥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基肥、促花肥、坐果肥和膨大肥,在不同的階段,桃樹對于養分的需求不同,所以施肥要點也有所改變。基肥,在采完果實后,即可施用基肥,施肥時,注意離樹稍遠一些,與土壤混合施肥尤佳,這樣施肥可以避免燒根。促花肥,開花前施用促花肥,時間在陽歷的2月左右。如果前期的肥量間隔時間不長,促花肥的施用可當相應減少。坐果肥,使用時間在果實核尚軟時施用,起到促進果實生長等作用。桃樹結果期要注意補充鈣、鋅、鐵,這樣能預防病害發生。膨大肥,果實第二次快速生長,即可施用果實膨大肥,可以促進果實生長,為來年采摘打基礎。果實膨大肥需要注意鉀肥的施用,因為桃樹喜鉀,所以高鉀肥施用效果較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桃樹生長發育期間,需要大量的養分,因此種植前需要施足底肥,可以防止桃樹的早衰,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的目的[1]。
二、桃樹病害防治措施
(一)合理施肥提高桃樹抗病性
不管是就保障樹體健壯,還是延長桃樹結果年限,合理施肥都非常重要。水肥施用恰當到位就能夠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比如粘重土壤多施些馬糞、牛糞等其他有機肥,以此達到改進土壤通氣性的目的。
在具體實操中,桃樹應將基肥、追肥,和土壤混合勻稱,而且不要太多。在幼苗期,如果控制不住氮肥的施用,就會容易引起徙長,那么不僅給修剪帶來麻煩,而且樹形還不好控制。盛果期后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氮肥的施用,這樣做能增強桃樹的樹勢。桃果實中鉀的含量是氮的3.2倍,適當增加鉀肥,果實大從而產量高。桃樹對氮肥、磷肥、鉀肥的需求量比重約為1:0.5:1.桃樹對水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一定要在該澆水的時候澆水。桃樹本身對水比較敏感,耐旱怕澇,從萌芽到果實成熟要有充足的水分供應,才能滿足正常的生長發育。
(二)加強冬季桃樹果園清潔工作
許多蟲害常年定居在果園,及時清除蟲源對生長季防治至關重要。冬季是農閑時節,勞力充足。此時,果樹清園,方法簡單,一法多治,既省藥效果又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桃樹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人工施肥,雜草落葉等因素,均給過冬病害提供了潛在的生產條件,一旦過了冬季這些病菌開始大量繁殖,對桃樹的生長造成威脅。因此,在冬季樹體逐漸進入休眠期,是較好的病蟲害防治期,在這個期間應全力做好果園的清潔工作,有效壓低越冬病蟲基數,減輕來年發生危害。其要點概括起來,就是要做好“剪、刮、涂、清、翻、藥”六項技術措施[2]。
在果園的清潔上可以采用深翻和化學清園兩種方式,前者將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及蟲卵翻出地外凍死,也可以把表面或表土中的害蟲及蟲卵翻到地下深處,使之窒息而死,從而殺死土壤中越冬的害蟲和減少果園來年的害蟲和蟲卵。后者,果園修剪后可對整個果園進行3~5度的石硫合劑或殺卵殺菌劑等噴霧清園。兩種方式可依環境不同進行選取。
(三)發現桃樹病害及時治療
針對桃樹病害應以預防為主,農業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治療辦法。種植管理上,應重視桃樹掛果防治,及時進行土肥水管理和整枝修剪,通過充足的肥水供應和科學合理的整枝,從而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此外,果農還要定期到果園巡視,發現病蟲侵襲,要及時清除,并將病蟲帶出果園集中焚燒。
桃樹的物理防蟲害法,利用多數害蟲的趨光性,在果園掛頻振式黑光燈,黑光燈可以和水盆或高壓電網結合成捕殺器。桃樹的人工干預法防治,掌握果園周邊環境天敵發生動態,充分利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態區域間天敵能量的轉移,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桃樹的化學用藥防蟲害法。在需要噴藥時,可使用生物農藥和選擇性殺蟲劑,以苦參堿防治蚜蟲、卷葉蛾等。在必須使用化學殺蟲劑時,必須使用高效、低毒、選擇性的殺蟲劑。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不能一味追求全面消滅,而應建立起可持續防治體系。實踐中應樹立盡可能少使用化學農藥的指導方針。當選用合適的殺蟲劑時,應優先考慮使用生物殺蟲劑,另外,要注意殺蟲劑的交替使用,以延緩害蟲的抗藥性。殘效期較長的藥劑可在前期使用,殘效期短的藥劑可在后期使用。
(四)桃樹果實進行套袋防護
在桃樹的中、晚熟品期間,可以采用套袋包裝,需要在六月初前完成。桃樹的疏果定果,主要目的是防病、防蟲、防農藥污染,提高品質,促進綠色食品的生產。桃樹果實套袋時應根據栽培品種、栽培地塊等選擇適當的果袋,如早熟桃宜選擇淺色果袋,有利于著色,晚熟品種可采用橙色、棕色果袋。桃樹裝袋技術必須標準化,果實應盡可能保持懸掛狀態,紙袋底角的兩個通氣孔必須完全打開,當拆除袋子時,應根據水果袋的類型和天氣條件逐步拆除,以避免或減少日灼的延續及果實有效著色[3]。
結論:
總而言之,想要提高桃樹栽培技術及病害防治手段,還要將多種防治技術疊加試用,以便選擇更適合的病害防治措施。而在此基礎上,果農還要加強日常果園管理手段,從而更好的在桃樹病害防治中起到作用,繼而更好的達成桃樹高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呂傳海.桃樹栽培技術及病害防治措施分析[J].農家參謀,2019(19):76.
[2]陳晨,花照珍,陳亞玲,等.桃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8(15):17.
[3]裴延飛.山東平原縣果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