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英
(福建省泰寧第一中學 福建 泰寧 354400)
好的導入,有如文章的“鳳頭”,能在短時間內安定學生的情緒,誘發學生與課文學習相應的感情,激起學習興趣,讓他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欲進入學習的情境中。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教學對象、內容、條件、環境等不同,教師應靈活地選擇、運用導入新課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因此,教師了解并熟悉地掌握導入的方法與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初中語文教學的具體實例來談談幾種常見的導入方法。
教師開門見山地告訴學生學習的內容,明確學習目的。這是最常見的傳統的導入法,這種方法不拐彎抹角,可以起到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簡潔明快的效果,三言兩語就能直切正題,省時,高效。
如我教阿城的《溜索》時的導語是:“就在云南貴州地區,由于地理的限制,許多地方無法通車,于是聰明的勞動人民,就發明了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溜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溜索》。”這樣導入既節省時間又能引發學生了解的心理。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1],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初中階段的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因此課前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強這一心理,就能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能收到很好的課堂效果。
比如在教學《最后一課》時,我就這樣導入:“1976年,美籍華人丁肇中因發現j粒子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獎典禮上,這位美籍華人不用英語發言而用中文發言。這一異常舉動,引起世界強烈的反響,感動了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他的這一舉動,為什么會引起人們強烈的反響?他的心中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學完本文你就知道了。”這樣學生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這種導語的好處在于巧設疑問,引發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增強課堂吸引力。
文學作品往往蘊含作者的某種情感因素。學生要將作品中的情感遷移過來,成為自己的體驗,需要一種氣氛。語文教師要善于創造情境、營造特定的氣氛。
如一位教師在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文時,以自己與朱自清的文章內容頗相似的現實說法,表情生動的說:“在我考上大學臨別要走的時候,父親送我通向天津的火車,為我找座位,又為我攀過亂石嶙峋的月臺買蘋果和礦泉水,臨開動時,父親囑咐我路上小心,不要丟失東西。隨后父親向我揮手告別,回首間發現父親的眼淚在流,我在車上,淚水也簌簌流淌。”這樣的導入語美在真誠,貴在親切、生動,能引人入勝,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背影》的濃厚興趣,然后再讓學生各抒各自的情感經歷,使其體會情感之美。
語文課所講的看似是一篇篇孤立的文章,其實文章之間存在著體裁、作者、思想、寫作手法以及內容等多種密切的聯系。
如學習《范進中舉》時,可由《孔乙己》導入,因為二者有相似性:孔乙己和范進都是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讀書人,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學生通過《孔乙己》的學習,已經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有所感受,因此在學習《范進中舉》時,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入學習情境,同時省去了大量介紹寫作背景的時間。
五、直觀式導入法。即從實物、課文插圖、投影、錄音、錄像等為媒體的導入。
每冊語文課本前都有幾頁插圖,這些插圖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素材,活用這些素材可一舉多得。也可以利用網絡的優勢,下載些相關的圖片,制成課件。
如在講《巍巍中山陵》一文前,我便用課件的方式出示了幾張南京中山陵的圖片,先讓學生感受紫金山的巍峨,長江的壯闊,松柏的蒼翠,進而充分領悟中山陵的莊重與威嚴,學生在短時間內就進入情境,課堂效率明顯提高。
同樣這種方法也適用于《蘇州園林》、《三峽》、《故宮博物院》等課文。
不過,課堂導入也不能一味追新出奇,它還必須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4.1 導入應注重貼近課文的原則。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一定要將導入的方式、內容與所教課文有機結合在一起,扣住文章的主旨,可在導語中突出文章的人物及特征。或在導語中涉及文章的寫作特色,或者導入中穿插文章的情節,或者在導語中滲透對文章內容的延伸。
4.2 導入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選取其生活實際中的某各層面、某個細節或他們所熟知的一些知識領域,而后借題發揮,聯系到所學課文,這樣既能被學生所接受、所喜歡又能順利引入相關課文的學習。
4.3 導入的設計應該自然恰當。每個學生對于新事物新觀點的接受,要么通過由此及彼的比較,要么通過舉一反三的聯想,要么經過水到渠成的歸納。因此,導入千萬不可強拉硬扯的過渡。
導入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流程,關系到師生間的合作交流,關系到教學的效果,關系到學生素質的發展提高。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更應該加強學習,注重創新,把握好課堂的導入藝術。
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好的導入環節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語文課導入的方法很多,沒有固定的形式,教師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而定。導入設計的目的在于啟發學生學習與理解課文,并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很快投入課文的意境中去。總之,課文的導入非常重要,寫文章有所謂“鳳頭豹尾”之說,一堂課的教學亦如此,導入好了,下面的教學也就水到渠成、自然流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