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珍
(甘肅省能源化工職業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體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學科,對于高校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要。學習體育,能夠使高校學生強身健體,增強體魄,還能夠使高校學生受到健康體育精神的影響,形成正確的做人、做事風格。在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不利于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體育教學需要重視游戲教學法的重要作用,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體育,為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高校田徑教學運用游戲教學法,不僅是為了增加田徑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還是為了在進行田徑游戲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田徑教學中的游戲主要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競賽類型的游戲。這類游戲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為了爭取勝利而突破自我,敢于挑戰自我,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堅強的意志力;第二,活動性游戲。這類游戲主要是讓學生在參與田徑活動的同時,能夠掌握基礎知識,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田徑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田徑學習習慣。這兩種游戲教學法,主要是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實際情況等來選擇。例如,在實際的田徑學習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別、身體素質、運動場地來選擇合適的田徑游戲種類[1]。
為了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田徑游戲中,體育教師需要設計不同形式的游戲項目,并且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田徑學習的基礎知識,體育教師需要針對游戲項目制定游戲規則。在實際的田徑游戲中,體育教師要使學生能夠明確游戲規則,并且針對游戲規則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懲”主要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在田徑游戲中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堅決杜絕出現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發生;“獎”是對學生付出的肯定,能夠使學生體會在田徑學習中的成就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田徑訓練興趣。在田徑游戲中融入獎懲制度,能夠使學生具有競爭心理,從而提高田徑游戲的質量。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田徑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對田徑學習的興趣不高,參與田徑游戲的積極性較低。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對田徑活動產生抵觸或者厭惡心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學生認為田徑訓練是一項比較危險的活動,不愿意參與田徑訓練。對此,在進行田徑游戲之前,體育教師要先帶領學生進行熱身運動,防止學生在田徑游戲過程中出現肌肉拉傷等情況,并且要使學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加強自我保護,樹立安全第一意識。
為了使游戲教學能夠在田徑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首先需要明確田徑教學的目標。在以往的高校田徑教學中,雖然一些教師已經對游戲教學的作用給予充分重視,但是過分重視游戲教學的重要作用,反而容易出現與田徑教學目標相背離的現象。對此,田徑體育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在田徑游戲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結合田徑教學目標,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培養學生的田徑學習興趣。興趣能夠成為學生在田徑學習中的催化劑,在無形中推動學生進行田徑學習,使學生產生田徑學習的動力,從而使田徑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此同時,體育教師還要控制好游戲時間,避免游戲時間過長,從而影響其他內容的學習,維護好田徑教學秩序[2]。
例如,在高校田徑教學中學習“短跑”時,在上課開始時,一些學生的思緒還停留在大課間或者上一節課中,為了使學生在輕松的游戲中完成熱身運動,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帶領學生進行體操或者舞蹈的表演,并配上音樂,將學生的思緒有效地拉回到體育學習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熱身運動。在活躍了課堂氛圍之后,體育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引出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提高田徑教學的質量。
在體育游戲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十分重要,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手段。對此,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小組,由小組內表達能力較強、較有權威的學生帶領組內成員進行游戲。在分組時,體育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性格,避免組內成員由于性格不合而發生沖突,要保證小組合作游戲模式的順利進行。通過小組合作的游戲模式,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在田徑學習中的參與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中,與小組成員一起努力,共同提高。通過交流,能夠使組內成員產生思想上的碰撞,有利于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取長補短,向其他學生學習更多有用的田徑知識;另一方面,在現代社會的發展,更加重視合作性人才[3]。合作游戲,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知道在團體中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夠發揮最大化作用,從而彰顯體育學科在田徑教學中的教學價值。例如,在練習短跑時,體育教師可以設計接力游戲。將學生以4個人為一組,每個人100m的形式進行接力,并且可以適當加大游戲難度,設計一些障礙。體育教師可以賦予學生一定的游戲權利,讓學生自行規劃接力比賽的順序。高校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勝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得到體育教師的表揚。體育教師可以對發揮較好、學習態度認真的小組進行獎勵,引起其他學生思想上的共鳴,使其他學生在以后的田徑學習中能夠對游戲活動給予充分重視,努力表現自己,從而取得游戲的勝利。體育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每次合作游戲之后進行總結,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以后的訓練中有意識地強化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在合作游戲中加強溝通和交流,培養學生養成拼搏、努力的寶貴學習品質[4]。
在高校田徑教學中,長跑項目是教學中的難點及重點,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體力,還要求學生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機械地要求學生練習跑步,甚至一些體育教師對學生要求過高,對學生的跑步時間進行規定。長此以往,教學模式僵化,教學內容陳舊,學生很難真正意義上得到鍛煉。因此,在日常的田徑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能夠鍛煉耐力的游戲活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突破田徑學習中的困難。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爬山活動,在爬山的同時,還能夠欣賞到優美的風景,在一些學生到半山腰想要放棄時,體育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鼓勵,一起努力,還可以講一些有趣的話題,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耐力。
田徑運動對學生的腿部力量、速度、反應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體育教師要使學生在田徑游戲中提高自身的綜合體育能力,扎實田徑學習的基礎。高校學生田徑學習興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非一朝一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田徑運動不同于其他運動,內容比較單一,如果體育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容易使學生對田徑學習失去動力。對此,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游戲,使學生體會到田徑學習的趣味性,深入激發學生學習田徑動力。在每次進行田徑游戲之前,體育教師都要為學生做動作示范,使學生能夠掌握動作要領,發揮田徑游戲的重要作用[5]。例如,在實際的田徑訓練中,體育教師可以設計簡單的熱身游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體育教師可以設計“抱團游戲”,讓學生分成小組,每一組的學生都要圍成一個圈進行跑步,跑起來之后,體育教師可以播放音樂,在音樂停止后,體育教師可以隨機喊一個數字,然后學生要迅速抱在一起,沒有找到隊友或者隊伍人數不對的學生就要被淘汰,直到最后一組勝出。體育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然后再進行接下來的短跑訓練,這樣就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果。雖然游戲的設計看起來與田徑運動并沒有直接聯系,但是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斗志,使學生在進行田徑活動時,能夠迅速反應并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從而取得更好的田徑成績[6]。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的教育背景下,體育教師要重視游戲教學法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對此,體育教師要立足于高校學生的基本情況,轉變體育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在不斷地教學實踐和摸索中探索出適合高校學生的田徑游戲方法,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田徑訓練中,為高校學生田徑學習成績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