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公共財政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國在財政資金運行管理機制應用上,以全新機制的應用來滿足對預算執行管理工作的不斷完善,這也使得我國財政資金在應用效益上,獲得了全面性提高。但是,由于當前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分配重點以及管理工作開展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這也導致當前預算執行進度緩慢,從而就無法實現提高資金的應用效率。因此,為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則必須要實現通過科學化管理來進行預算執行工作的開展,這樣才能通過精細化管理來進一步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工作落實的全面性,才能推進預算執行進度,并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由于當前部分單位以及部門對于預算重要性的認知存有不足,這也導致在基本工作開展中缺乏了預算管理的理念,甚至沒有認識到預算與支出之間的關系。而且,部分單位以及部門的一把手往往更加重視的是對資金的應用與劃分,這就會導致對個別項目在支出工作開展中,存有考慮不足的問題。當前部分單位以及部門的財務人員,不能夠實現對自身職責的精準定位,這也會導致在基本工作開展中,會認為資金的支出是領導需要考慮的事情,而自己只需要做好核算工作即可[1]。尤其是從一些項目地開展結果來看,財務人員認為項目支出是業務人員自身要負責的事情,而財務部門只要實現對單據的把握即可,如果沒有單據就不給予支出,進而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此外,財務人員在基本工作開展中,如果只考慮下一年度的預算,也只能起到核算的作用,這時將數據進行匯總、上報,就會導致預算工作的開展缺乏前瞻性,從而就無法起到實際性作用。
由于當前大部分單位在預算工作開展中,往往會采用增量預算法來進行基本工作的開展,這就會導致下一年度的預算總量往往會跟隨上一年度的基礎數據進行增添或減少,這時就會帶來種種弊端問題。而且,如果不以零基礎預算工作開展為根基進行后續工作的運轉,也會導致在預算工作開展中,由于無法考慮到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后續工作的開展,進而就會導致資金在結轉或者是在年底時,出現其他項目的花銷,這就會導致預算工作無法產生實際性作用,而這個問題則是由于預算編制方式過于簡單而帶來的現象。
對于預算工作開展來看,前期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因為對于項目支出方面的內容,如果無法通過前期規劃進行詳細部署,必然會導致后期工作的落實存有誤差。而且在預算編制時,對下一年度的支出如果缺乏了規劃,也會導致很多項目在結束之后往往會出現弊端問題,這時主要出現的問題則是項目資金到位后無法支配,所以就會導致其資金結轉到下一年度。這個問題的由來,不僅是由于前期工作準備不充分,更是管理人員自身對項目執行的基本情況缺乏考核以及管理工作的落實。對此,這就需要通過規范化的管理來保證預算前的準備工作能夠更加充分,以此才能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做好保障。
對于預算編制工作開展來看,近幾年其工作總時長往往需要半年左右,并且在后續改革工作中,對于整體編制工作時間的調整僅僅做了簡單的改動,這就會導致在基本工作落實上,很多時候到年底時才能夠下達控制數,這就會導致在預算工作開展時,其工作地開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需要保證預算編制的合理性[2]。但是,此項工作很難得以實現,進而就會導致種種問題的出現。同時,對于預算批復工作開展來看,往往伴隨著預算執行進度年份的開展進行后續落實,這也會導致其實際的執行進度存有滯后性,因此這也嚴重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1)對于財務部門自身而言,它屬于后勤管理服務部門,所以其自身在各項工作運行的過程中,就必須要做好后勤服務保障。但是,由于各項工作的開展必然有其相應的壓力,這也導致財務管理人員對自身的定位往往并不夠精準,就會導致在基本工作落實上,財務部門很難實現與業務部門的有效溝通,進而就導致了財務人員在各項工作落實上,只能依據現實數據進行工作的開展,這時就會導致財務人員無法做好項目跟進的工作。同時,對于業務部門來看,其工作的重點主要在項目地運行保障上,這也會導致在各項工作落實時,忽略了資金的執行力度。并且,由于業務部門自身在項目開展前的統籌力度,以及溝通力度存有不足,這也會導致在實際進行預算執行進度保障上,無法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運轉。
(2)對于預算工作開展來看,需要在每年的年末向財政部門報送下一年度的用款計劃,并于次年5月中旬送報后半年各月用款計劃。而在基本工作落實上,財務人員會采用平均的方式將全年支出進行分攤,這就會導致在基本工作開展中,由于缺乏對整個收支業務的有效了解,進而使得一系列活動因為資金安排不當而導致無法順利開展,這就造成了由于計劃編制不精準而帶來實際資金應用不良的現象。因此,對于項目支出方面的編制工作開展來看,財務人員必須要考慮到項目的進展程度以及項目的完備程度,這樣才能為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做好保障。
(3)對于財務工作開展來看,如果財務人員自身沒有先進的思想,并緊跟隨時代變化進行工作的創新,必然會導致各項工作的落實存有誤差。而且,當前部分單位的財務人員在基本工作落實上,只能夠將數據進行總結與匯報,這也就導致其工作的實質是以核算為基礎進行各項工作的運轉,這就會導致財務人員自身缺乏計財技能,從而就無法實現有效推進預算執行進度工作的落實。此外,由于財務人員自身對職責的定位不夠精準,這也會導致在各項工作落實上存有誤差,需要通過打開財務人員創新思路來保證各項工作運轉的全面性。
對于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來看,其管理的起點就是實現對預算編報工作的有效落實,因為它是預算執行的依據,更是基本保障。對此,為有效推進預算執行進度,則必須要實現以科學細化的方式來對預算方案進行指導,這樣才能夠起到推進作用。同時,在預算編制工作開展上,要從整體入手,并有效調動各部門之間的積極性,這樣才能確保各個部門能夠通過互相合作來發揮引導作用,并保證各部門能夠嚴格按照現有財務狀況進行上報[3]。此外,對于預算編制而言,必須要應用零基方式將每一筆公用款項的支出進行量化,更要確保項目支出的細化明細表能夠及時傳遞,這樣才能確保預算工作能夠反映到預算報表當中。
有效實現完善預算考評體系也能夠進一步提升預算執行進度。并且,我國財政部門在基本條例當中,其實已經出臺了一部分的考評內容,所以,各部門則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通過細則增添來實現確保預算編制的合理性。為保證預算工作落實的有效性,更要實現通過考核指標的建立來確??荚u工作的開展能夠真正為提升預算執行進度做好保障。因此,在基本工作落實上,除正常工作落實以外,更需要增添社會效益以及社會服務滿意度等反映情況,這樣才能確保項目完成的及時性。與此同時,對于“三公經費”的控制工作開展而言,也要進行考評指標的確認,更要確保各部門能夠結合實際情況來細化考核指標,以此才能確保考核工作的開展能夠為后續工作的運行做好保障,并進一步強化部門工作落實的實際力度。此外,在各項基本工作上,上級主管部門也需要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考核指標中,更可以通過一票否決制度來實現提高預算執行進度的重要性。
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有效溝通,所以為保證加強預算執行管理能力,并進一步提高預算執行進度,則需要確保財務部門能夠與業務部門相互協調,更要以聯動機制的打造來實現確保財務人員能夠對項目支出的進展情況進行有效了解,并通過將資金結轉、結余情況進行定期反饋來確保業務部門工作的開展更加全面。同時,對于業務部門而言,也要隨時將自身的工作計劃交給財務部門進行備案,并通過財務部門提供相關建議來進行工作的改動,這樣通過此種機制的應用,就能夠有效提升預算執行進度,并進一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對于財務人員而言,自身必須要實現對各項工作的有效認知,更要對自身的職責有明確的定位,這樣才能在基本工作開展中,通過了解國家最新的財務管理規定,并結合自身單位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執行。同時,財務人員也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對本單位財務管理規定進行優化,這樣才能依據現實情況來實現加強各項工作的執行力度,并進一步提升預算執行能力。此外,此種改變與創新也能夠有效增強財務人員的責任心,更能夠通過財務人員結合實際需求來確保預算執行進度的加快,這樣就能有效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
對于預算執行而言,它能對任何項目以及工作中的資金流轉動態進行有效管理與記錄,所以預算執行能夠實現確保資金應用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基本工作落實上,為確保預算執行進度的有效提升,則必須要保證各部門在基本工作落實上實現協調發展,更要做好評價工作,這樣才能彌補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