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亞鳴
(貴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1)
近年來選擇日語作為高考和考研外語學科語種的學生越來越多,日語也因使用漢字而令很多人感到相對親切,但這并非意味著漢語一定能夠對日語學習者產生正遷移,也并非意味著多年以來學習的英語語法不能對日語學習產生正面影響。漢語作為孤立語、分析語,形式較為簡短、精煉、鮮有變化,注重意合,同時也依賴語境、音系,具有模糊性。英語作為屈折語、綜合語,形式變化頗為豐富靈活,更加精確,可以以形表意。日語作為黏著語、綜合語,可以通過助詞、助動詞使形式發生改變,表達多種多樣的含義,常常以繁復的結構將語義蘊含于細微之處。因此,從形式上看,英語可以為日語學習與教學提供遷移、聯想與借鑒。
無論是對單語的研究,還是二語或多語的對比研究,疑問句主要分類為是非疑問句(又稱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選擇疑問句等。有研究在這三大類疑問句之外將語調疑問句[1]84[2]、正反疑問句(又稱反復疑問句)[1]84作為研究對象。語調疑問句通常和陳述句形式一致,僅在語調上有差異,因此對于教學語法來講討論需求較小,本文不做專門討論。對于選擇疑問句和正反疑問句、選擇疑問句和是非疑問句是否可以合并考慮,目前仍存在爭論。[3-4]本文為學習與教學的便利,將選擇疑問句和正反疑問句合并討論,將選擇疑問句和是非疑問句分開考慮。本文亦不涉及反問等具有較為復雜語用意義的情況。[5]
現有研究關于漢英疑問句的對比和漢日疑問句的對比較多,但將漢英日三語對比的很少。同時,對疑問句嵌入到句中作成分的對比也較少。本文將以句法形式為理論基礎,分別敘述漢英日是非疑問句、特殊疑問句、選擇疑問句的形式,及其嵌入陳述句和疑問句中作成分的形式,并進行對比與討論,得出學習者可以使用的遷移模式,以期為高中生、英語專業日語二外學生或日語專業學生等具有中級英語水平學習者的日語語言學習與教學提供新方法,進一步提升理解與習得的效果。
本部分將簡要對比漢英日三語是非疑問句的形式,并對其在陳述句與疑問句中嵌入的形式進行對比與討論,以得出其間可能的遷移方式。
漢語的是非疑問句通??商砑又~“嗎”作為疑問語氣標記,如“他回來了嗎?”(對比“他回來了?!保八炔鑶??”(對比“他要喝茶。”)若不添加“嗎”可能會不自然或不明確。
英語的是非疑問句通常使用疑問語氣作為標志,即需要將系詞be或助動詞倒裝至句首,如“Is he back?”(對比“He’s back.”)“Does he want some tea?”(對比“He wants some tea.”)
日語的是非疑問句通常使用助詞「か」作為疑問語氣標記,如「彼は帰ったか。」(對比「彼は帰った。」)「彼はお茶を飲むか?!梗▽Ρ取副摔悉瑜蝻嫟唷!梗?/p>
由上節對比可見,漢英日三語的是非疑問句通常都需要明顯的疑問語氣標志。然而漢語的是非疑問句嵌入到陳述句中一般會去掉原來的疑問語氣標記“嗎”,并將該是非疑問句變成選擇疑問句(即已有研究中多稱為正反/反復疑問句的形式),例如:“她知道他回沒回來?!薄八浪炔缓炔??!痹蚴侨绻A魹閹в小皢帷睒擞浀氖欠且蓡柧洌赡軙a生歧義,將整句(陳述句)變為是非疑問句,并將嵌入的是非疑問句變為陳述意義,即“她知道[CP他回來了]嗎?”“她知道[CP他喝茶]嗎?”盡管漢語可通過語調和重音將“她知道他回來了嗎?!薄八浪炔鑶?。”整句的陳述語氣和嵌入句的疑問意義表達出來,但不如選擇疑問句的情況常見。
英語的是非疑問句嵌入到陳述句中要使用陳述語氣,即助動詞和系詞be不倒裝位移,并由whether/if做引導詞引導該從句,例如“She knows whether he’s back or not.”“She knows if he wants some tea.”其中,“whether… or not”結構和選擇疑問句相似(當然,嵌入前與嵌入后的語氣并不相同),但英語的是非疑問句嵌入到句中做從句后,即便不轉變為選擇結構也不會像漢語一樣造成多種歧義。
日語的是非疑問句嵌入到陳述句時通常要轉化為「…か…か」的選擇結構(和選擇疑問句相似),例如「彼女は彼が帰ったかどうか知る?!埂副伺媳摔瑜蝻嫟啶嫟蓼胜い搿!?/p>
由此可見,是非疑問句嵌入到陳述句中時,漢英日三語將其轉換為選擇疑問句形式的頻率都較高,三語之間的聯系也較為緊密,可以相互遷移。但在漢語的轉換過程中,疑問詞“嗎”保留的情況較少,而英語體現疑問意義的引導詞“whether/if”與日語的「か」必須存在。因此,日語學習者可遷移到英語從句的顯性標志——引導詞,以注意「か」的保留。
漢語的是非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中不使用“嗎”,例如“她知道他回沒回來嗎?”“她知道他喝不喝茶(嗎)?/她知道他喝茶嗎?(后者因重音限制而比前者少見)”,因為“嗎”是主句是非疑問句的疑問語氣標記,不可重復?!八趺粗浪貨]回來?”“她怎么知道他喝不喝茶?”等特殊疑問句主句更能體現嵌入句禁止使用“嗎”這一現象。
英語的是非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中同嵌入到陳述句中一樣,要以陳述語氣敘述,并由whether/if引導,如“Does she know whether he’s back or not?”“Does she know if he wants some tea?”
在日語中,嵌入疑問句的是非疑問句同嵌入陳述句時一樣,須保留「か」,主干的句尾亦需要疑問標記「か」,如「彼女は彼が帰ったかどうか知っているか?!埂副伺媳摔瑜蝻嫟啶嫟蓼胜い盲皮い毪??!?/p>
由此可見,漢英日三語的是非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中比嵌入到陳述句中差異更明顯。漢語的是非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中禁止使用疑問標記“嗎”,英語是非疑問句的疑問意義仍由“whether/if”體現(對比that從句的陳述意義),日語的是非疑問句嵌入后也必須保留標記「か」。因此,從形式上看,學習者遷移到英語從句具有疑問意義的引導詞上,相對于漢語不使用疑問標記,更能注意日語疑問標記「か」的意義和使用,在認知層面上進行處理。
本部分將簡要對比漢英日三語特殊疑問句的形式,并同樣對其在句中嵌入的形式進行對比與討論,以得出可能的遷移方式。
漢語的特殊疑問句禁止使用“嗎”,只有疑問詞作為標志,例如“他是誰?”“他去哪了?”
英語的特殊疑問句要用疑問語氣,即系詞be或助動詞提前,同時疑問詞置于句首位置,例如“Who is he?”“Where did he go?”
日語的特殊疑問句要使用疑問詞,通常也需要疑問標記「か」,如「あの人は誰か?!埂副摔悉嗓长匦肖盲郡!?/p>
漢語的特殊疑問句嵌入到陳述句中形式不變,仍禁止使用“嗎”,如“她知道他是誰?!薄八浪ツ牧?。”
英語的特殊疑問句嵌入到陳述句中仍要使用陳述語氣,疑問詞仍置于句首,作為引導詞引導該小句,如“She knows who he is.”“She knows where he went.”
日語的特殊疑問句嵌入到陳述句時形式不變,要保留句尾的疑問標記「か」,不可去掉,如「彼女はあの人は誰か知る?!埂副伺媳摔嗓长匦肖盲郡??!?/p>
綜上,漢英日三語的特殊疑問句都需要疑問詞。雖然漢語和日語的特殊疑問句在嵌入后形式不發生變化,但日語需要保留原有的疑問標記「か」,而漢語沒有疑問詞作為標記。英語的wh-從句因其帶有疑問意義的wh-引導詞可以更明顯地引起學習者的注意,而由于漢語疑問詞不如英語wh-在認知上突顯,學習者可能會忘記保留原句的疑問標記「か」。
漢語的特殊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中形式同樣不變,禁止使用“嗎”,如“她知道他是誰嗎?”“她知道他去哪了嗎?”這里的“嗎”是主句是非疑問句的疑問語氣標記,“誰知道他是誰?”“誰知道他去哪了?”等特殊疑問句主句更能體現嵌入的特殊疑問句禁止使用疑問標記“嗎”。
英語的特殊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中同嵌入到陳述句中時一樣,從句仍使用陳述語氣,只將主句變換為疑問語氣,如“Does she know who he is?”“Does she know where he went?”
日語的特殊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時同漢語類似,嵌入句形式不變,主句變換疑問語氣時要添加標記「か」,但從句仍須保留「か」,例如「彼女はあの人は誰か知っているか?!埂副伺媳摔嗓长匦肖盲郡盲皮い毪?。」
因此,雖然漢語和日語的特殊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時都不對嵌入成分做出變動,只改變主干的語氣,但是漢語的特殊疑問句禁止使用“嗎”,因此不如英語中的從句及引導詞,以及日語中的小句疑問標記「か」相互遷移時那樣明顯、清晰、易于分辨。
最后將對漢英日三語的選擇疑問句進行簡要對比,討論并對比其嵌入到陳述句和疑問句時的情況,同時得出可用的遷移方式。
漢語的選擇疑問句同特殊疑問句一樣,禁止使用“嗎”,例如“他是學生還是教師?”“他喝茶還是咖啡?”從這一點上看,選擇疑問句和是非疑問句在疑問標記的使用上有很大不同。
英語的選擇疑問句同上述討論過的英語是非疑問句很像,只不過要在后面添加連詞or和第二選項,例如“Is he a student or a teacher?”“Does he want some tea or some coffee?”
日語的選擇疑問句同上述討論過的日語是非疑問句亦有相似之處,但須重復黏著在賓語后的謂語及疑問語氣詞「か」,例如「彼は學生か、先生か?!埂副摔悉瑜蝻嫟啶ⅴ畅`ヒーを飲むか?!?/p>
因此,漢語雖然沒有疑問語氣標記,但有時同英語一樣無須重復謂語動詞,而有時卻和日語類似,要重復謂語動詞。日語的第二選項須是完整的謂語部分,這一句法現象是受黏著語特點所限。
漢語的選擇疑問句嵌入到陳述句時同特殊疑問句的嵌入情況一樣,形式不變,依舊禁止使用“嗎”,如“她知道他是學生還是教師?!薄八浪炔柽€是(喝)咖啡?!?/p>
英語的選擇疑問句嵌入到陳述句時同之前討論的是非疑問句嵌入情況類似,要使用陳述語氣,并由whether/if引導該從句,如“She knows whether he is a student or a teacher.”“She knows if he wants some tea or coffee.”
日語的選擇疑問句嵌入到陳述句時同之前討論的是非疑問句嵌入相似,只是將第二個「か」(どうか、ないか)具體化,如「彼女は彼が學生か先生か知る。」「彼女は彼がお茶を飲むかコーヒーを飲むか知る?!?/p>
漢語的選擇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時形式不變,仍禁止使用“嗎”,如“她知道他是學生還是教師嗎?”“她知道他喝茶還是喝咖啡嗎?”這里的“嗎”同樣也只是主句是非疑問句的疑問語氣標記(同本文二、3.部分的討論一樣)。
英語的選擇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時仍使用陳述語氣,只改變主句為疑問語氣,即“Does she know whether he is a student or a teacher?”“Does she know if he wants some tea or coffee?”
日語的選擇疑問句嵌入到疑問句時同樣不改變形式,只在主句的末尾添加疑問語氣標記「か」,如「彼女は彼が學生か先生か知っているか。」「彼女は彼がお茶を飲むかコーヒーを飲むか知っているか?!?/p>
漢英日三語選擇疑問句的嵌入和特殊疑問句的嵌入相似,主句要用疑問語氣,嵌入句為陳述語氣。同本文二、3.部分最后所述一樣,若遷移到英語的從句及引導詞,學習者可能會更加清晰、明顯地分辨并習得日語中小句的疑問標記「か」。
本研究將漢英日三語的疑問句及其嵌入到陳述句、疑問句中的形式進行了分析與對比,得出了可能的遷移模式。因為漢語的“嗎”只在是非疑問句中出現,在特殊疑問句和選擇疑問句中禁止使用,而且嵌入到新的是非疑問句中會使疑問標記“嗎”看起來更加混亂,因此學習者可能會遺漏或難以分辨日語中的疑問詞「か」。若以英語從句及引導詞作為明顯標記,劃定小句,可以幫助學習者標記并掌握「か」的使用。
雖然從表面看起來英語語氣的形式變化和日語、漢語的形式不變差異更大,但英語的從句引導詞可作為標簽,引起日語學習者對的「か」注意,激活認知處理與加工。進一步研究可拓展漢英日三語其他語言現象的對比,以期為具有中級英語水平的學習者遷移、聯想提供借鑒,為日語學習與教學提供新方法,或者為語言學理論在不同語系的拓展提供實證。相對于簡練且更依靠語音、音系的漢語,能夠附加多種成分的英語和日語在結構上可以更容易地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