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亮明,羅曉紅,吳茵茵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湘潭411100)
“三全育人”即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職責主要是為學校教育、教學、科研服務,為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服務。有數據顯示,目前,“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育人功能發揮不夠,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沒有充分發揮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體系和文獻信息服務體系的優勢實施文化育人;二是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不知如何開展育人工作。本文將重點闡述“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育人工作的對策。
圖書館的職能如何轉變的問題,即如何從服務職能轉變為服務與教育并重的職能的問題。關于高校圖書館服務與教育兩大職能并重,教育部有關文件已明確規定。但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仍然基本以服務職能為主、教育職能為輔。服務是圖書館永恒的主題,是圖書館的根本目的和價值所在。科技愈來愈發達,社會越來越進步,圖書館職能也越來越重要。高職院校圖書館在踐行“三全育人”理念時,職能應該由以服務職能為主向服務和教育職能并重轉變。勞動教育、信息素養、文獻檢索等課程可以作為通識課程,由圖書館館員擔任教學任務。圖書館還可以通過不少途徑來踐行教育職能,例如通過組織勤工儉學人員、讀書會會員、學生志愿者讀者開展系列活動的方式,直接面向學生進行教育;用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展覽活動以及建設文化環境活動等方式,實施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開展數字資源服務、紙質資源服務以及信息咨詢服務等活動中實施育人職能,讓圖書館職能從以服務為主的職能向教育與服務并重的職能轉變得以實現,讓圖書館教育職能得以充分發揮,讓“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育人工作有了新路徑[1]。
圖書館如何實現從“教”到“育”的轉變,是業內人士尤為關注的話題。眾所周知,育人是根本,但實際上,目前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都或多或少存在部分教師重視“教”的過程而輕視“育”的重要性的問題。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把握學生身心特點,要因材施教,要真正形成育人的新格局,以有效提升育人水平、構建特色鮮明的育人新模式。為了將“三全育人”落在實處,基于職能的轉變,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的育人活動應該具有圖書館特色,應該跟教務等部門開展的育人活動有區別。圖書館還可以通過懸掛名人書畫作品、開展種種展覽活動的方式進行環境育人;用經典誦讀、名人講座、主題培訓等方式進行文化育人;對前來圖書館上勞動課的學生開展課程教育,對前來圖書館勤工儉學的學生進行崗位教育,對品牌班級以及學生社團志愿學生進行勞動育人;可以用對前來圖書館的所有學生讀者實行嚴格管理的方式對其進行管理育人;還可以通過注意規范行為、把圖書知識融入服務過程的方式以服務育人,最終真正達到從“教”向“育”轉變的目的,形成高職院校圖書館“三全育人”新格局[2]。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內涵建設的根本要求是文化育人。高職院校的文化內涵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三個層面。其中,精神文化是圖書館文化內涵的核心,是館員與讀者在服務與被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彼此認同的意識等深層次的東西;館藏資源、環境營造乃至建筑設施等以物化形態呈現的是圖書館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是各項管理制度,是圖書館的規章制度、業務工作細則、部門崗位職責等。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實施文化育人。首先,應該將“服務至上”的原則貫穿工作全過程,應該根據學生全面成長的需要科學建設館藏資源,利用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策劃系列文化育人活動來熏陶學生思想,養成符合時代思想政治要求的理想信念,包括活動主題確定、內容選擇、載體選擇、方式確定、活動評價等的策劃,以達到資源育人的目的。
其次,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館內陣地,精心地對環境氛圍進行設計,包括宣傳標語、宣傳欄等內容的設計以及放置位置的選定等,打造宜人的讀書環境,制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吸引讀者前來讀書,留下讀者潛心閱讀,讓有形的讀書好環境在無形中培育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最后,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科學制定規范的圖書管理系列規章制度、業務工作細則、部門崗位職責,包括體現育人要求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考核激勵制度等,把育人目標納入圖書館管理制度中、工作流程(如借書、還書流程、圖書資料選購流程)中,形成圖書館育人制度體系,并在服務過程中嚴格執行系列規章制度、業務工作細則、部門崗位職責,讓圖書館的文化的育人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3]。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實施服務育人。首先,務必讓“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深入所有圖書館工作者的心中,認真對待本職工作,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服務理念包括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服務手段、服務態度、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
其次,所有高職院校圖書館人都應謹記服務育人是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圖書館全體人員應該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在實施圖書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堅持做好育人工作。
再次,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建設資源的環節應該開展服務育人:應該精心設計圖書資料選購的標準、流程、原則等,讓資源建設環節體現服務育人,使購買回來的圖書資料能夠為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服務。
最后,在圖書流通環節應該體現服務育人。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精心設計借書與還書流程、借還書規章制度等,讓服務育人體現在資源流通的每一個環節,使館藏資源在流通過程中更有利于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服務[4]。
首先,高職院校圖書館要構建“全員”之間的協調合作機制,包括圖書館人與校長及學校管理人員、輔導員、專任教師之間的協調統一機制,也包括圖書館所有人員,包括館長、副館長等管理人員、采編員等普通工作人員、校學風建設部干部等全校所有參與圖書館育人工作的人員(包括教師身份與學生身份的人員)之間的統一協調機制[5]。“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育人工作要得到機制保障,學校領導必須對“三全育人”視域下圖書館的育人工作予以高度重視。
其次,高職院校圖書館要構建“全程”之間的銜接機制,包括圖書館整個圖書服務過程中的種種銜接機制,例如圖書館采編室人員將圖書采編完畢,圖書進入流通環節后,流通服務部的管理員以及讀書活動室、文獻服務部人員、校學風建設部干部等人員應該無縫對接流通服務工作,主動積極采取種種措施吸引讀者前來借閱,提高資源利用率,組織學生開展各類讀書活動;也包括學生讀書期間不同階段之間的推進銜接機制,主要是在學生進入學校之后的幾個階段——大一新生時期,大二專業知識學習時期,大三實習時期,還有考證、考級特殊時期等,圖書館開展育人工作應該結合學生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進行,例如英語考級期間,圖書館可以提供考級的參考資料。
最后,高職院校圖書館要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育人機制,包括育人資源、育人空間、育人方式、育人內容等的實現,將這些因素協調統一。為確保“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充足育人資源,學校財務部門應該給予經費支持;為保障“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育人工作有場地開展,后勤等部門應該給予場地支持;為保障“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育人活動順利開展,學校工部門、校團委等部門應該給予政策支持。
高職院校圖書館肩負著為教育教學科研服務,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服務的職責。“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育人對策一是實現兩個轉變——由以服務為主的職能向服務與教育并重的職能轉變,由“教”向“育”的轉變;二是實施文化育人、服務育人;三是做好機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