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文
(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府城小學 安徽 滁州 233100)
閱讀與寫作是一體的,它們之間是一種很微妙的關系。閱讀為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其鋪墊了康莊大道,供其更好地發展;寫作為閱讀檢驗了讀的成果,為其指明了今后的發展方向,使其更有目標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就好似一個空的大水缸,在語文的面前,幫助他們儲水的最好工具就是閱讀。教材中的文章幫助他們掌握簡單的學習技巧、寫作技巧;教材外的文章幫助他們了解更多的內容,豐富自己的視野。這也是閱讀與寫作分不開的原因,學生的不斷閱讀,更廣的閱讀給寫作提供了更多的靈感和表現方式。
學生語文作文水平高低直接和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掛鉤,小學生正處于理解認知的初期,在這一階段進行寫作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增強閱讀能力和理解知識的能力,進一步讓學生能夠擁有綜合運用分析能力,因此在寫作教學工作,中小學教師需要培養學生擁有語言組織能力,閱讀水平,分析能力等一系列基礎語文能力,但是就目前小學生語文寫作水平來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學生語文基礎素養不達標,這主要就是因為教師并沒有科學的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在進行課堂教學中,多采用套路模板化方式進行知識灌輸,要求學生根據范文例子進行套路化創作,但是由于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并不完善,獨自思考,領悟能力也比較低,沒有辦法完全理解模板作文的內涵,這就使得學生在作文中語言表達、寫作水平都不盡人意,并且一直采用這樣模板式教學的方法,也會打擊學生進行語文作文創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僅會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更會造成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降低。但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針對性的采用課外讀物進行幫助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們閱讀興趣,也能夠幫助學生進行作文素材積累,課外作品中內容豐富,趣味性較強,更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并且許多讀物中擁有課本內不曾涉及講解過的知識,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擁有自學能力。
2.1 課外閱讀,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生活。小學生是一個憑著自己的興趣來定位某一科目是否值得去學習的群體,枯燥乏味、黯淡無光的教學環境是他們首先將教學內容pass掉的關鍵。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教學課程,它所能給學生提高的“興趣”除了教師精彩的課堂“表演”,就是感興趣的閱讀內容。課外內容作為一種學生自由選擇的閱讀方式,它讓學生體驗到的不僅是自由,也是知識。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教學前,必不可少的是相關文章的閱讀。利用現有文章做示范,引導學生完成寫作,而示范的文章往往來自于課外讀物。例如,以《我的心愛之物》為題進行寫作,這是一個以描寫物為主體的小作文,教師可以提前給出多個文章閱讀選擇,讓學生進行隨機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自由閱讀。利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簡單、快速地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最樂意的就是看自己喜歡的故事。就如女生喜歡粉色的洋娃娃,男生喜歡酷酷的奧特曼一般。
課外閱讀所呈現給學生的第一吸引力不是知識的飽滿,作者感情的波動,而是內容中所寫出的人、物、景、事。
2.2 加強能力培養,提升表達樂趣。經過之前的積累工作后,接下來教師就要通過大量練習課外閱讀,來解決學生無話可寫,情感不會表達的問題了。因為對于課內課文,教師都會精講,幫助學生梳理文章脈絡,讓學生通過文章結構,了解作者感情遞進過程。教師同樣可以將此方法運用于學生課外訓練中,提高學生文章分析能力與感情提煉能力。
在學生做完課外閱讀題目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教室上課的步驟,先概括閱讀材料每一段的意義,接下來,梳理全文文章結構,理清每一自然段的作用,支撐論點還是過渡、情感鋪墊等。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每天練習兩三篇文章結構提取訓練,通過堅持練習,在訓練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文章分析能力與總結能力。
總之,由于傳統課堂具有時間限制,學生學習的知識并不全面,進行課外閱讀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擴寬視野,提高寫作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以及促使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課外閱讀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掌握好語文寫作技巧以及閱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