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端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多米尼加共和國,簡稱多米尼加,是加勒比地區第二大國家,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最大經濟體,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2018年5月1日中多兩國正式建交,2018年11月2日多米尼加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在中多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交流日益深化密切的背景下,孔子學院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如何融入當地,有效地開展文化活動,推動和加深文化交流值得探討。
圣多明各理工大學孔子學院(以下簡稱圣理工大孔院)位于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由黑龍江大學與多米尼加圣多明各理工大學合作共建。圣理工大孔院于2019年5月30日正式揭牌運營,是多米尼加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孔子學院。成立兩年來,孔院積極融入當地,開展中文教學,培養本土教師,舉辦文化活動,為多米尼加民眾提供了優質的中文學習和中國文化認知的平臺。
文化活動開展是圣理工大孔院三大工作模塊(中文教育、文化活動、社區服務)之一,孔院開展的文化活動主要有文化講座、文化體驗、中文才藝比賽、節慶聯歡及中國文化夏令營冬令營等形式。
圣理工大孔院每學期都會開設內容豐富的文化講座和文化體驗課程,為當地民眾提供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平臺。文化講座包括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樂器、中國美食等,體驗課包括太極拳、國畫、書法、民族舞蹈等。2020年3月多米尼加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孔院所有的文化講座和體驗課程轉為在線形式。由于在線形式打破了地域限制,講座和體驗課不僅吸引了多米尼加各地民眾的參與,還收到了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西語國家學員的報名,內容豐富的文化講座和體驗課程提升了圣理工大孔院在多米尼加及周邊國家乃至拉丁美洲地區的影響力。
為發現并激勵優秀漢語人才,圣理工大孔院每年舉辦“漢字聽寫大賽”“漢字書法大賽”“中華經典誦讀大賽”等才藝比賽,承辦“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學生中文比賽等。形式多樣的中文才藝比賽為多米尼加中文及中國文化愛好者搭建了展現中文才藝的舞臺,促進了中文及中國文化愛好者的相互交流,進一步激發了中文及中國文化愛好者的學習興趣。
除了文化課程和才藝比賽,圣理工大孔院每年會通過春節聯歡會、中秋節晚會、“孔子學院日”交流會等聯歡形式慶祝重要節日。節慶聯歡通過舞臺表演和文化體驗等形式營造濃厚的節日文化氛圍,文藝演出和互動環節均包含中文和中國文化元素。孔院的節慶活動將文藝聯歡與中文學習融為一體,打造孔子學院品牌,宣傳中國文化。
此外,圣理工大孔院助力中國駐多米尼加使館,協辦“中國攝影展”“少林功夫”“歡樂中國年”等文化活動;參與多米尼加中華協會、旅多華僑總會等社會團體組織的“中國文化展”等大型活動;組織學員參加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漢語與中國文化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起到了中多文化交流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圣理工大孔院建院以來文化活動開展數量不斷增加,內容與形式日益豐富。2020年3月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多米尼加持續蔓延的情況下,圣理工大孔院積極拓展文化活動開展思路,參與人數持續上升,影響力不斷擴大。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特別是中多建交以來,多米尼加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日漸升溫,但多米尼加國內可以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渠道卻很少。
很多當地人對中國的了解局限于圣多明各“中國城”的超市和飯店,對中國文化的感覺是博大精深但遙遠陌生,興趣濃厚但知之甚少。在隨機訪談中,絕大部分多米尼加人會對中國文化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有很大比例的人會將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文化混淆,比如認為壽司是中國菜,跆拳道是中國功夫等。孔院的文化活動為多米尼加民眾提供了直接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渠道,文化活動的發展有利于滿足多米尼加民眾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迫切需求。
圣理工大孔院建院之前,圣多明各理工大學通過大學國際語言中心每年舉辦一次春節聯歡晚會,多年來這幾乎是學校唯一的中國文化活動,遠遠不能滿足當地學生和民眾對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需求。圣理工大孔院運營以來舉辦了豐富的文化講座、文化體驗課、文化競賽、文化聯歡等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另外,通過這些文化活動的宣傳和舉辦,多個當地教育機構、公司、電視臺等主動與孔院聯系,希望孔院參加當地的教育節、文化節和電視節目錄制,講解中國文化,展示中國風采。孔院受邀在多米尼加國際教育展、納瓜成人開放大學國際文化節、喜高公司中國文化周、中國城中國文化展等活動中,進行中文教學及中國文化展示,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孔子學院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動為多米尼加民眾提供了全方位、多視角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平臺,豐富了當地的中國文化活動,更加激發了當地民眾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向往。
孔子學院的文化活動與中文教學是相輔相成的,有的學生因為學習中文愛上中國文化,有的學生因為喜歡中國文化開始學習中文。孔子學院在舉辦文化活動時必須重視語言問題,以語言傳播、學習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語言學習與文化活動互相促進,不斷地互助前進,持續發展。[1]圣理工大孔院在開展文化活動過程中十分重視中文元素的融入和彰顯,孔子學院文化活動的開展和語言學習相結合是中文教學的有力支撐,有助于促進和推動中文教育在當地的發展。
圣理工大孔院的文化講座、文化體驗課程等項目的教師大部分是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派出的國際中文教師,很少一部分是本土教師。國際中文教師專業背景一般為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和西班牙語語言文學。其中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教師一般可以用英語授課,不能用西班牙語對自己熟悉的語言文化內容進行深入的講解;以西班牙語為專業的教師缺乏相應的文化知識和才藝技能。本土教師方面,現階段在多米尼加很難找到可以教授中國文化的教師。師資不足使得孔院的文化講座內容大多“蜻蜓點水”,文化體驗課程和文化展示活動中對文化講解不夠深入,學員有時只能“照葫蘆畫瓢”,總體上在文化活動深廣度上存在不能夠滿足民眾需求的問題。
以圣理工大孔院文化體驗課程和展示為例,大都以太極拳、國畫、書法、剪紙等為主要內容。雖然這些活動吸引了不少學員報名,但由于缺乏專業師資力量,孔院每學期文化體驗課程和展示內容相對重復,而且大部分文化體驗課程僅為入門或初級級別。隨著時間的推移,孔院文化體驗課程和文化展示就顯出了缺乏新意、重復單調的問題,使得受眾面十分有限。
首先,拉美西語國家民眾雖然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日漸升溫,但由于文化、價值觀等差異較大,他們難以充分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2],這些差異使得孔子學院的部分文化活動顯得“水土不服”,達不到預期反響效果。其次,由于圣多明各理工大學活動場地有限,受學校其他活動安排的限制,孔院的文化活動有時并不能安排到最佳活動場地和時間,影響參與人數和活動效果。另外,在文化活動用品方面,以國畫課為例,由于多米尼加當地很難買到筆墨紙硯等國畫用品,絕大多數學員只能用報紙和水彩顏料練習,影響個人體驗和學習效果。由于當地客觀條件因素,孔子學院文化活動的社會影響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加勒比地區人民熱情奔放、熱愛運動、喜好聚會,文化活動是加勒比地區國家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學院應充分考慮當地民眾熱情活躍的特點,通過線上線下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課程、文化講座、文化體驗活動、文化競賽等。活動主題要廣泛,形式要靈活,目的是全方位向當地民眾介紹純正的中國文化,讓他們從一點一滴中了解中國文化,學習中國知識。后疫情時代我們完全可以發揮在線教育不受時空限制和成本低廉的優勢,通過線上中文教學繼續傳播中華語言文化,提升國際中文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3]國內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特色特點和資源優勢,設計和開展針對加勒比地區的線上文化活動項目,以該地區各孔子學院為輻射點,遠程為當地師生提供“面對面”的文化學習機會。孔子學院也可以通過線上外聘國內專家的方式,補充文化活動師資力量,豐富文化活動內容。孔子學院線上線下文化活動同步推進,營造多彩的中國文化氛圍,展示更加立體、豐滿的中國形象,有利于激發當地更多民眾對中國文化的向往,擴大孔子學院文化活動在當地的影響力。
要保證孔子學院文化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塑造品牌項目。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極具中國特色和文化底蘊的節日對當地人民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精心設計和舉辦重要節日慶典活動,將其發展成為孔子學院的傳統項目和品牌項目,是孔子學院文化活動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春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在海外的傳播,應該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豐厚文化內涵,探索其獨有的文化傳播道路。[4]孔子學院的節慶活動要避免僅僅“臺上唱唱跳跳,臺下說說笑笑”,可以分主題設計節慶系列活動。以圣理工大孔院2021春節系列活動為例,線上春節聯歡晚會的所有節目均為中文節目,由孔院學生錄制,突出語言和文化的融合;在牛年春節特別電視節目和圣多明各中國城春節文化展中,孔院則更加注重春節歷史、習俗的介紹和展示。孔子學院的節慶活動應該注重活動各環節的中文元素和文化內涵的設計和彰顯,注重鼓舞觀眾的參與熱情,激發和保持民眾體驗中國文化和學習中文的興趣,塑造孔子學院文化活動的品牌項目,使當地中文和中國文化愛好者形成與孔子學院共慶中國重要節日的習慣和傳統。
圣理工大孔院建院以來與旅多華僑總會、喜高公司、納瓜成人開放大學等合作舉辦了中國文化展、國際文化節等活動,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由于不同的合作機構有著不同的需求,自然具有不同的建議和不同的受眾,這些都為孔院文化活動的開展不斷提供新平臺和新思路。未來孔子學院應更多地展現文化活動的內涵,加強文化融合,服務地區發展,使孔子學院在當地生根發芽,實現孔子學院的可持續發展。[5]孔子學院通過與當地各團體和機構間的密切合作,擴大“朋友圈”,拓展文化活動的深度和廣度,為當地社區提供優質的服務。這不僅有助于孔子學院文化活動在當地“生根發芽”,而且有利于深化孔子學院文化活動發展的潛力和影響力,實現“枝繁葉茂”。
圣理工大孔院建院以來因地制宜,積極開展文化活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加勒比地區孔子學院文化活動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今后,孔子學院必將不斷開拓創新,更加有力地推動中國文化在當地的傳播,增進和加深中國和加勒比地區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