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而部編版語文教材在低年段識字教學階段尤為注重方法的傳授。部編版教材是基于人教版教材,通過一番整合之后呈現在師生面前,而其所推出的各種識字方法多種多樣。結合部編版教材,談談小學語文低年段一些有效識字方法。
【關鍵詞】部編版教材;小學語文低年段;有效識字方法
對于學生來說,識字與寫字是學習語文學科以及其他學科的基礎,是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必備技能。而識字與寫字的過程也是學生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階段。而且,小學生的識字量越多,書寫能力越高,其未來的閱讀能力、學習能力以及交際能力才會越好。但是識字寫字教學也屬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只有按照一定的原則,采取科學有效的策略,才能保證識字與寫字的教學質量。
一、部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材的編寫特點分析
(一)使用隨文練字的方法
部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中識字寫字內容的編寫,推薦使用隨文練字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進行認知與記憶。另外,部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中識字寫字內容的編寫還增加了一般筆畫順序的規律,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在識字的基礎上加強書寫技能的訓練與掌握。
(二)符合書寫規則
部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中識字與寫字內容的編寫,強調學生使用鉛筆進行漢字的書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而識字與寫字內容的編排也是由筆畫到偏旁部首,由獨體字到合體字,非常符合漢字的結構特點,符合由簡單到復雜的特點。
二、部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的常見問題
(一)識字任務過重
現階段,小學生識字任務過重的問題比較突出。小學生的識字任務越重,對于學生的學習要求就越高。而過重的識字任務要求學生不僅要認識生字,掌握生字的發音方法,還要學會寫字,掌握規范寫法。在這種情況下,部編版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效率就不那么理想,學生對于識字寫字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不高。
(二)學習難度大
現階段,部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學習難度大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因為漢字本身的難度就比較大,不僅有著復雜的漢字結構,生字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包含近義詞、反義詞、同音字、多音字、形聲字等。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學習難度大,需要記憶的內容還非常多,學生把握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長時間的高難度的學習生字,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厭煩心理,降低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這是影響部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
(三)與漢字學規律不相符
與漢字學規律不相符也影響著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升。在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漢字學具有理論指導的作用和價值。如果只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漢字的學習,那么不僅學習難度大,學習過程枯燥,學生也無法體會到漢字的作用與價值。
三、淺談部編版教材下小學語文低年段有效識字方法
(一)兒歌識字法
在部編版教材中,學生識記漢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根據《對韻歌》中的教學內容尋找與之相契合的歌曲素材。在課堂上教師一邊播放歌曲,一邊引領學生以此音樂為背景在課堂上朗誦。學生的心情變得愉悅起來,而漢字因其躍動的音符更加形象而生動。靈動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學生的識字興趣會越來越濃。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播放兒歌,然后引導學生數一數這一首兒歌中出現了幾個“對”字?而隨之因為有了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在其展示的畫面中就可以將這些“對”字圈出來,并帶領學生認識到兒歌中的每一句都有個“對”字,因此也叫做“對”字歌。教師可進行示范朗讀,然后再讓學生跟著試讀。在讀的過程中,學生先體會蘊含其中的韻律和節奏。教師可隨機對其中的一兩句進行指讀。同時出示每一生字卡片,對每一個的字音進行標準的示范。當講解“雨、云、雪、風”這些自然現象的時候,讓學生對這些漢字的了解能夠建立在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中,將形象的自然現象與所認知的內容相結合。在沒有圖片的提示下,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能記得住“雨、云、雪、風”漢字。然后再通過對卡片有意識的打亂來讓學生學著進行“對”字。然后教師讓學生思考:雨能不能對蟲?花能不能對風?說出不能對的原因。就這樣,學生了解字義,區分類別,再進行多種形式整體的朗讀,充分體會到對韻歌的趣味。
(二)趣味識字法
部編版教材在識字方法中,特別注重結合小學生低年級的身心發展規律。在一二年級的語文園地中,都有趣味識字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之中,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既有看圖猜字,又有時間……充滿童趣的識字方法,調動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例如在猜字謎中,教師可以根據所要教學的內容以及結合小學生的好勝心,舉行班級的猜字謎比賽。一聽說要進行猜字謎比賽,學生興趣盎然,大家都鉚足了勁兒。在猜謎過程中,不僅學生對已經學過的漢字進行了一番復習,加深了理解和記憶。同時,對于新的一些謎語在學生的思考以及謎底的揭示中,為學生積累了更多的新漢字。學生在參與猜字謎的活動中能夠理解和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這一猜字謎的趣味性活動不僅滿足了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需求,還可以溫故而知新。在趣味的猜謎語中,學生不僅能夠尋找規律去識字,而且可以利用故事去識字。如學習“閃”字,教師把謎語變成了“人很快進了門”,學生由此記下字形,還懂得了字義。教學“洋”這個字的時候,謎語就是“小羊在河邊”……這樣的謎語競賽,學生覺得識字輕松又有趣,會主動對字形進行分析,又能夠抓住其特點。
參考文獻:
[1]張建梅.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1):145-146.
[2]張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以菉溪小學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1):45+32.
[3]楊鳳蘭.低年級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2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