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青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 北京 100871)
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跆拳道也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中。跆拳道運動對運動員有著很高的要求,不僅有身體素質方面的要求,還有智力、體能和技術方面的要求。該文對跆拳道運動及其特點進行深層分析與介紹,有利于人們制訂科學合理的鍛煉計劃,促進人們的健康發展。
在物質生活富裕的同時,人們更加注重身體和教育上的發展并逐漸認識到身體是做好所有事情的基礎。跆拳道運動對人們身體的全面素質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如身體上的強壯、技術上的提升、智力上的提高等。現如今,社會要求人們全面發展,所以跆拳道運動是人們全面“健身”的最好運動方式之一[1]。
跆拳道運動對人們強健身體有很好的幫助。對于普通人來說,長時間堅持跆拳道運動不僅能夠讓人們陶冶情操,還能讓人們的身體素質發生質的飛躍;對于專業的運動員來說,身體能力是運動的基石,在比賽場上,比的就是運動員的耐力,誰能堅持下去,誰就是最后的勝者。再者,跆拳道運動有利于提高運動員的平衡、速度、柔韌協調性及敏捷度等。再如,有目的的訓練能夠讓運動員更有動力,對運動員進行針對性訓練有利于讓運動員將身體素質和技術快速提升,增強運動員的適應性。
練習跆拳道有利于運動員技術的提升,比如對技術的學習能力、完成能力和使用能力等,這3種能力的加強有利于運動員在場上的超常發揮。學習能力是指模仿能力,對動作的重復性訓練能夠形成肌肉記憶,準確地模仿練習能夠讓運動員對動作更加熟悉,也能間接地加深對動作的認知。完成能力是讓運動員在身體極限狀態下應完成動作的要領。在這種極限狀態下做出的動作與身體的承受能力有很大的相關性,正如上面所說,身體運動的培養是以技術的完成為目標,為運動員在極限狀態下完成動作做鋪墊。使用能力是指在比賽場上動作的運用能力,在日常的訓練中對身體的高要求就起到了作用,肌肉記憶能夠讓運動員身體反應快于心理反應,快速作出判斷,還能夠對對手的動作快速作出解讀來,以及想出不同的戰術來應對[2]。總之,跆拳道運動是復雜的、展現技術和智力的一種對抗性運動。
跆拳道比賽不僅要考慮身體上的能力,還要考慮智力能力。在賽場上要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具備全智力能力的運動員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3]。全智力能力包括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專注能力等。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是指在場上對對手動作的觀察能力,運動員要能仔細觀察并記住對手的動作,當對手再次使用該動作時能快速作出反應,這就是對對手動作的短時記憶,短時記憶還包括觀看對手比賽時對手在出招前的小細節;長時記憶是戰后總結,有利于運動員積累經驗。專注能力是指在比賽場上選手要有高強度的專注力,這是對對手的尊重,也是輸贏的關鍵,同時運動員要有時間和空間上的把握,比賽場地是有限制的,時間也是如此,所以選手的比賽實質上就是一種時間和空間上的博弈。
總體來說,跆拳道運動的好處很多。普通人鍛煉跆拳道能夠增強體質,陶冶情操;運動員進行跆拳道訓練也能夠增強體質,還能讓運動員比賽中能夠冷靜下來,對比賽形成全局的概念,在比賽場上有技術上的提升,以及時間和空間上的把握。
運動員應全面發展,瞬間的爆發力、熟練的防守和進攻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全面發展才是高水平運動員所具備的。培養一個比賽選手很容易,但是培養一個高水平的選手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不僅需要運動員的天分,還需要有一個優秀的教練,只有“伯樂”和“千里馬”都具備了,才有可能培養出高技術水平的運動員。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體能,運動員更是如此。在跆拳道比賽中,每年都要進行6次比賽,一次性KO的比賽越來越少,場上的競爭愈演愈烈,所以,在平常的訓練中對運動員提出嚴格的要求,就是讓運動員能夠在賽場上不輸體能,在對抗的訓練中更是要求不能“放水”,這才是對運動員的保護,也是關鍵。
在比賽場上總會有輸有贏,因為輸掉一次比賽而喪失信心是不正確的。在平常的訓練中,有必要進行模擬比賽,讓運動員加強心理防護,并且不斷地提升自我調節的水平。高水平運動員需要在不同環境中進行比賽,適應能力也是高水平運動員需要具備的,所以運動員需要突破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來提升自我。優秀的運動員能在戰后總結輸掉比賽的原因,分析比賽中失誤的原因,找出不足之處,在比賽中有所收獲。
在日常的訓練中,運動員過分關注訓練強度和質量及技術上的提升而忽視比賽規則。所以,要嚴格按照比賽規則,準確地擊中得分位置,并在瞬間作出相應的反應,不讓對手得分,這才是跆拳道計分的關鍵。在訓練的過程中,要使運動員熟練掌握比賽規則,以免出現在比賽中盲目打,但不得分的情況。
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包括運動員。但當前教練都還是持有以前的理念,專注于運動員的技術提升,而忽略了運動員的身體及其他能力的提升,這就導致了運動員在比賽場上因為技術以外的原因輸掉比賽。所以,運動員應注重身體素質全方面的發展,對比賽整體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并進行系統性的、有規劃的訓練。
隨著跆拳道運動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練員認識到只有經過連續多年的規范化和程序化訓練,才能讓肌肉形成記憶,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高水平運動員[4]。但長時間單一的訓練模式會讓運動員有所松懈,需要教練在培養新的運動員時,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制定合理的階段性的目標,同時教練員需要研究新的訓練模式激發運動員的興趣,積極訓練,但是階段性的目標綜合起來要全面,這樣才能讓運動員有一個全面的發展。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教練員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訓練目標,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如果教練員沒有科學的訓練方法來訓練運動員,就會導致“試錯”的模式來篩選合適的運動員。訓練的個性化不僅考驗教練員對運動員的認知,也是對教練員自身業務水平的考驗。好的教練員能認識到運動員自身的特點,并根據運動員自身的特點來進行針對性訓練。
嚴格的訓練要求是為了比賽而準備的,訓練中對身體、技能及專注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是為了讓比賽能夠在不分伯仲的對手間更加持久,在體能相差較大的對手間有獲勝的機會[6]。所以,在平常的訓練中也更加趨向于競賽化,讓運動員在平常的訓練中能夠感受到競賽的氛圍,熟悉競賽的規則;讓運動員能夠在真正的比賽中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達到“以賽代練”的目的。所以,跆拳道運動未來的發展趨勢可能更具趨向于競賽化。
總的來說,跆拳道的未來發展趨勢更加全面化、程序化、個性化、競賽化。未來的跆拳道比賽也更加規范化、全面化,所以培養全能型跆拳道運動員是教練員的目標。
跆拳道運動要求運動員身體各方面素質能力的培養,包括身體、技術、智力和專注能力的培養。極限狀態能力能讓運動員在比賽中突破身體極限,心理上的極限需要智力來彌補。跆拳道未來可能會朝著全面化、程序化、個性化及競賽化的方向發展。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技術,跆拳道發展才能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始終有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