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桂
(甘肅省和政縣陳家集初級中學 甘肅 和政 731200)
初中歷史教學中利用故事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從能夠吸引學生的角度以歷史故事為依托架構教學環節,進行嚴謹的教學內容。利用歷史人物、歷史事跡進行分析,深化歷史故事內涵,啟發學生進行尊重事實又能夠辨證地思維,在歷史故事中獲得歷史發生的詳細背景,慢慢明白事理,感受歷史故事中人物的智慧,領略歷史課堂的魅力。
教師在進行歷史故事教學時需要注意選用與課程內容有關的進行導入,在課程開始之前,進行當中,最后結束之前,都可以利用恰當的歷史故事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并引發學生在故事中進行思考,從故事中學會感性認識與理性思維相結合對歷史事件有正確的了解與認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并從中獲得啟發,甚至假設如果學生自己處在當時的環境中會怎么分析或者解決這個歷史問題,展開討論,會幫助學生對歷史有更深刻的探究。因此教師選取歷史故事時不僅需要貼合教材內容,并且有依據,能夠查詢到,還需要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條理清晰地進行描述,抓住學生們的思路,讓學生能夠沉浸其中,感受學習歷史的趣味性。并且在講述完后留一個問題或者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進行分析與討論,尤其是歷史中的重點難點知識內容,多給予學生進行探討交流,在互動中掌握重難點知識,培養學生有正確的思想觀念,用發展的觀點看待歷史,提升學生的思想層次和歷史辯證與邏輯思維。
例如,在講解《安史之亂》這一歷史內容時,除了一些歷史典故,還可以結合語文學科中比較有名的杜牧的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經典學生們都非常熟悉,可是有怎樣的故事呢?教師可以娓娓向學生道來,這就比較考驗教師的語言功底了,怎么能講得有趣,讓學生能想象其中場景。這里的“妃子”指的就是出生自廣西容縣的楊貴妃,據說楊貴妃很愛吃嶺南的荔枝,曾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描述楊貴妃對荔枝這一美味的熱愛。作為一國之主的唐玄宗非常喜愛楊貴妃,為了滿足貴妃的口腹之欲,即使知道長安與嶺南相距三千里,也要利用職務之便公物私用,用只為緊急事件服務的快馬和驛官,類似于現在的順豐快遞,為心愛的貴妃運送荔枝,還為了節省時間,只要是運送荔枝的驛官快馬就可以毫無阻礙的從城門一路疾馳到宮門。這就能使我們想到,晚唐統治者多能浪費國家的公共資源呀?多少黎民百姓因此遭受到了不公待遇,那就不能夠怪百姓們想要自愛,想要爭取自己的權益而自發組織進行的戰役,被人命名為安史之亂。而且歷史上有很多學者把安史之亂歸結為統治者的不作為,甚至有學者認為這是楊貴妃造成的局面。那同學們,你們對此有什么看法呢?通過故事的導入,圍繞安史之亂這一教學內容展開分析,幫助學生了解安史之亂發生的一個背景,理解當時黎民百姓心中的憤恨與無奈,驗證歷史發展都有其運行的規律。同時通過歷史故事引發學生深思:開闊眼界,具有大格局才能讓歷史不再重來。
初中學生的性格特點,相較于小學生的注意力持久度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對于離自己很遠的歷史知識,學生們難免會乏味,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中,當學生有這種苗頭時,用一兩個簡練的小故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回歸到歷史課堂中。例如在進行《鴉片戰爭》的教學時,涉及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講解,是說在鴉片戰爭后中國遭受不平等待遇,被迫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個概念對學生就很陌生,要是單純的講解,會稍顯枯燥,教師就可以用一些反映當時社會現狀的歷史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比如,當時修建鐵路,中國完全可以自己修建自己的基礎設施,可是反倒是法國來幫助國人來修建,一邊賺著國人的錢,一邊還要中國感謝法國的慷慨。或者路上有人搶劫,搶劫犯被抓到,不是由中國人自己來審理,而是外國人就可以進行裁決,會加重判決結果,可是外國人犯了法,就會從輕處理。即使最普通的醫療,國人也一樣受到不公待遇,特別是急診,也是優先為外國人醫治等等這些在當時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些歷史事件教師都可以對學生們進行講述,從具體的歷史故事,將抽象化的概念用形象化的實例解釋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半殖民半封建的含義,將重難點知識簡單化,形象化,引導學生更快的理解與消化,甚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屈辱,激勵學生為中華民族、為中國榮耀繼續奮進。
初中歷史教師基于歷史學科本身的教學需要,結合歷史故事在教學活動中進行靈活運用,引導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從歷史故事中理清知識脈絡,對歷史問題進行辯證分析與思考,提升歷史學習效率。教師也需要不斷扎實自身歷史文化素養,充分發揮歷史故事的教育性,引導學生以開放的心態汲取歷史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多研究運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促進歷史課堂的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