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學校的德育教學工作。由于體育學科在德育教學中具有特殊作用,初中體育德育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初中體育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還能有效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前,教師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上,對德育教學缺乏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體育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立足這些問題,提出了優化體育德育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德育教育;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0-012.9?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9-0057-02
引? 言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旨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對學生開展德育教學,就要將德育教學和學科教學融合起來,將德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在德育和各學科教學融合的過程中,體育德育教學效果比較突出。但是,部分體育教師對德育教學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導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出現了不少問題,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德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還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一、初中體育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體育教師對德育內涵的認識有待提高
初中體育教師雖然認識到在課堂上滲透德育內容的重要性,但是對德育內涵的認識存在偏差。部分體育教師把德育教學片面地認為是道德說教,需要與體育教學分開單獨進行教學,這反映出其對德育內涵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認識。教師對學生過多地進行理論說教,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使其產生排斥心理,導致德育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體育課堂上進行德育滲透,體育教師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傳遞教育意圖,即結合具體的體育項目進行[1]。
(二)德育滲透的隨意性較強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要有計劃、有目的。然而在實際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只要參與體育課堂學習,就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無須特意進行德育滲透,導致德育滲透的隨意性較強,德育內容有時與教學內容不相符,教學效果較差[2]。
(三)過分追求德育教學效果
很多體育教師掌握了非常多的德育內容,幾乎每堂體育課都能和德育聯系起來,似乎體育教學可以承載所有的德育內容。但是,從德育教學在體育課堂上的具體開展情況來看,不是所有的體育教學內容都能進行德育滲透。教師在體育課堂上過分追求德育教學效果,容易忽視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影響體育教學實效,出現本末倒置的問題。
盡管在體育課堂上適合進行德育滲透的內容比較多,但是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接受程度,合理選擇比較重要的德育內容進行滲透。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沒有對德育內容進行恰當的歸類整理,所選擇的德育內容缺乏系統性,使德育教學雜亂無章,缺乏針對性,從而影響了德育教學效果[3]。
(四)應試教育影響德育教學的開展
在中考指揮棒的影響下,體育教學中出現了中考考什么,體育教師就教什么的現象。從初中二年級開始,體育教師在每堂課上都要帶領學生進行體能訓練,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到了初三階段,只重視增強學生的體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上。
二、提高初中體育德育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對教師進行德育教學方面的培訓
部分體育教師對德育內涵的認識不足,這與教師平時較少接觸德育知識有很大的關系。體育學科不同于語文、政治和歷史等人文學科,大部分體育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體育競技和運動項目上,對德育關注相對較少。還有部分教師缺乏豐富的德育知識,也很少接受相關培訓,無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因此,學校要帶頭對教師進行德育培訓。
例如,學校可邀請德育教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到學校講座,給教師講解德育理論知識,提高體育教師對德育的認識,同時交流德育教學經驗。學校可以分批次對教師進行德育培訓,這一方面可以避免大規模人員培訓影響正常教學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培訓質量。學校可以每兩三周進行一次培訓,在培訓之余,邀請教師觀看培訓點學校的體育課,并提出意見和建議,進而促進學校之間教師的合作交流、教學資源的流動共享,從而提高德育教學質量。
(二)歸納、整理德育教學內容
針對德育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和層次性的問題,教師在備課和業余時間要對體育課上涉及的德育內容進行系統歸納和整理,從而使德育教學工作能夠有序、正常開展,進而保證德育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德育教學內容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團結友愛等道德情操;二是遵守課堂紀律、不遲到、不早退、講文明、懂禮貌等品質素養;三是頑強拼搏、團結合作、自信、公平、規則意識、勇敢堅強等體育精神。
(三)結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學情合理選擇德育內容
不同年級的初中生在個性、認知和心理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行為能力不同,因此在開展德育教學時,教師要避免“一刀切”,而要全面考慮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觀察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行為和思想上的微妙變化,根據學生的學情合理選擇德育教學內容。
例如,由于初一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比較陌生。在學期初,教師就可以通過體育教學將團結合作、互助友愛的德育內容滲透到教學中,以此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盡快熟悉新班級、新同學,提升學生的班級認同感。初一學生的紀律性比較差,教師可以通過列隊形的方式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并讓學生意識到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另外,初中階段的文化課的學習難度與小學相比明顯增加,很多剛升入初中的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初中知識,容易產生畏難和焦慮心理。教師在體育課上可以適當滲透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德育內容,幫助學生克服焦慮心理,增強學生學好文化知識的自信心。
初二學生與初一學生相比,自尊心更加強烈,叛逆心理和爭強好勝心更加明顯,情緒上容易沖動、愛出風頭,不服從教師的管教。針對這個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謙虛、理性、節約等德育內容,同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幫助學生應對青春期身體和心理的變化,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
受中考的影響,初三學生容易過度重視學習成績,從而產生焦慮心理。對此,教師在體育課上要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教育,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學習成績,使其保持健康心理,從容應對中考。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體育教師應全面認識德育內涵,積極探索在體育教學中合理滲透德育的有效策略,從而在提高體育教學成效的同時,做好德育教學工作,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參考文獻]
劉麗萍.初中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與方法初探[J].華夏教師,2018(27):78-79.
馬凌波,楊清風,張中印.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不同維度的德育滲透對學生的影響效果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11):22-24.
馬凌波,楊清風,張中印.立德樹人視域下初中體育課堂德育滲透效果的縱橫比較研究[J].運動,2017(11):52-54.
作者簡介:吳乾輝(1976.6-),男,福建詔安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