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芹
【摘要】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一名黨員教師身兼兩種角色,要時刻銘記,教育不僅是為學生的學習成長服務,更是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需求服務,要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教書育人的第一線。學史力行,立德樹人,就是要為中國青年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這是擺在黨員教師面前的時代課題。本文在學史力行創新思政課方面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改革,具有時代主題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學史力行;立德樹人;思政創新;紅船精神;工匠精神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高呼聲,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響徹云霄,久久回蕩,至今縈繞耳畔。這錚錚誓言正是在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使命在肩,強國有我”作為一名教師我同時在心中向著國旗和黨旗默默發誓。學校擔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使命,一名教師時刻不能忘記自己還有另一個身份——共產黨員,當我們身兼這兩種角色時,教育就不僅僅是為學生的學習成長服務,更是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需求服務,要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教書育人的第一線。無論風雨幾何,教師都要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把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立德樹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矢志不渝的重要職責。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第一時間學習了學院推薦的相關書目,從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中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道理。在學史期間,我又看了建黨百年優秀電視劇《覺醒年代》,該劇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回答了中國共產黨是由怎樣的一群人創建的?他們的初心是什么?中國為什么要走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何處是源起?通過反復學史和觀劇愈加明白中國道路選擇之必然,深刻領悟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歷史必然性。在本學期教授的思政特色課程《紅色文化教育》第一課我就講了《紅船精神》,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運用豐富的建黨課程資源,讓學生走進中國的先進分子和熱血青年演繹的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澎湃歲月,感知他們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實踐,創建了中國共產黨,使中國革命面貌為之一新。同時將紅船精神學習貫穿于課前、課中和課后,通過讀紅色詩歌、講紅色故事、做紅色手抄報、紅色知識競賽和參觀紅館等一系列拓展,讓思政課堂活起來、強起來、實起來,不斷激勵學生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弘揚和踐行偉大的建黨精神,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理想抱負而努力奮斗!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如何做到學史力行,立德樹人,為中國青年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也是擺在黨員教師面前的時代課題。
100年來,我們黨鑄就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根和魂,通過多方位、多層次《紅船精神》的深入學習,讓學生深刻體會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做出的偉大歷史性貢獻,主要體現在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同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還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為建設美好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這無疑為中國青年增強了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作為職業院校的黨員教師還要充分學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形成的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這些精神都是偉大建黨精神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突出表現和具體體現。在教育教學育人全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習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塑造學生以卓越為追求、以精益求精為內核的工匠精神的職業品質,成為新時代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
在思政特色課程《勞動教育》中,我通過國士無雙、大國工匠、時代楷模、世賽冠軍等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學習不同時期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把榜樣力量轉化為思政課堂的生動實踐,學思感悟工匠精神的內涵和本質。通過黨史學習進一步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也進入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型的新時代,這樣的時代,對勞動者在知識、技能、創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自覺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以更加篤定執著的態度,更加勤勉敬業的精神,更加專注求新的狀態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不斷改善工藝、不斷提升技能,制造更多的精品、創造更多的新品,這才能增強做中國人應有的志氣、骨氣、底氣。
通過我院“一校一品”文化品牌“伊尹文化”教育,學思工匠精神之精妙!商朝伊尹由做廚師,技術精湛,精心調和五味、用心體悟鼎中變化,追求烹飪“至味”,到成為著名丞相用“和羹調鼎”之理治理國家,為商朝的強盛立下了汗馬功勞。讓學生領悟這正是工匠精神的典范,這種全神貫注、追求至善至美境界的精神,運用在任何領域任何行業都能夠創造出非凡成績,就能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發揚偉大的建黨精神,奏響“使命在肩,強國有我”的時代育人主旋律,讓中國青年,牢記和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以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回應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時,天安門廣場上激蕩的高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