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226)
在新時代背景下,各高職院校需要緊密圍繞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的教育理念,實施開展全方位的育人目標,依據國家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構建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工作體系,實現依法治校與新時代高職院校制度治理的有機融合,發揮出管理育人功能的真正作用,全面提升高職院校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
構建依法治校體系,提升新時代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工作能力,需要掌握以下幾方面的建設內涵: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以章程為統領,從校內的管理效能以及治理能力為出發點,制定規范化、系統化的管理育人健全工作體系,這需要高職院校管理者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還需要學生運用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工作體系制度要求給予教師教學評價。
在高職院校推進管理育人工作過程中,需要落實績效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充分挖掘出高職院校各個管理崗位的育人元素,對各管理崗位的育人工作職責進行明確劃分,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將其納入管理育人目標崗位年度考核以及評價范圍中,各級管理者要以服務院校師生為原則,制訂科學規范化的管理育人工作方式,以此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1]。
在高職院校推進管理育人工作過程中,可依照優秀管理干部標準,加大對各級領導干部的執行力度,以此實現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提升高職院校管理干部隊伍的育人工作能力。
在高職院校推進管理育人工作過程中,需要做好對教師的評價考核工作,嚴格按照職稱評聘原則對教師進行政治考核,加大對違反師德師風教師的查處力度,對出現不端行為的教師給予糾正引導,以此營造風清氣正的高職院校教學環境。
在高職院校推進管理育人工作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管理干部的育人精神,全面提升其管理育人水平,全面發揮出各職能部門與師生團結協作作用,營造教師與學生良好互動的溝通環境,加強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整合力度。還需要對高職院校中的評價機制以及治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分析,并對其管理機構進行科學配置,明確各位管理干部的職責范圍,實現對分配制度的優化改革,發揮出績效激勵機制的真正作用,以此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以及育人工作的積極態度[2]。
為確保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工作可以順利實施,各高校需要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措施,以現代化技術實現管理育人工作目標,將其納入高職院校內部管理育人工作的治理體系中,加強管理干部在思想上的立德樹人作用,協調好高職院校管理工作與育人工作之間的關系,以此改變傳統的管理育人工作模式。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切實加強其內部的管理育人工作治理建設,充分貫徹落實黨的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度,完善黨委領導與黨政分工合作的協調工作機制,修訂相關章程,構建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以此發揮管理育人全方位的指導作用。不僅如此,還需要協調好各個主體與高職院校的發展建設關系,以此實現領導管理權與社會各方主體參與權的統一協調發展,構建新時代協同共治的管理育人體系。高職院校還需加強對團學組織的建設,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高職院校育人工作的管理當中,讓學生擁有參與權以及知情權[3]。
構建完善的管理育人工作體系,制訂健全的規章制度非常重要,這是落實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構建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制度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依法治校的構建方針,依據發展方向,嚴格落實高職院校的領導方針,完善管理育人制度體系,加強對其的重視程度,實現規范化、合理化管理建設,并落實加強規章制度執行力度,以此構建高職院校獨具特色的現代化高職院校制度體系,推進高職院校規范化。制度化管理育人的執行,應充分發揮出高職院校在規章制度中管理育人作用,以此構建模塊化的管理育人方式,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建設,以此實現流程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育人作用[4]。
在高職院校推進管理育人工作過程中,需要明確學校內部各個部門工作的職能及崗位職責,以此實現管理育人的最終目標。高職院校在落實深化院校兩級管理育人工作基礎上,需要明確劃分兩級管理責任,并在構建管理育人機制工作中,為各個崗位編制崗位說明書,同時還需要充分挖掘各機構崗位的育人元素,為高職育人管理工作提供制度化、標準化的育人工作指南,將各個組織機構管理崗位的育人工作以及育人成效整體納入高職院校的整體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中,推進高職院校績效考核的創新改革。不僅如此,高職院校還需要構建學校內部的管理育人協同機制,加強各個崗位人員的育人責任感以及團隊意識,加強各個部門的團隊合作意識,充分發揮出高職院校管理育人的團結合作作用,營造一個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圍,形成高職院校管理育人的全方位管理模式,推動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順利實施[4]。
為順利落實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工作,提升干部人員以及教師隊伍能力素養非常重要,這就需要鼓勵高職院校管理干部開展思想政治學習,對各個管理育人崗位人員進行歷練,以此提升高職院校管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涵養,發揮出高職院校管理干部的責任擔當以及管理效能;其次,進一步激勵擔當,通過推出“管理育人崗、管理育人先進個人、服務之星”等評選,提升窗口單位以及教輔人員的育人責任感;再次,高職院校還需強化管理育人的師資隊伍,積極引進科學的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教師的職稱評聘考核,對教師的思想政治表現進行重點考察,以此構建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的良好教師隊伍,為培養優秀人才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最后,高職院校還需要構建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引導高職院校教師樹立為人師表的教師風范,加大對違反亂紀、有損師德師風行為的查處力度,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5]。
高職院校需要統籌學校資源,全方位落實社團創新管理工作,加強對社團管理育人工作的創新,并加強高職院校各個層面的制度管理以及制度建設工作,將其中的思政元素與各專業教育緊密結合在一起,并滲透到高職院校學生的教學課程中,提升高職院校管理育人的工作成效。首先,高職院校的管理者需要為學校社團制訂年度管理育人工作目標,為社團構建健全的章程以及規范制度,統一劃分管理內容,制定精細化管理育人措施方法,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培育力度,為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創新發展工作明確方向,構建完善的社團機制,實現社團文化與學校文化的協調發展。其次,高職院校的指導老師需要加大對社團活動的全程指導工作力度,需要結合其他專業學科力量,豐富社團活動內容。不僅如此,還需要運用績效激勵方法,有效調動高職院校教師指導社團積極性,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到高職院校社團的技術隊伍當中,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其積極參與到技能大賽中,提升高職院校社團的活躍度。再次,依據社團學生的實際學情,構建相應的激勵機制,并將社團活動中的獎項納入評獎指標當中,充分調動高職院校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構建可自主運營的學生社團,以此形成高職院校中社團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實現高職院校學生規范化自主學習,提升高職院校社團活動以及管理育人能力,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6]。
經調查,某高校大學生對校園貸以及網絡詐騙等事情缺乏了解,很多學生對電信詐騙及其涉及的安全問題認識膚淺,不知道怎樣維權。從此可以看出,該高職院校在對學生的安全管理問題方面并沒有給予加強重視,導致高職院校在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時出現諸多問題。一些高職院校在組織開展安全活動時,流于表面,并沒有意識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安全管理育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學生危機事件的正確認識,定期開展安全教育講座,加大力度宣傳,將安全教育工作全面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活當中。一些高職院校的學生沒有重視安全教育,不參與學校組織的安全教育講座。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創新管理育人的工作思維,制訂出適合大學生的安全教育管理模式[7]。
該院校在推進管理育人工作過程中,結合學生實際安全需求,打造微信平臺,與高職院校的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實時了解學生的對安全知識的需求,依據學生需求,在微信平臺上定期推送安全教育知識。首先,高職院校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需求,在微信平臺上精準推送安全教育信息,及時向學生推送諸如消防安全知識、食品安全信息等內容。其次,可利用網絡用語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將安全教育意識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安全教育工作帶來益處。再次,學校需要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對訂閱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功能內容推送,這樣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專業對學生進行有效分類指導,加強不同群組學生的安全教育問題意識,實現針對性的內容推送,使不同群組的學生有效獲取自己需要的安全消息,以此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的安全管理育人。還可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利用微信平臺進行密切的交流,讓學生可以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及觀點,讓高職院校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讓學生在無形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8]。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可結合信息技術,通過微信平臺,對學生開展安全管理育人工作,與學生建立友好的溝通關系,迎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活習慣,將安全管理育人工作落實到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發揮微信平臺的互動性價值。以此實現新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技術與高職院校安全管理育人工作的協同發展,有效改革和創新傳統的安全宣傳教育方法,實現與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的有機結合,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為開展高職院校管理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