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 甘肅奇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近些年來,我國民營企業專科醫院(以下簡稱民營醫院)發展十分迅速,彌補了我國醫療的部分空白,讓人民健康有了更好的保障。但其在飛躍式的發展過程中,內部控制制度并沒有跟上醫院發展步伐,從而嚴重阻礙了民營醫院的發展,背離了民營醫院戰略目標。因此加強民營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所謂內部控制,簡單而言便是指醫院對日常事務進行記錄,并通過制定一系列評估、考核、約束及控制辦法保證醫院經營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達到醫院健康發展的目的。
目前,我國大部分民營醫院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是內控體系不完善,內控執行力差,制度浮于表面,內控管理人員及醫院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強,部分會計信息存在失真問題等。下面,本文就上述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一是,目前民營醫院缺少一個清晰明確的內部控制體系框架,醫院所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往往缺少針對性以及時效性,沒有真正滿足醫院自身實際的發展以及內部控制的需要。
二是,醫院管理上缺少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理念,缺乏社會責任,淡漠國家法律法規,導致出現經營風險。如北京29 家民營醫院非法排污被查處的消息讓民營醫院的品牌受損。起因是在2019 年排水專項抽查中,北京京城皮膚醫院、北京麥瑞骨科醫院等29 家民營醫院非法排污超過抽查總數50%。而公立醫療機構的排水狀況較為規范,并未發現超標排水。這一問題雖然并未涉及醫療質量本身,但還是讓人對民營醫院的內部風險控制產生懷疑。
三是,醫院的內審部門工作效率低,部分審計工作人員缺乏專業勝任能力。許多醫院內審部門的人員構成主要是會計人員,等同于自審,違反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無法實現審計的初衷。在審計過程中缺少整體審計思路,審計范圍狹窄,偏重于財務賬表的復核,不能發現真實的經營問題。
要充分發揮民營醫院內部控制的積極作用,醫院必須對內部控制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對各部門、各科室內控執行結果進行評價,對評價結果要有效反饋。
一是,我國大多數民營醫院缺乏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評價,醫院在開展內部控制活動時,由于缺少評價反饋機制,醫院較難發現其制度體系存在的問題及不足,而有些醫院建立了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機制,但大部分是流于形式,沒有具體實施。一旦發現問題涉及主管領導或醫院領導,就陷入了尷尬的局面,不知道與誰溝通和匯報。
二是,制度浮于表面,缺乏內部控制監督檢查,使制度形同虛設。如一家民營醫院與藥品供應商簽訂藥品采購合同,約定了供貨藥品標底價格,但實際執行采購價格高于標底價。部分藥品采購價格竟然高于當地市場藥房零售價格。長期以來,使就醫患者滿意度下降,導致醫院聲譽受損。其次容易產生供應商給予醫院不正當回扣等舞弊事件的發生。
目前,我國民營醫院內部管理人員及會計人員缺乏內部控制專業知識,自身綜合素質不強。
一是,對于許多民營醫院而言,其財務會計人員并非專業會計出身,會計核算技能有待加強,在醫院財務會計核算過程中,常常出現一些會計核算問題,導致財務數據失真嚴重。
二是,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醫院對財務信息系統及大數據的依賴也越來越高,而民營醫院會計人員大多只掌握會計核算部分技能,會計管理及數據分析能力有限,制約了醫院內部控制發展,不利于醫院資源優化配置,無法真正達到新時期醫院內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尤其是在對各個環節財務數據上的分析,費時費力且質量較差,阻礙的內部控制管理在醫院的全面實施。如部分民營醫院采用的昊源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系統中設計了多項目業務報表查詢功能,就醫患者數據分析統計功能,但醫院沒有充分開發使用系統功能,還在采用手工統計方法進行數據篩選匯總,增加了工作強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不利于醫院各科室大數據病例分析。
2001 年美國著名企業安然公司因為財務報告造假倒閉,引起社會強烈震動,因為財務信息造假動搖了市場經濟根基,2002年出臺了影響巨大的“薩班斯法案”。2010 年4 月26 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連同此前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標志著適應我國企業實際情況、融合國際先進經驗的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基本建成。針對民營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結合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建議如下:
一是,醫院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涉及醫院經營的多個環節。因此,醫院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時,必須從多個角度出發,根據目前醫院實際情況,以及醫院在本地區品牌影響力來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同時,要結合國內外優秀醫院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先進經驗,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內部控制框架,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不斷完善改進,從而保證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內控體系包括醫院層面的控制、業務層面的控制和信息層面的控制。醫院層面的內控分為組織架構、人力資源、社會責任、企業文化;醫院業務活動層面的內控分為戰略、人力資源、資金、采購、資產、醫療服務、財務報告、全面預算、合同管理;信息層面的內控分為內部信息傳遞和信息系統。
二是,民營醫院要完善醫院財務風險評估制度,對醫院經營風險進行合理評估,并加強控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承擔社會責任,并利用財務風險預測評估制度定期對醫院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善于發現潛在風險,針對風險采取科學有效整改辦法,降低風險發生概率。
三是,民營醫院要加強內部審計制度。業務和醫療技術是醫院發展的重點,但內部控制是醫院發展的有力保障。醫院必須建立相對獨立的審計部門,加強對財務部門的監督,保障財務信息真實有效;加強對業務流程的審計,確保醫院制度全面貫徹執行。醫院要定期對內部審計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審計人員應不斷學習醫院業務流程,熟悉醫院各環節風險控制點,與時俱進,從而保障醫院內部審計充分發揮其作用。
四是,醫院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溝通制度。醫院從上到下的管理層面應有通暢的信息溝通渠道,對所處環境風險進行評估,從而采取正確的措施進行應對。醫院各職能部門對業務過程發現的問題進行判斷,應及時與主管領導進行溝通解決。如問題性質嚴重,存在上級主管領導參與問題,可以視情況直接向監事會、董事會進行溝通解決。
一是,醫院要建立配套的內部控制審計制度和內部控制評價制度。醫院董事會負責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定期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并根據醫院實際經營情況進行調整。醫院要通過第三方中介機構定期對內部控制進行審計,判斷內部控制設計及運行是否有效。
二是,醫院要不定期對日常運營項目和內部控制涉及的各個環節財務數據、業務風險控制點進行審計,對可能存在問題的數據進行匯總,充分利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生成的業務報表,結合非財務指標對數據進行分析,判斷這些數據的合理性,一旦發現分析指標存在問題,醫院管理層要查明問題產生原因,針對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制定解決辦法,對相應的責任人按制度進行懲罰,保證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執行。
三是,醫院要建立完善內部控制績效評價指標。在醫院管理層面成立績效考核小組來負責考核事宜,把考核結果與薪酬掛鉤,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充分發揮績效評價的激勵作用。
一是,需要對醫院財務人員不斷進行培訓和考核,適應醫院發展。如果考核不通過,可以考慮清退。培訓內容包括醫院內部控制中所承擔的職責、信息系統使用技能等,尤其是近些年來業財融合的不斷推進,醫院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一定的財務管理專業知識,也需要掌握醫院業務流程,從而保障財務數據的合理合規。
二是,醫院的企業文化應體現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倡導誠實守信、敬業愛崗開拓創新的團隊協作精神,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強化風險意識。通過對企業文化的融入,提高醫院財務人員職業道德。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是民營醫院健康發展的基礎。民營醫院必須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服務水平,保障資產安全;加強內部控制執行過程的監督,完善內部控制評價反饋機制;增強財務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財務數據真實可靠;經營合法合規,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實現民營醫院的可持續發展。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