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審計特派員辦事處
經濟責任審計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審計監督制度和國家治理行為,為加強領導人員管理、促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新時代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鐵路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思路和方法有待完善和創新。
經濟責任審計以20世紀80年代對國有企業廠長(經理)的離任審計為雛形不斷發展而來。2019年7月,審計署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強調了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圍繞領導干部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情況,突出審計重點;根據不同類別主要領導干部的職責特點,明確評價標準;堅持“三個區分開來”,鼓勵擔當作為。
經濟責任審計是以“人”為對象的綜合性審計項目。按照《規定》明確的原則和要求,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所屬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內容主要包括: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經濟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和國鐵集團重大決策情況;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的制定、執行和效果情況;主要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執行和效果情況;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建立、健全和運行情況,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情況;企業財務的真實合法效益情況,風險管控情況,境外資產管理情況;落實有關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和遵守廉潔從業規定情況;以往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等。
由此可見,新時代鐵路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更加側重于對領導人員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關注“被審計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責任應該干什么?干了什么?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樣?”等內容,體現出經濟責任審計的著眼點已由經濟監督向經濟背后的管理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拓展,形成了以經濟責任為切入點的人格化的審計監督類型。
新時代下,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除了要糾錯防弊,還承擔著規范企業領導人員權力運行、促進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使命。這就要求審計人員進一步提高站位,以全面客觀評價領導人員履職情況、規范管理、促進企業改革發展、實現戰略目標為出發點開展審計。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時,首先了解被審計領導人員履職和被審計單位發展的總體情況,從戰略規劃、內控制度、經濟指標、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等總體評判領導人員權力運行情況,分析判斷其管理薄弱環節,再有針對性地開展審計工作。如審計組發現有關費用制度陳舊且不健全時,可重點加強對費用支出真實性、合規性的檢查,確認是否存在通過關聯交易套取資金等問題。
新時代經濟責任審計是以領導人員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情況為重點的審計類型,因此在實施審計時,避免將大部分精力耗費在財務資料真實性的審查上,要始終明確審計對象為領導人員而非企業本身,聚焦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責任的過程和權力運行軌跡,把審“人”和審“事”相結合,體現經濟責任審計“人格化”的特征。
聚焦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責任的過程和權力運行軌跡,就要加大對重點領域、高風險領域、新經營開發領域決策過程的審計,檢查其決策是否符合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國鐵集團重要決策部署相關規定,決策程序是否合規,調研論證是否充分,決策執行是否到位。尤其是對高風險事項要重點關注,如風險評估是否全面充分,是否制定了合理的應對方案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風險與收益是否相匹配等。
隨著公司制改革和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鐵路企業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在審計過程中,可重點關注投資并購、重組改制、產權轉讓等事項,查看可行性研究報告、資產評估報告、議案相關文函批復、會議記錄等資料,并結合投資目的、財務數據、被審計單位經營狀況等分析可研報告、評估報告的合理性。通過上述方法,審計組可查證被審計單位重大決策事項是否按規定報上級審批、投資論證是否充分等問題,從而促使被審計單位規范決策程序,完善調研論證內容和要求,切實維護企業利益。
由于經濟責任審計是對領導人員履職過程的監督,因此審計組實施審計時,要有針對性的擴大資料搜集范圍。除了收集財務資料和相關內控制度外,還可取得企業組織結構和股權結構情況表、“三重一大”事項決策資料、督察督辦臺賬、經濟活動分析資料、法律涉訴事項資料、合同臺賬、收發文臺賬等。通過查閱上述資料,審計組可以快速了解被審計領導人員如何落實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做出了哪些重大決策,效果如何,是否存在重大風險等情況,同時可以通過倒查法檢查是否存在未按規定進行決策的情況。如審計組可通過對比“三重一大”決策事項臺賬和收發文臺賬、涉訴事項臺賬,發現重大決策事項、重大涉訴案件未履行決策程序等問題;通過查看涉訴事項資料,發現被審計領導人員依法治企、風險防控等方面問題,進而促進企業完善制度,規范流程,明晰職責,有效防控經營風險。
在以往的經濟責任審計中,由于更注重對經營結果和財務收支真實性的審查,主要通過查賬、盤點等傳統手段進行審計。而新時代下要把推動黨中央和國鐵集團重大決策部署的有效落實作為審計工作的第一要務和重點內容,因此可以通過與同期任職的領導人員、主要部門負責人談話了解被審計領導人員權力運行和落實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工作開展情況;通過與基層站段等決策執行單位相關人員座談、對比改革前后結果性資料等方法,了解重大決策部署相關工作推進情況和落實效果,從而發現被審計領導人員推動重大決策部署不到位等相關線索。
新時代下的經濟責任審計還承擔著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職責,領導人員及其任職單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設立“小金庫”情況已成為常態化審計監督內容。面對審計范圍龐大與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以及違規違紀方式隱蔽多樣的特點,國鐵集團在開展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時,可通過在企業人流密集的地方以及內部辦公網發布審計公告、設立舉報電話、舉報郵箱等方式,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審計監督中來。上述審計途徑的擴展能夠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降低審計風險,也為堵塞管理漏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更好地發揮作用。
雖然內部審計往往存在手段有限等問題,但也有全面性、持續性、時效性等優勢。為了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的優勢和作用,國鐵集團成立了區域性審計特派員辦事處,對各自轄區范圍內鐵路企業進行審計監督。特派員作為監事會主席參加轄區內各單位董事會會議,特派辦通過參加轄區內單位經濟活動分析會、定期收集規章制度、財務數據、分析總結等資料,熟悉被審計領導人員權力運行情況和被審計單位經營管理情況,并進行持續性審計監督,大大提高了審計的精準度和時效性,為治已病、防未病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了解決領導人員離任審計中“先離后審”的弊端,打破傳統“事后審計”的模式,國鐵集團加強了任中經濟責任審計的比重,強調經濟責任審計以任中審計為主,加強過程監督,將任中審計頻次由五年一次縮短為三年一次。通過審計關口前移,能夠及時發現被審計領導人員在重大事項決策等方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對“三重一大”事項決策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及時預警,有效提高了審計時效性和審計質量,避免小問題釀成大錯誤的情況。同時,經濟責任審計發現問題在領導人員任中期間,更加有利于審計結果的利用和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
此外,要加強與組織人事、巡視巡察、業務檢查等各方面監督的協作配合,全面了解重點情況和問題線索,充分發揮審計在大監督格局中的作用,提高審計監督效能。
綜上,新時代下鐵路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更加關注領導人員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情況。本文針對上述發展趨勢和工作要求,結合鐵路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特點,從審計站位、審計重點、審計資料、審計手段、審計組織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審計思路和方法,希望能為鐵路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發展提供一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