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敬波 合肥市第十中學
分層教學作為我國目前教育中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各地區學生的體育課程安排大體一致,但各種不可控差異性,例如學生個體差異、師資能力、校園體育設施等問題,體育教學目標與實際教學效果還是存在明顯落差。為推動后進生體育進步,實現全面發展。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方法,適當減輕轉移落后學生的訓練壓力,激發其學習體育的興趣,分層教學在體育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對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現狀的分析,發現存在問題,闡述分層教學概念和意義,提出解決問題對策,最終讓學生在分層教學實踐中,能夠熱愛體育,增強體質。
分層教學是著重考慮學生的個體能力差異,對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進行有差異的教學模式。因為在普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不能全部參與體育課堂,所以進行分層教學就能有針對性的教學,不忽略每位學生,讓教育有序開展。
分層教學能夠適應所有學生的上課需求。根據不同學生的程度進行有差異的教育,而且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能力,不至于因為壓力過大,訓練過度導致身心受挫。在《體育與健康》課本中提到,高中學習是要為終生學習打基礎,選擇自己的愛好和專長。體育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身體好,四肢協調,心理素質要高。然而多數班級學生身體素質都存在較大差異,這樣的大班級授課教師難以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更需要進行分層教學,提高教學針對性,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
分層教學能夠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同的學習目標、不同學習任務、不同難度的學習內容、不同的評價體系,讓體育課堂回歸學生,利用分層教學法能夠讓所有學生對號入座,滿足各個群體學生對體育的不同需求,高效學習。
體育教學訓練的項目非常多,而專業體育人才在高中學校都較為欠缺。缺少專業教師的學校,往往在訓練中沒有規范,缺乏合理安排。為了在校園中發掘更多有體育潛力學生,輸送更多體育人才,國家近年在大力推廣校園體育,如校園足球、各陽光體育項目等。但是這些項目的訓練需要各方面支持,人力資源、體育經費、社會輿論、政策導向等。一些傳統的體育項目,例如籃排足、乒羽網、田徑、體操等開展較為廣泛,但各個項目的傳統學校,特色學校還是較少。
體育訓練與平時學習出現矛盾,也是多數高中都會面臨的情況,為能夠有更多時間學習文化知識,在高考中搶占優勢,學校體育課程本來就安排很少,又會因為考試學習被擠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校和家長要共同探討,平衡這一矛盾。就學生自己來看,自己不關注自己的體育成績,沒有明確的規劃,認為體育無所謂,對待體育課程的態度就不夠端正。學生選擇體育的積極性被打擊,或者是課程內容過于單一,很容易產生厭倦,各種體育需求不能被體育課程所滿足。學生缺乏對體育課程的興趣,高中體育課堂氛圍低沉,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比較少,對學生沒有明確的獎勵機制,學生缺乏學習自主能動性,更傾向于自由活動。
學校應該重點關注建立一支有專業素養的體育教師隊伍,在訓練中能夠因材施教,對學生們進行差別化訓練。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多次培訓,要求教師學習并且創新訓練模式。招聘具有專業素質的教師,同時進行獎懲措施結合,對待教師的日常訓練進行考核。教師課前充分了解學生情況,有針對性的區別練習方法、訓練強度、練習時間等,避免運動傷害。布置安全的活動空間,創造分層教學的環境,針對男女學生,采用不同難度和不同類型的練習方法,身體素質較差,不能接受高強度練習學生,也應該重點區分。課前也需要完善分層教學課堂設施,確保能夠合理安排學生的分層上課,合理的教學手段,可以采用交叉幫扶模式,小組合作探究模式。
課中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分層小組優勢,小組內部進行幫扶學習訓練,有不同的想法交換一下思路,掌握更多學習訣竅。積極讓學生自主練習,讓學生們的思想都在課堂中展現出來。充分調動學生,也可以通過獎勵制度鼓勵學生,每周總結表揚,對小組合作和互幫互助進行評優評先。讓學生明確自身定位,提高自我認知。提供合理練習方法對薄弱學生進行引導,避免降低學習動力,對專業比較強的學生,提高技術學習難度,適當增加戰術和心理的學習,鼓勵學生超越自我。課上要進行定期考察,掌握近段時間學生體育學習反饋情況,及時確切的跟進調整分層教學方法。
高中學生無論是健康行為、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和體育品德都有較大差異性,如果僅依靠體育課上短短幾十分鐘來填補之間差距,是不現實的。那教師在課后對學生的引導至關重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訓練,補差補缺,拔尖提高,能夠實現體育課堂、體育社團、課余訓練、校內外競賽的聯動發展,貫徹我國體育教育方針。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把分層教學真正貫徹到底,發揮其真正作用。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對,值得更深入的研究,提高分層教學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