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龍
身體活動對健康影響的認知與理解
趙金龍
(蘇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體育教研室,江蘇 蘇州 215131)
通過對2008年、2018年美國國民身體活動指南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關于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的介紹與分析,提高人們對身體活動與健康關系的了解和認識,增進人們身體活動的自覺性和科學性,為促進人們身體健康,推動身體活動的開展奠定理論基礎。
身體活動;健康;認知;指南
多年以來有關于體育活動對健康促進的研究很多,體育活動對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增強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等認識也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但近十幾年來,身體活動對健康主的影響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身體活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往往視而不見,但研究證實,身體活動不足能對人們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身體活動也同樣對人們健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因而引發了人們對身體活動對健康影響的廣泛關注。那么,這個常見的身體活動又是被怎樣定義呢?根據世衛組織的定義:身體活動系指由骨骼肌肉產生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任何身體動作。這是一個適用于所有的人比較寬泛的定義。
身體活動分類有兩種。一種分類是把身體活動分成四類:(1)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活動”,主要是指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等所進行的身體活動。(2)交通出行“身體活動”,主要是為實現“社會流動”、“社會交流”等身體活動,如步行、騎自行車等交通出行方式。(3)職業性“身體活動”,主要是指為“完成職業任務”而進行的身體活動。(4)體育活動,就是人們所從事各項體育運動。這種分類基本上覆蓋了出現在我們生活方方面面身體活動形式。另一種分類方法是把身體活動分為“常動”“嬉動”“業動”“競動”“健動”和“醫動”等身體活動形式,這種分類方法更具體一些。
要厘清身體活動與體育活動的關系。在身體活動四種分類中可以看出,身體活動是體育活動的上位概念,體育活動是身體活動的組成部分,兩者的內涵是有所不同的,身體活動對健康的影響也涵蓋著體育活動對健康的影響,所以,身體活動對健康影響的研究和探討也將更為廣泛。
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宣布:“缺乏身體活動”是全球十大(早期)死亡風險因素之一,“缺乏身體活動”是心血管疾病、癌癥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一個主要風險因素。[1]與身體活動充分者相比,身體活動不足者的死亡風險會增加20%至30%。在全球范圍內, 缺乏體力活動導致每年320萬人死亡。身體不活動都與現代久坐的生活方式有關。[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交通中的身體活動越來越少,辦公條件越來越現代化,伏案工作時間開始增加,生活節奏改變了,人際交往也減少了,空閑時看電視、刷手機成了娛樂的主要形式,戶外活動在減少,這些都導致身體活動不足。有研究表明,有案頭工作增加健康風險高達50%。[2]這樣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導致人們一些生理機能的退化,會使新陳代謝水平降低,力量、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出現退化,也是一些現代文明病和慢性疾病產生的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表明,隨著人類的壽命延長,全球死亡率降低到15%以下時,與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就出現了,出現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生活方式導致。主要原因是生活中體力活動成份減少,靜態生活方式比例增加,運動不足、營養過剩或不平衡所致,結果是社會人口的疾病譜發生改變。大量的研究證實,缺乏體力活動至少會引起26種非健康狀態或疾病的發生。[3]
2010年,全球約有23%的18歲以上成人(男性20%,女性27%)身體活動不足。在高收入國家,26%的男性和35%的女性缺乏身體活動;而在低收入國家,12%的男性和24%的女性身體活動不足。[1]有調查研究表明,2010年,全球有81%的11--7 17歲青少年缺乏身體活動。少女比少男更缺乏活動,不符合世衛組織建議的少女和少男比率分別為84%和78%。[1]身體活動不足也造成潛在的健康危機,應當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目前,有研究認為經常進行身體活動,適當的保持體育鍛煉能夠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改善骨骼功能;降低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癌癥等疾病發病風險,對Ⅱ型糖尿病有積極的預防作用。對抑郁癥、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也有著治療和預防作用。
鑒于身體活動對健康有如此重要的促進作用,并有助于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為此,世衛組織提出,2013年世界衛生大會商定了一套全球自愿目標,其中包括到2025年將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減少25%,將身體活動不足流行率減少10%。[4]目前關于身體活動對健康影響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身體活動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出臺了一些相關身體指南與建議,以推動身體活動的開展。
1994年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授權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組織《2008年美國國民身體活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編制工作,參與組織機構包括總統體力活動健康和體育咨詢委員會、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等聯邦政府組織、美國運動醫學學會、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健康協會、體育教育、娛樂和舞蹈協會等非政府組織,最終在2008年推出了一個為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提供身體活動指導的《指南》。這是美國為其國民提供的身體活動具體化指導,雖然這是為美國國民提供的身體活動的指南,但也為世界范圍內推動身體活動的開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這是一個由多學科多部門經過多年研究形成的成果。
《指南》共包括八章,即(1)身體活動指南概要。(2)身體活動有益健康。(3)兒童青少年的身體活動。(4)成年人的身體活動。(5)老年人的身體活動。(6)安全與運動。(7)特殊人群的身體活動。(8)參與運動,提高美國國民身體活動水平。
《指南》把6歲以上人群分成三個年齡組,6~17歲為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組(包括殘疾青少年);18~64歲為成年人身體活動組;65歲及以上為老年人的身體活動組,并針對不同的年齡組給出了具體的活動建議。例如:對6~17歲兒童青少年身體的活動,則提出兒童青少年積極參加適合他們年齡、興趣的身體活動,其中每天要有6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更高強度的有氧活動,每周至少應該有3次高強度的運動。在每天60分鐘的身體活動中應該包括肌肉鍛煉或健骨運動,每周至少3次等。《指南》中有一核心的觀點就是“為了保持健康,人們每周應該積累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者75分鐘大強度運動”。
《指南》在對各同年齡組給出具體活動建議的同時,針對特殊人群(婦女孕期或產后的身體活動、殘疾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的身體活動也提供了相應指導,這樣就比較全面地覆蓋了社會上的各個群體,并都輔助以實例說明。
《指南》更像一部身體活動說明書,詳細敘述了身體活動的益處以及應注意的問題,使不同年齡和群體能夠清楚找到自己所處的層面,應遵循那些身體活動建議及如何操作,這對人們積極進行身體活動給予的很大的幫助。
2008年美國所頒布的身體活動《指南》是世界范圍內第一部身體活動指南,雖然是為美國國民身體活動提供的科學化指導,這也為世界范圍內推動身體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頒布了《關于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指出缺乏身體活動已經成為全球第四位的死亡危險因素,而且許多國家缺乏身體活動的人群比例在不斷增加,并對全世界人群的一般健康狀況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有重要影響。[4]在這種情況下,世衛組織制訂了全球性身體活動《建議》,來致力于推動身體活動對健康促進全球范圍的推廣,并為多數中、低收入還沒制訂身體活動指南國家提供指導與建議。
《建議》將人群分為5至17歲兒童青少年;18至64歲成年人;65歲及以上成年人三個年齡組,并對這三年齡組的人群身體活動形式作了界定,為各組人群在增進心肺功能、增強肌肉與骨骼、減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抑郁癥(18歲及以上)、認知功能下降(65歲及以上)等風險上提出了具體建議,并對人們維持健康所需的身體活的頻度、時間、強度、類型和活動總量等方面給予了指導。
另外,作為全球性指導性文件,《建議》中指出各國在制定身體活動政策時將全球建議作為一個循證起點,以此促進國家層面的身體活動政策。[5]鼓勵各國的政策制定者將關于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與本國政策相結合,在重視公眾參與、社會包容、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同時,根據國家的需要、特點、身體活動類別和資源,考慮最適合和可行的選擇。[4]強調身體活動水平的調整和轉化必須考慮本國文化背景、性別、少數民族和疾病負擔等問題。《建議》的主旨核心是要使人群中通過促進身體活動,實現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一級預防以及為世界各國制定、實施身體活動政策提供指導。
隨著身體活動對健康影響研究的深入發展,2018年美國又公布了《2018年美國國民身體活動指南》。這是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在2008年在身體活動指南的基礎上,又經過10年的研究,匯總與梳理了身體活動對健康影響的相關研究成果,再次推出了更新更細化的美國國民身體活動指南。
2018年版的身體活動《指南》中增加了3~5歲兒童身體活動部分,認為為了促進3~5歲兒童生長發育,應鼓勵兒童積極游戲每天至少3個小時。而對青少年、成年人則提出了基于證據的身體活動建議,以獲得保持健康所需的安全的身體活動量,進而來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減少抑郁癥風險,改善骨骼健康和身體功能。而對于老年人認為增加身體活動可以降低跌倒的傷害。對于特殊群體(孕期和產后婦女、慢性疾病患者、殘疾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保證身體活動給特殊群體所帶來的健康益處。鑒于身體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更長遠的健康效益,《指南》鼓勵人們努力實現所建議的更頻繁的身體活動。
當身體活動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逐步所熟知、所認識的情況下,讓我們看一看早在2004 年世界衛生大會通過的一份《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全球戰略》,可以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視角來看待身體活動與飲食和健康的關系。
《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全球戰略》(下簡稱《戰略》)是在世衛組織各會員國認識到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日益增加情況下,要求世衛組織通過廣泛協調制定一項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全球戰略。它的戰略總目標是通過指導個人、社區、國家及全球等可持續的行動來促進和保護人們健康。這些行動聯合起來,將減少與不健康飲食和缺乏身體活動有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這些行動支持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并且具有在全世界實現公共衛生成果的巨大潛力。[6]
《戰略》指出不健康的飲食和缺乏身體活動是主要非傳染性疾病的病因。有證據顯示,當其它危害健康的因素得到控制時,人們通過包括健康飲食、經常和充分的身體活動和避免使用煙草等一系列促進健康的行為,可在達到70、80、90歲之后繼續保持健康。[6]同時,《戰略》還指出飲食與身體活動即單獨又聯合影響健康,它們互相作用相互影響,但身體活動有著獨立于營養和飲食的額外健康效益,身體活動是改善個人身體和精神健康的一個基本手段。它號召為在全世界增加身體活動而需采取的行動,敦促各利益攸關方在全球、區域和地方采取協作,制定相關政策,各負其職,注意合理飲食,增加身體活動,以減少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進而促進人類健康發展。我們從這當中可以看到身體活動是促進人類健康的基本手段,健康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這為我們如何保持健康指明的方向。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日益現代化,靜態的生產生活方式比例增加,身體活動在逐漸的減少,使人們的健康狀況出現問題。那么,如何進行身體活動?以預防、減少疾病的發生,2008年與2018年的美國國民身體活動《指南》以及世界衛生組織所發布的《關于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和2004年通過的《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全球戰略》為我們提供了答案。這需要我們加強認知與理解,為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要提供理論依據,為我們制定“中國化”的健康政策以及實施身體活動規劃提供保障。
[1]身體活動[EB/OL].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physical-activity.
[2]Active2Gether: A Personalized m-Health Intervention to Encourage Physical Activity ,Sensors[J/OL] 2017(17):1436.
[3]毛海.運動健康促進的積極方式[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2):96-97.
[4]關于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EB/OL].https://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factsheet_recommendations/zh/.
[5]李良,曹烴.《美國人身體活動指南第二版(2018)》解讀與啟示[J].體育學刊,2019(5):96-102.
[6]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全球戰略[EB/OL].https://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
[7]尹曉峰,楊圣韜.《2008 美國體力活動指南》:背景與過程回顧[J].體育科研,2011(1):16-23.
[8]趙亞杰,項賢林.《2018 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的特征及其對“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啟示[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9(5):8-14.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Health
ZHAO Jinlong
(Suzhou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ollege, Suzhou 215131, Jiangsu, China)
趙金龍(1964—),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