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銳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新的數學課程教學理念,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教學理念不僅為數學學科的教學目標明確了方向,同時還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可持續發展對數學學習的個性化需求。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學科教學中,為了能為學生的數學學習留有充足的差異性學習空間,順應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的個性發展,數學教師就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確立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發展,積極實施分型教學、分類指導教學策略,最大化的促進初中學生個性差異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數學;分層分類
引言:
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實踐中,教師從教學分層、目標分層、分層評價等方面入手,深入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基于學生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性,以學生學習實際為根本,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效樹立自己的數學學習自信心,從而最大化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力,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一、任務分層
新課程下的初中數學學科教學中,教學內容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以及分類指導的基礎。數學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策略時,需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個性化學習規律,科學合理地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分層設計,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有效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進而實現初中學生的共同發展和進步。以初中數學課程中勾股定理相關知識點的教學輔導為例,本節課堂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并制定出不同的學習任務。首先數學教師設置本節課程的整體學習目標,然后再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這一目標進行細化:C層次學生,要求掌握基礎的勾股定理知識,并且可以進行簡單的運算;針對B層次學生,在C層次基礎上,有效深化本節課程教學重點知識的理解,并且嘗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針對A層次學生,則是要求他們認識、應用、掌握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證明,然后在勾股定理證明題以及計算題相關題目中有效運用勾股定理知識。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學習需求,將不同的學習任務進行明確,因材施教,有效確保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和提升,進而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學任務。[1]
二、輔導分層
初中數學教學中輔導分層是數學教師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關鍵所在,在數學課堂教學任務完成以后,結合學生的課堂具體表現采取不同類型的輔導方法,有效促進和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進而逐步地形成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以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函數相關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本節課程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結合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原則,為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結合自身學習情況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比如數學教師針對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為他們制定一些有關函數定義性質理解的學習任務,引導這部分學生針對函數在數軸中的表示進行自主分析,充分夯實他們的函數基礎;針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數學教師在此基礎上可以在適當地增加一些極具靈活性的學習任務,引導他嘗試對一些復雜的題型進行自主分析,有針對性地促進這部分學生的數學思維;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數學教師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創新性,具有一定挑戰的題型,有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為這部分學生提供更為寬廣的數學發展空間。通過為學生制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更好發展,進而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
三、評價分層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分層評價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考察之后,適當的評價是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提升的重要方法。數學教師對于不同層次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幫助每一位學生分析原因,給予鼓舞和肯定,幫助他們樹立數學學科學習自信心,從而促進學生的明顯進步。以初中數學教材中矩形的判定這一部分為例,數學教師在分層教學活動結束以后,對于掌握能力較差的學生,數學教師需要深入捕捉他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表揚評價,讓他們可以看到希望,消除自身的自卑情緒;針對掌握能力一般的學生,則需要采取激勵性評價,同時幫助他們明確努力方向,激發他們的積極向上;對于學習效果很好的學生數學教師可以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加強他們的嚴謹和謙虛態度,促使他們可以更加努力、更加拼搏。通過這種分層評價、分類指導的形式,在讓學生看到自身不足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激發他們的積極進取心和學習熱情,從而最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3]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下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需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正視自身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作用,幫助學生制定適合的學習目標,做到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切實地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實現初中數學學科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婷.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分層教學的策略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9):56.
[2]陳新華.初中數學課堂分層教學存在缺陷及有效實施之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3):58.
[3]張亭亭.針對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