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笑笑
【摘要】體驗式教學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課堂模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運用新型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和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呈現出有效性。語文課程是學生開展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教師注重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以培養和提升自主思維能力,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觀,讓學生能夠從體驗教學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促進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語文;應用策略
引言:在新時期的課程目標和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核心素養這一概念掀起了全國性的教育熱潮,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更加重視這門基礎性的學科,結合本課程內容來設計一種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著重強調了對學生的積極參與,小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中主動地掌握了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學生的學習理念也就會隨之發生更大的改變,學生在體驗式的課堂中能夠培養和提高其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在其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強調對于學生的思維和學習態度的培養與引導,使得學生都能夠獲得綜合素質的提高。
1.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采取以講授為主要模式的“填鴨式”教學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單向的輸出的過程中,以引導學生思維與學習的模式,開展課堂教學,無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同時,也影響了學生體驗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師以命令的口吻開展課堂教學,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同時,影響了學生對于學習的感受力,并減少了學生在課堂中發表個人意見與想法的權利。慢慢地,學生會逐漸喪失與文課堂學習的參與興趣,進而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2.體驗式教學學科教學改革中的實際運用與教學策略
2.1師生之間的互動,構建良好的氛圍
教師可以在備課的過程中創造性地設計與文章有關的興趣性環節,對于教學情景也做出適當的改變,從而建立起師生之間更好的互動。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教師在實踐中就需要更加注重利用互動語言和非語言資料,來提高小學生的知識和認知能力水平的穩定性,讓他們都能夠積極地參與進入課堂的學習中,形成一種高效率的課堂模型。
例如:在部編版五年級《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的自主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首先展示一些獵豹奔跑的畫面,通過生動的圖片或視頻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出問題:"這是什么動物呢?它奔跑的速度能夠達到多少?"等。教師通過學生的踴躍回答,并從中引導學生自主在課本或其他教學資源中尋找答案。在明確答案后,教師開始引導學生開始閱讀文本材料,尋找獵豹奔跑的速度快的原因,以及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在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閱讀問題的呈現方式,不停地引導學生自己去自主閱讀文章,讓學生充分能夠聚焦注意力,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生自主閱讀學習環境。
2.2創建主題,探究學習
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中大部分都是基于單元小組主題形式的課文,所以教師們就可以通過設計一個群文式閱讀的探究環節,教師就會根據每個單元的主題向學生推薦出相應的學習任務,學生以每個小組作為一個單位共同進行探究來完成這些學習任務,接著把自己的學習結果上交給教師,最后教師就會為每個學生做出評價,由此來充分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參與學習和探究式技術能力。
2.3自我體驗,增加經驗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自我評估環節來構建一種體驗式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這種互動的同時也能夠借鑒和汲取他人的特長和優缺點,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有效地改進自己。
例如:在引導學生認真地學習部編版的四年級《動物朋友》的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個課程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動物進行描述,并將其生活習慣、喜好等全部記錄下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助力學生寫作思路的開拓,并通過小組內部評價、小組互評等形式促進課堂教學的深入開展。學生通過互相點評與交流,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寫作的內涵和意義,并進一步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
2.4培養學生書寫能力
語文之美主要體現在對于漢字的閱讀和書寫之美,然而許多學生在較為繁重的課業和作業負擔下造成書寫不規范、閱讀不仔細等問題。即便上升到了小學的高年級,這些學生的寫字能力和水平仍然還沒有進一步的提高。教師通過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跟隨課本及教師所展示的內容,進行文字之美的體驗,通過感受每一個筆畫的不同之美,提高學生練習寫字的興趣,促進學生掌握良好的寫字習慣。
2.5增強學生表達和寫作的能力
語文既是一種教育工具,又是一種知識和素養。語文的美直接表現在學習生活的各個領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回答問題的聲音很小,講話聽上去并不清晰,而且其寫作技巧和能力很一般。為了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充分體驗到小學語文的教育魅力,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針對學生的表達與寫作能力的培養也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總而言之,在以核心素養為主要培養目標的課堂教學背景下,體驗式教學與生本化的課堂思想是相輔相成。體驗式教學理念,既是基于當下學生自身發展的一定規律,又是基于現代語文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它要求充分地符合學生的發展和對語文各門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落實。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應當針對學生的自己身心狀況特征和其個人成長發展的規律來制訂一套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都能夠從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中體會到自己學習的快樂。體驗式教學法大大地強調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有效地凸顯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獨特個性,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為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趙燕蘭.小學語文體驗式習作教學現狀調查及改進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