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雪
摘 要:近年來,在小學階段各學科的教學當中,有效的問題情境創設已經被廣泛地運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小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及數學水平需要得到不斷增強,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能夠真正將小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在此前提之下,通過科學創設情境,對待不同問題創設不同的情境,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文章作者通過分析發現,教師存在責任意識不強、問題情境創設過于形式化、對理論認識不夠清晰等問題,并進一步分析了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特征,闡述了教師在教學中應如何進行有效問題情境創設,提出了相關策略以解決現存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情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9-0065-02
一、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情境創設過于形式化
教師在設計課堂情境教學的時候,需要考慮的不只是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要在情境中融入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情境的創設不是單純為了講故事或者做游戲,而是要通過講故事或者做游戲的教學方式將學生難以理解以及相對抽象的數學問題用更加直白生動的方式進行傳授,促使學生在各種各樣富有趣味的活動中,不斷引發自身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并參與到解決相關數學問題的情境中。
(二)教師缺乏責任意識
一些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表現得較為懈怠,缺乏基本的責任意識,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表現出形式主義,比如,只有在公開課或者領導過來聽課的時候會積極、認真地備課,創新意識不強,同時,也不愿意汲取比自身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加以改進。還有一部分教師課后反思不足,甚至有一些教師認為課后反思是沒有必要的。
(三)對理論認識不夠清晰
部分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缺乏理論支撐,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忽視了對相關理論的學習及掌握,對于相關理論的認識不夠全面。
二、分析有效問題情境在小學數學相關教學中的創設特征
(一)數學情境創設的趣味性特征
在所有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都是十分重要的,數學學科的學習也不例外,且數學知識相對抽象及枯燥,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則更加重要,這也是目前需要教師進一步研究探討的難題之一,而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教師通過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自主地思考并說出自己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數學情境創設的思考性特征
數學是一門具有豐富內涵的學科,教師在設計問題情境時,不僅要考慮其合理性,還要使其能夠促使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及思維不斷提升。教師可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數學問題,進而幫助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將數學知識加以吸收并掌握。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要保證提出的問題契合課堂教學內容,達到啟發學生不斷思考、提升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目的。
(三)數學情境創設的有效性特征
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創設的情境能否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并且達到教學目的。對于教師來講,只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真正通過此次教學活動更加有效地學習并掌握相關數學知識,才能將問題情境的價值體現出來。
三、 小學數學的相關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策略的探討
(一)以典故的形式創設問題情境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小學數學教師先要考慮應該以怎樣的方式進行情境的引入,這樣才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的主要特點是活潑好動且對新奇事物感興趣,喜歡閱讀有情節的故事,等等。所以,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可以引用一些經典故事,并展開講述,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圓的周長”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提前準備好一個圓環,同時在圓環上纏繞一周紅色的絲帶,然后再提出問題:“同學們,今天老師把哪吒的乾坤圈和混天綾借過來了,老師還把他的混天綾繞在了乾坤圈上,今天我們就要來算一下這個乾坤圈的周長。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我們可以怎樣計算出乾坤圈的周長呢?”有的同學說:“混天綾正好繞乾坤圈一圈,那混天綾的長度就是圓環的周長!”教師回答說:“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好,接下來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在提出以上問題的時候,教師就已經將問題情境完美地呈現了出來,最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進一步刺激他們主動思考并且探索未知的領域,教師的教學目的也達到了。
(二)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來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
數學教師開展課堂教學,不僅是要為學生講解數學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真正掌握數學知識,這對于剛剛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小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既能將學生所學的抽象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易懂,又能使他們在一次次的實踐過程中體會數學學習的趣味,不斷提高自身學習數學的興趣,真正做到掌握和吸收知識。比如,在講解“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先在課堂上對正方形、長方形以及三角形等各種圖形進行講解,同時向小學生提出問題:“我們來回想一下,生活當中都有哪些物品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呢?接下來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動手畫一畫這些圖形。”此時,學生就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并且將想到的圖形在紙上畫出來。教師接下來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圖形進行講解,加深小學生對圖形的認識,使其在實踐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數學思維能力也得到更加有效的培養以及鍛煉。
(三)促進問題情境的生活化
當前,生活化也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發展的一種趨勢。小學數學教授的主要是基礎性數學知識,難度低,與生活實際聯系得比較緊密,這就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盡可能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采取更加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相對簡單的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小學生難以理解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如何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及問題以更直觀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以便于其理解和吸收,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將這些難以理解的抽象問題與更加生活化的實際案例相結合并進行解讀,使之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比如,在講解“三角形面積”這部分知識時,由于小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信心不足,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將學生所熟悉的相關生活案例引入課堂。如學生每天佩戴的紅領巾就是他們最熟悉的物品,教師就可以將紅領巾作為此次教學的切入點,用最直觀感性的方式讓學生對三角形的面積進行感知,使抽象、難理解的問題更加生活化和直觀化。再如,教師在講解“11~20 各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舉例:媽媽叫你幫忙買洗衣粉回來,洗衣粉的價格為12元,要如何付款才能做到不用找零就能將錢款付清?以上都是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的體現。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出問題,并且安排學生一起討論和交流,最終得出結論。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獲得了非常開心的體驗,并且以輕松的方式掌握了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
(四)通過游戲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
游戲在現代很多學科的教學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方式進行相關問題情境的創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小學生對各種游戲都充滿興趣,在這種前提之下,教師為了使抽象性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直觀,使小學生更加高效地掌握相關數學知識,就可以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融入游戲。比如,對于“認識分數”這部分知識,小學生剛開始學習關于分數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可能會感到晦澀難懂,教師就可以游戲的方式來進行這堂課的教學:首先,叫出兩名同學,每個人發一個蘋果,接下來問學生每位同學分到的蘋果個數是多少,并且讓學生伸出手指來表示。學生都伸出了一根手指,表示每位同學各分得一個蘋果。接下來,教師分給每位同學半個蘋果,并且要求學生思考如何用具體的數字對半個進行表示。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未知問題的興趣,促使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分數的相關知識。
(五)現代化教學模式及手段的有效應用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順利創設問題情境,離不開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融合,有利于營造多樣、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教師在研究情境創設時,利用多媒體以及微課等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問題情境教學的應用空間不斷加以拓展及延伸,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使課堂中創設的情境更加真實、生動。
(六)實現過程評價的融入
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小學數學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相關合理的評價,進一步了解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過程評價則是在學生日常的學習及練習當中,適當地對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能力進行評價,學生對于問題情境教學參與的積極性、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等內容均包含在評價表中;最終,通過教學的過程評價幫助學生對自己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知,以此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開展教學被進一步證實能夠有效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及質量,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同時使學生樂于思考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對于當前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以及基礎教育的推動有十分關鍵的意義及作用。
[參考文獻]
[1]高慶功.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4):92.
[2]于清華,張文利.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9):143-144.
[3]任萬倉.關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4(36):154.
[4]林麗錦.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9):79-80.
[5]胡 飛.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景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36):110-111.
作者簡介:嚴 雪(1986— ),女,內蒙古扎賚特旗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