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麗琴
【摘要】北湖區自2019年起開始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通過抓好“五點”,形成了可資借鑒的實踐經驗。
【關鍵詞】創新示范區;實踐;經驗
北湖區自2019年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起,堅持用新理念引領,圍繞“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主題,從綠水青山樣板區、綠色轉型示范區、普惠發展先行區四個方面進行打造,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建設初步形成了實踐經驗。
一、抓住“起點”,積極組建機構,快速建立工作機制
1、組建機構。為了統領創新示范區建設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下設區推進辦、綜合組和7個項目推進小組,負責對接、協調、督促等工作。
2、制定計劃。制定下發了《北湖區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同時還制定了相配套的績效考評辦法和運行機制等一系列文件,以“構建水環境保護與生態產業、綠色發展的協同體系”為目標,分步實施推進,確保“一年有勢頭,兩年有看頭,三年有突破。”
3、建立機制。建立了可持續發展推進聯席會議制度,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組織召開推進會,編發工作動態,實行“半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的調度制度。
4、實施考核。將創建工作納入各鄉鎮(街道)以及區直部門年終績效考核,壓實壓細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推進取得實效。
二、抓住“重點”,圍繞創建目標,推進重點產業建設
1、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大力推進郴州市海歸創業園暨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南方石墨先進碳材料研究院項目、水資源智慧管理系統核心技術攻關、大型低品位白鎢礦綠色開發技術與示范、快消品B2B行業城鄉一體供應鏈體系建設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等重點項目(平臺)。
2、推進重點項目建設。2021年北湖區建設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重點項目共28個,將石墨新材料產業作為北湖區實施工業主導的“一號產業”來抓,高標編制了《北湖區石墨產業園總體規劃》,為石墨產業發展提供“硬核”政策支撐。
3、推進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鏈建設。依托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和湘南科創園,聚焦特殊光電功能薄膜材料等領域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初步建成電子信息新材料領域華南地區創新制造中心。
4、謀劃臨空經濟產業園建設。制定了《北湖區臨空產業園開發建設工作方案》,與深圳科技園工業園、郴電國際等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依托北湖機場建設,著力打造臨空經濟產業園,發展綜合物流業、臨空高新技術產業、航空現代服務產業和精品農業四大產業集群。
三、抓住“污點”,開展綜合治理,整治污染修復生態
1、著力治理重金屬污染。組織實施海泉水廠周邊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保和鄉銅金嶺區域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等10個重金屬治理項目。通過項目實施,有效減少重金屬排放量,恢復治理區域植被和生態系統,改善水、土壤、生態環境質量。
2、集中整治涉重企業。在實施重金屬治理項目的同時,通過采取依法關閉、整合、搬遷等方式,淘汰關閉了銅金嶺錫礦等22家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涉重企業。大力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礦山專項整治等系列涉重金屬行動,規范合法的涉重金屬企業排污行為,嚴厲打擊環保違法違規行為。
3、實行集約資源改革。大力支持湖南新田嶺鎢業公司開展無尾綠色礦山建設改革試點,建設市級白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中心,實施大型低品位白鎢礦綠色開發技術與示范項目,深入開展尾礦中微細粒級白鎢礦高效回收技術研究、井下充填技術研究工程和廢水綜合處理循環利用技術研究。
4、實施礦山生態修復。按新的礦業開采準入條件對礦權進行管理,井口數量由原來的343個減少到168個,采礦權由原來的114個減少到36個,實現了依法辦礦。市、區兩級加大了對魯塘礦區生態治理投入,開展了避險安置、復綠復墾、河道治理、封山造林等系列治理措施。
四、抓住“痛點”,加強水資源保護利用,推行智慧化管理
1、加強區域水資源保護。大力加強飲用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把治理水患與水生態建設結合起來,綜合運用調引流、截污治污、生物控制等有效措施,實施郴江河、燕泉河等城區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利用四清湖、仙嶺水庫等重點領域水資源探索可持續利用模式,啟動了東江引水二期工程(北湖段)項目、水生態利用示范區建設等項目;全面實施西河綜合治理工程,打造西河沿河旅游觀光帶;全面開展了水系源頭仰天湖景區生態保護工作,大力推進封山育林、禁牧、草原修復。
2、推廣水資源高效利用。北湖區有0.3萬畝土地以及5個蔬菜基地、10個食用菌生產基地全程采用了高效節水技術,同時有1.5萬畝經果林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管理,有50家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了糞污節水處理設施。
3、推進水資源智慧化管理。重點扶持湖南智軒水資源智慧管理系統建設,該技術將水資源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手段相結合,實施水源地入口、供水管道大數據采集、集中調度與反饋機制,對城市供水管網進行分區管理,針對不同分區計算漏水量,感知分析城市水務系統的運行狀態,提供水壓不足、水質不合格、爆管、區域停水等實時預警,達到水資源指揮調度、優化供水、科學節水、智能化排水的目的。
五、抓住“著力點”,搞好宣傳推介,提高群眾認知參與度
1、開展集中宣傳月活動。在仰天湖成功開啟“5月可持續發展宣傳月”活動,活動以發展生態旅游、推廣新能源、倡導低碳減排新生活為主題,宣傳碳達峰、碳中和等綠色發展理念。在北湖區南嶺植物園開展消防知識、森林低碳可持續、“3060”碳達峰、碳中和知識等綠色低碳環保知識搶答活動。
2、構筑宣傳大格局。在重點區域顯目位置設立永久性大型戶外宣傳牌2塊,在區政務服務大廳布置了專題宣傳展廳,設置“可持續發展”宣傳展板18塊;組織湖南紅網、郴州電視臺等主流媒體進行專題采訪;在省、市、區各類媒體發稿;組織全區14個鄉鎮(街道)開展“可持續發展”宣傳知識進社區、進村組;利用各企事業單位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可持續發展知識,全面提高廣大干群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度。
3、舉辦專題知識競賽。率先在郴州市開展“北湖區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示范區知識競賽活動”;聯合市廣電融媒體中心,通過廣電郴州APP、今日頭條、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開展“公眾挑戰答題有獎知識競賽”活動,全力營造“全民動員、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