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屹煒
摘 要:專利權質押融資方式的出現,使專利權這類無形財產成為質押的標的,緩解了企業缺少資金的難題。目前,該融資方式仍存在債務違約風險高的問題,導致推廣范圍有限,政府干預力度大,貸款周期較短、額度較小。專利權在法律基礎上的不穩定性是專利權質押融資風險形成的根源,其法律基礎上的不穩定性帶來了實施中存在的不同類型的風險。綜合分析我國典型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及美國、日本的實施經驗,為我國其他地區推廣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提出完善建議,以期使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實施。
關鍵詞:專利權質押;法律基礎;融資模式;風險分擔;價值評估
中圖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8-0076-03
引言
近年來,我國推進了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的實施,將專利技術這類無形資產納入質押物范疇,以期緩解中小科技型企業融資難、專利難以轉化的狀況。然而在當前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案件中,大部分獲得融資的專利權已經在大型企業中實現了產業化,對于中小科技型企業尚未實現產業化的專利技術而言,其風險較大,價值評估較難,專利項目是否能夠盈利、何時能盈利難以完全確定,銀行承擔了較大的債務違約風險,因此往往由政府出資主導或牽頭促成專利權質押融資,大部分專利權質押融資貸款周期較短,額度較小。基于此,本文針對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理論基礎及未來展望提出個人見解。
一、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法律基礎
專利制度允許專利權合法壟斷使專利技術資源具有壟斷價值,能夠為專利權人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我國《民法典》中賦予了專利權質押這一權利出質的合法性。專利權質押是指專利權人將其擁有的專利權作為質押標的,用于擔保債務履行的法律行為,而簽訂專利權出質合同后,當債務人不履行或無法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將專利權折價、拍賣或者變賣,就所得價款優先受償的物權擔保行為。我國專利權質押合同采用登記生效主義,專利權質押合同自當事人雙方簽訂書面質押合同時成立,專利權質押自登記時設立。由于專利權在法律上具有不穩定性,專利權質押融資從法律基礎上就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
一項專利技術獲得授權必須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其中創造性認定最具主觀性,容易產生爭議。我國專利創造性判斷標準采用“非顯而易見性”,即對于在相同領域具有一般技術水平的人而言,必須不是顯而易見的。不同的技術人員、專利審查員、法官對于技術方案的創造性判斷容易出現不同意見,導致我國專利無效訴訟較為常見的現狀,出現了在一定程度上同案不同判的情形。但創造性判斷并非只是我國專利制度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在采用相同標準的域外專利制度中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是專利權具有不穩定性特征的根本原因。
專利技術方案要獲得專利權的保護必須以高度概括的文字固定,雖然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在專利局的要求下較為標準,但事實上,任何一個技術方案,不同的專利代理人對其的描述方式都會有差別,權利要求保護點也可能不同。且由于文字的限制,對權利要求的描述難免會出現語言表達不清的情況,也存在部分專利權人利用語言的模糊性,追求專利權的最大保護范圍,導致專利權利要求概念模糊的情況。專利審查員在長期的審查工作中難免出現失誤,部分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技術方案可能通過審核并取得授權,這類專利技術往往容易被競爭者提起無效訴訟,導致專利失效或修改權利要求。
專利權在法律基礎上即存在不穩定性,在我國的專利制度下,專利權無效或侵權訴訟復雜冗長,往往要經過專利侵權訴訟、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專利無效行政訴訟等流程,導致專利權救濟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然而專利權被無效必然會導致專利權質押融資的違約風險,專利權被侵犯也會導致專利權價值下降,這都將損害放款方的利益,導致放款方對待專利權質押融資這一方式持消極態度。因此,專利權在法律基礎上的不穩定性是專利權質押融資風險成因的源頭。
二、國內外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分析
(一)國內專利權質押融資典型模式分析
專利權質押融資作為提高專利權轉化實施率的重要路徑之一,受到國家的重點關注和鼓勵。目前我國各省市地區政府都出臺了專利權質押融資政策,但實施效果較好的模式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北京、上海、佛山等地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具有代表性,可為我國其他地區的實踐提供參考。
北京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由市場主導,政府引導、貼息支持專利權質押融資。金融機構直接接受中小企業專利權為擔保標的,發放款項,風險由金融機構、擔保公司、評估公司、律師事務所分擔。這一模式符合市場規律,政府以政策的方式促成專利權質押融資,承擔風險較小。但中小科技型企業在參與專利權質押融資時需要負擔支付利息、評估費用、律師費用等多種款項。
上海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由政府主導,構建生產力促進中心,承擔了擔保、評估、登記的職能。這一模式簡化了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流程,企業僅需與生產力促進中心、銀行溝通,政府的介入降低了融資過程中的各類風險。但一旦企業無法清償債務,政府作為擔保人需向金融機構清償債務,這增加了政府財政壓力。受財政壓力的限制該模式融資規模有限,因此上海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不適合大范圍推廣。
佛山南海區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中,政府主要承擔貸前調查、政策優惠、信息交換的職能。企業申請貸款需通過貸前調查和融資貼息預審;企業獲得融資貸款后,需在官方數據庫中錄入企業經營信息和專利權融資項目信息。這一模式能夠通過貸前調查和建立數據庫的方式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出現,便于風險防控,但同時增加了程序上的復雜程度,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和政府行政資源上的壓力。
上述三種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體現了政府不同程度介入專利權質押融資的特點,各具優勢及劣勢。因此,我國其他地區政府在制定專利權質押融資政策時,政府的介入程度應適應本地專利權質押融資市場的成熟程度。
(二)美、日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分析
美國、日本專利權質押融資已施行多年,形成了風格迥異的融資模式。美國政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多種方式調節融資風險。日本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以政府導向為主,融資數額較大、期限較長,也取得了一定成功。
美國政府通過設立價值評估基金會,制定被美國聯邦法律所認可的價值評估標準,以降低專利權價值評估風險。該價值評估標準每年更新,遵循市場規律,保障標準的整體穩定性與可實施性,使專利權價值評估標準相對統一。美國政府還設立了各類中介機構,在融資過程中發揮信息溝通作用,引導資金流向。這類中介機構采取比例分擔的方式代表政府承擔擔保職能,避免政府承擔過高的債務違約風險。非政府機構推出以專利權為標的的保險險種,防控專利權難以實施或被侵害等風險,緩解金融機構的債務違約風險。日本政府制定了操作性強的指南和評估方法,在確定融資額度時,不僅考察專利權的價值,還關注融資企業的經營現狀和發展潛力,企業獲得融資的條件相對我國來說更為寬松。構建公信力強的信息交流平臺,通過設立信用保證協會和信用保險公庫的方式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服務,且開展融資業務以政策性投資銀行為主,其他銀行為輔。
在美國以市場為導向的模式中,政府僅起引導資金流向和確定操作標準的作用,具體風險分擔仍由市場決定,符合市場規律,適于長期實施。日本以政府導向為主的模式能夠減少各機構間信息不暢通的問題,簡化貸款程序,使專利權質押融資更快推廣。
三、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的完善
(一)保持政府良性干預
在國內與美、日多種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中,政府均發揮主導或引導作用,兩種政府介入程度下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各有優劣。政府主導模式下,容易出現政府過度干預,承擔風險過多,財政壓力大等問題;政府引導模式下,市場在模式中發揮主要作用,當市場失靈時,將無法實現專利權質押融資制度的設立目的。因此,政府在專利權質押融資的長期實踐中,應保持良性干預,防止出現市場失靈情形。具體到制度實施中,各地在專利權質押融資市場起步階段可以增加政府干預程度;待市場逐漸成熟時可降低政府干預程度,保持良性干預,引導資金流向,使“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共同發揮作用。
(二)完善專利權質押融資監管
政府應盡快構建全國范圍內信息互通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數據庫,審查專利權信息,確保其準確性,公開該信息保障相關機構準確獲取相應的專利權信息,實現信息的對稱性,使金融、評估等機構能夠對專利法律狀態信息及企業信息進行審查,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政府和相關機構應加強對于專利權利的審查,減少由于專利物權爭議產生的債務違約風險。同時應加強對專利權質押企業經營情況的審查,可以參考日本模式,剔除償還能力較差且沒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減少企業經營風險導致的債務違約風險。
(三)建立統一的專利權價值評估機制
在目前我國專利權質押融資市場中,由于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各專利價值評估機構采用不同的評估標準,導致相同的專利在各機構的評估標準下估值差距較大,不具有公信力,不利于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推廣。因此急需制定全國統一的專利評估標準,可以參考美國、日本的方式,由政府牽頭設立專利估值協會,制定全國統一的專利價值評估標準,規范專利權價值評估工作,提高評估結果的公信力,避免因各評估機構所采用的估值標準的不同帶來估值風險,為推廣專利權質押融資制定操作性強的價值評估標準。
(四)完善專利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
專利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是能夠減少債務違約的損失,降低銀行的債務違約風險,引導銀行資金流向的重要機制。目前,我國上海模式中采取政府擔保的方式不適合長期實施,北京模式中各機構分擔風險的方式流程煩瑣、企業負擔較重。因此,可以參考美、日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建立多層次的專利權擔保機制,由國家財政出資設立政策性的專利權質押融資保險機構,對于金融機構未實現債權的補償設立一個適當的比例,以政府輔助的方式引導資金流向。完善北京模式,加強各機構間的信息互通,形成服務鏈條,簡化流程,以政府補貼的方式降低企業需支付的服務費用,建立多方參與、責任共同分擔的機制。兩種風險分擔機制各地政府可以依據本地市場的成熟程度選擇推行。
結語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專利和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1 515億元,同比增長23.8%。2020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了2 180億元,同比增長了43.9%,眾多中小企業從中受益,特別是科技型的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已形成規模。其中,國內專利權質押融資發展態勢良好。究其原因,大多數企業在疫情期間缺乏穩定可靠的現金流,資金回籠速度驟緩,資金鏈斷裂,導致企業周轉困難,這樣案例較為普遍。傳統的融資手段缺乏足夠的靈活性,企業缺乏優質的資產作為擔保,新型的融資模式被廣泛使用。目前這一新型的融資模式尚需繼續探索、完善,待形成全國統一的監管機制和市場服務體系,由此,專利權質押融資一定能助推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1]? 張超,陶一桃.專利權質押融資對中小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J].江淮論壇,2019,(4):46-51.
[2]? 郭建偉,郭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困境[J].中國金融,2019,(5):90-91.
[3]? 胡婧.專利質押融資瓶頸[J].中國金融,2018,(3):101.
[4]? 楊青,桑芝芳.中國專利權質押融資狀況研究[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8,(1):69-73.
[5]? 張惠彬.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的困境及出路——以重慶市的實踐為考察重點[J].理論月刊,2017,(10):136-140.
[6]? 周麗娟,徐文.我國專利權質押的發展現狀與完善[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56-62.
[7]? 高華,劉程程,王曉潔.風險分擔視角下專利權質押融資估值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5):105-111.
[8]? 文豪,曲文哲,胡昊楠.專利許可收益權質押融資的性質及其適用法規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6,(12):112-121.
[9]? 南星恒,杜巧云,趙辰.供給側改革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防范路徑[J].財會通訊,2016,(32):89-92+129.
[10]? 徐文.科技型小微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模式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80-88.
Dilemmas and Ways of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Model in China
WANG Yi-wei
(Shiliang School of Law,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00,China)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financing method of patent pledge makes intangible property such as patent right become the target of pledge,which alleviates the problem of lack of funds for enterprises.At present,this financing method still has the problem of high risk of debt default,which leads to limited scope of promotion,strong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hort loan cycle and small amount.The instability of patent right on the legal basis is the source of the financing risk of patent right pledge,and the instability on the legal basis brings different types of risks in the implementation.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hina's typical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mod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ca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motion of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in other areas of China,so that the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business can b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nationwide.
Key words:pledge of patent;legal basis;financing mode;risk sharing;value evaluation
[責任編輯 辰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