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傳鳳 路克鵬
【摘要】改進傳統的遞進式教學方案,在原有教學環節中增加案例教學內容,以應用性繪圖案例為切入點,增強機械制圖理實一體化教學。通過討論、認證、分析及講解,靈活串聯起機械制圖小、亂、散的知識點,解決圖紙內容碎片化問題。同時,擴展、引申機械學科相關學科內容,增強學生對制圖的實際應用性和思維創新性。
【關鍵詞】應用性;案例教學模式;機械制圖
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的學科基礎核心必修課程,被譽為“工程界的通用語言”。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國家標準、投影理論、圖示方法和繪圖技能等知識,提高空間想象力,能夠運用制圖知識分析和解決復雜工程圖樣的綜合應用能力,具備讀圖、繪圖的工程職業素養,具有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精神,以及不斷創新和終身學習能力。同時,進一步引導學生遵循國標要求,規范繪圖行為,具備標準工程意識,讓設計想法轉化為實踐應用。機械制圖課程內容遵循國標要求,知識點比較松散,初學者很難將知識點和應用結合起來,大量的國標要求和新知識會降低學生學習課程的積極性。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這些特點,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模式,案例式教學就是一種比較成熟和適合的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模式的先進性
案例教學是為學生提供-個真實情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通過生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解決問題,并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轉化成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二、三維空間轉換能力和設計立體化思維能力,強化工程意識和素養。
(一)高階性
制圖是機械產品設計、技術革新改造的直接表現形式,是機器或部件進行裝配、調整、使用和維修時的依據。新型產品設計需要以圖紙為主,是表達新理念、反映新思維及創造新事物的載體。特別是機械制圖空間想象力的培養和提高,對學生在專業領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對創新能力有很大影響。案例教學模式應用目的在于應用性人才培養,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非常契合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其應用不僅符合課程培養要求,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融合,也能夠培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
(二)創新性
案例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單一的講授方式,從案例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可以合理利用案例探究、小組合作、自發研究等方式,引發一系列的反思和想法,從而增強自習收獲。體現了以學生為課堂中心和產出導向教育理念,呈現了教學模式的先進性和互動性。
(三)挑戰度
教學案例要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對教師備課有較高要求,需要大量精力投入案例和課程研究。教學案例要具有真實性和鮮活性,既可以是實際加工生產的過程,也可以是某個待研發的項目。最好引入最新教學案例或者包含最新科技前沿知識的教學案例,能夠親自做過的例子或者與自己的科研項目掛鉤更好。換言之,需要保證教學案例的內容既包含制圖基礎性,又具備一定的挑戰度。
二、應用實踐
案例教學模式將比較抽象理論化的內容通過案例具體化,如將幾何學、正投影法、國標規范、繪圖技術、互換性、工藝要求相結合,甚至擴展到機械加工、設計、理論等核心課程,將機械內容串聯起來,研究圖形構成、分析及表達。不局限于教材一章一節,盤活制圖所有內容,注重實際訓練,提高學生理論應用能力,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此外,案例教學模式還要求在教學案例的選擇與設計上,任課教師有充足的時間投入,最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實例,或者以學生比較熟悉的零件與部件為切入點,靈活串聯起制圖的知識點,涵蓋相關學科內容,既能擴展學生知識面,又可以增加學生實際應用性和思維創新性。教師教學過程中主抓重、難點講解和理論方向,通過案例討論,教學相長,對自己也是一種提高。
三、注意事項
首先,關注核心問題設計。教學案例要設計一個核心問題,解決一大類相關問題,具有準確性和指向性。核心問題一定是教師布置的問題,確保課堂內容不偏。其它問題可以是教師提出,也可以是學生提出,只有相互的碰撞和質疑,并組織知識來互相探討,才能將問題講透徹、說清楚、弄明白。其次,重視課堂過程組織。案例教學模式以課前、中、后為主體進行了教學活動設計,其中課堂教學過程最重要。根據案例策劃,課堂組織要需要調整,可以是教師先講授內容再應用到案例分析,也可以是直接由案例分析引出講授內容,或者全部案例分析完畢后總結。第三,注重形象化教學設計。案例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這種能力是解決制圖中將平面的圖紙信息轉換成實體零件模型的有效方法,符合認識規律,容易理解,也便于記憶。第四,增強學生團隊意識培養。案例教學不是教師的獨角戲,一定是教師和所有學生的集體合作,每一個知識點的規劃、分析、應用、講解都需要所有人員的參與與付出。案例教學模式能夠在討論與解決問題過程中完成團隊建設,培養團隊意識,鍛煉與業界同行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錢鵬.機械類傳統教材的問題與優化方向[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06):194-195.
[2]趙海燕.“機械制圖”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21,32(0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