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毛吉
【摘要】計算能力是數學學習中最基礎的能力,同樣也是數學學習中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之一。擁有良好的計算能力可以極大的降低數學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阻礙,而計算能力同樣與學生個人的學習習慣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關。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良好計算習慣、高效計算技巧的培養與教學,通過提升學生計算能力來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方法措施
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任務之一,在具備良好計算能力后,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才能運用更加靈活清晰的計算解決問題,提升數學學習的整體質量。本文將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如何提升學生計算能力。
1、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要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要首先從良好的計算習慣進行培養。計算習慣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準確的審題習慣與清晰的書寫習慣。認真審題是保障計算正確的重要條件,不難發現有這樣的現象:學生在進行計算練習時沒有認真進行審題,由于馬虎看錯或抄錯了題目中的關鍵數字,或者在讀題時沒有仔細確認題目中的運算要求,最后導致計算錯誤。而這完全是認真審題就可以避免的錯誤,所以,要培養學生具備準確的審題能力,降低這種低級錯誤的出現概率。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首先讀題要慢,讀過一次題目過后再讀一次,將題目中出現的數字進行標注,例如在題目中的數字下方劃橫線,在運算要求上進行圈點。通過這樣的要求來讓學生感受到認真讀題的重要性,并逐漸建立起認真讀題的習慣。另一方面,學生還需要具備清晰的書寫習慣。書寫的工整程度同樣會影響計算的準確性,例如一些學生的筆跡過于潦草,0與6的區分不明顯,+號寫的像×號問題等都需要引起重視,不光會為教師的判斷造成阻礙,一些學生自己也會受到潦草筆跡的影響,最后計算錯誤。教師要嚴格規范學生的書寫習慣,在批改學生計算題時,計算環節中模糊的字跡勾畫出來進行扣分。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重視起答題時字跡工整清晰的重要性。
2、培養學生形成良好數感
數感的含義是對數與數之間的關系產生的感悟,通過感悟與思考逐漸加深對數字的理解,最后形成一種對數字的駕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感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首先,由于小學生年紀還較小,對事物認知不夠全面,教師可以構建相關的教學情境來讓學生充分融入學習課堂,引發自身的思考與感悟,體會數與數的關系。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這一章時,這是一章非常生活化的學習內容,且包含大量數與數之間的基本關系。在正式學習開始前,教師可以對同學們進行提問:“你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你知道你生日的這個月份一共有多少天嗎?”老師可以將學生回答的內容記錄在黑板上,例如有同學是5月30日的生日,他的回答是5月有31天。在回答結束后,讓學生觀察這些數據,并結合課本內容可以發現:一些固定月份一個月總有31天,另一些月份為30天,以及特殊的2月有28天或29天。通過創設相關學習情景,學生更能領悟到這些數字之間的關聯,從而形成數感。
3、培養反思總結的習慣
要提升學生個人的計算能力,減少計算出錯的概率,還可以從培養學生收集錯題、重視課后反思入手。計算能力的提升不僅僅源于大量計算題海的訓練,還需要學生對錯誤的地方不斷進行反思總結,了解自己錯誤的地方在哪里,才能降低再次犯錯的風險。所以,老師要重視數學學習中收集錯題的習慣培養。收集錯題要及時,老師可以周期性的為學生布置收集錯題的任務,讓收集錯題變成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一周檢查一次學生的錯題集,讓學生及時記錄每天作業中、課堂例題中自己錯誤的題型。通過對錯誤的計算題型進行錯因分析、再次計算可以讓學生鞏固自身對運算法則、算理的理解,讓學生在面對錯誤計算題時不止停留于將錯誤答案改正,還要回顧當時做題的思路,明確錯誤的原因并進行分類,才能降低學生再次出現計算失誤的可能,提升學生的運算效率。教師周期性的檢查學生的錯題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從而調整自身的教學重點,給予學生更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學習四年級《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很多學生計算失誤是由于運算法則掌握不足造成的,教師在后續可以利用更豐富的例題來讓學生一步步分解自己的計算過程,通過將計算過程更加清晰的表示出來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多位數乘法的運算法則,從而提升自身的計算能力。
4、重視算理的學習與理解
算理即為計算道理,是學生在進行計算求解時需要遵循的規則,只有牢牢掌握計算規則才能保障學生能夠通過計算得到準確的答案。在《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這一章節學習中,很多學生計算頻頻出錯,是由于算理掌握不夠清晰導致的。所以,要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算理的教學,確保學生真正理解計算法則與基本概念。在學習基本概念時,教師可以設計更加生活化的題目來讓學生理解混合計算的法則。例如班級中要購入一批運動器材,其中為女生購入的是毽子,2塊錢一個,為男生購入的是跳繩,3塊錢一個,一共需要多少錢呢?除了跳繩,還可以將跳繩替換為籃球,籃球的價格是15元一個,但是每四個男生只能共享一個籃球,如果這樣購買運動器材,有需要多少錢呢?將計算題轉化為這樣的實際應用題可以讓學生更有代入感,更了解每個數字背后的含義與算理的正確使用。
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并且十分符合數學學習核心素養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要求,讓學生能夠不斷進步。在如何更好的開展相關教學活動上還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與值得借鑒的經驗,教師要不斷進行學習,積累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施華玲.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之滲透[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