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蘇珍 王杰
江蘇煤炭地質物測隊 江蘇南京 210046
生態健康養殖發展是建立在國家頒布的相關養殖政策基礎上,因此要格外注意養殖過程中畜禽疾病防御問題的處理,養殖戶要學會利用相關技術處理或者部分回收污染物,絕對不能直接隨意將這些污染物投放到河流中,這對農村居民有巨大危害,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極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養豬場產生的廢棄物較多,大量的排污會導致農村環境質量不佳,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遭到破壞,沒有了良好的環境基礎及物質條件,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經濟效益也比較差。對此,相關養殖戶要轉變污染物,讓它們成為可利用的資源,從而促進動物、人類及環境的和諧相處[1]。
我國傳統的畜牧養殖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用于欄舍中糞便的沖洗,不僅導致水資源的浪費,同時也使得周邊環境受到破壞,地下水資源受到污染。通過微生物發酵床的模式,將秸稈、鋸末等材料添加微生物后制作發酵床用于養殖中,不但可以有效減少養殖中糞便污染的情況,同時可以降低畜禽養殖欄舍中的氨氣含量,提高欄舍內的空氣質量。
規模化養殖中畜禽欄舍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所產生的糞便等排泄物的污染也是環境生態的難點問題。通過在部分林地中進行林下生態養殖可以有效減少欄舍建造所需要的資金成本,同時畜禽可以在林中采食昆蟲以及果實等,輔助以在畜禽養殖中添加飼料的飼喂,補充畜禽養殖的營養需求,總體上可以有效提高畜禽的產品質量。
為了降低畜牧業對農村環境造成的影響,政府需要加強環境治理工作的力度,在環境治理工作中投入大量的資金,保證生態養殖方式的順利開展,提升畜牧業的發展水平。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對畜牧業廢棄物進行集中處理,降低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
目前環境保護、生態防護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避免規模化畜牧養殖的污染濃度不斷加重,需要在環境監督措施方面進一步提升。成立專業的環境監督小組,劃分不同的責任區域,針對規模化畜牧養殖的生態污染問題嚴格監督,及時向上級報告情況,在規模化畜牧養殖的整治力度上進一步提升。環境監督過程中需定期對土地樣本、水源樣本、空氣樣本進行采集,通過專業的實驗室測試手段完成分析,掌握好生態環境的現有狀態,對生態環境的階段性變化有一個合理的把握,確保在規模化畜牧養殖范圍、措施和管理方面進一步提升。環境監督方面針對規模化畜牧養殖的排泄物進行統計,不同類型的排泄物造成的污染是存在差異的,所以針對排泄物的測試和數量分析很有必要,與規模化畜牧養殖保持密切聯系,確保養殖者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如果出現信息造假的現象則給予嚴厲的處罰[2]。
隨行業發展,我國畜禽糞污排放量不斷增大,給環境帶來了極大壓力,已經成為了約束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從生產過程和末端治理兩個方面來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在生產過程中要減少養殖物種的糞污產生,如提高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利用率以減少氮排放;采用清潔水源和先進飲水設備減少污水處理。推廣固體糞便處理技術,利用有機肥生產、生物發酵、沼氣生產,提高糞污利用率。
推廣人員作為現代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的執行者,其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對推廣工作質量和效率具有直接影響。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改善當前技術推廣現狀,提升畜牧養殖業的推廣水平,一方面國家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主管部門需提高技術推廣人員的選拔標準,確保聘用推廣人員自身的職業素養滿足推廣工作對人員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有關部門還需建立專業系統的推廣人員培訓機構和體系,定期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在不斷提高其專業素養的同時,為后期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隨著現代科技發展,畜牧業的進展越來越順利,逐漸規范化和科學化,但是發展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問題,這就需要很多養殖企業對自己以往的養殖技術和方式進行一些變更,在模式上創新和改革,在發展的同時更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首先,就產業結構來說,養殖企業要在養殖過程中合理調整各種畜牧種類的比重,在保證不浪費空間的同時利用好養殖場的周圍環境,還可以在喂養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對畜牧有益的各種活性微生物和益生菌,加快畜牧的健康成長。其次,要讓技術和硬件跟得上科技發展,更新養殖基礎設備和飼養技術,盡可能營造一個規范的高科技養殖企業。除此之外,在全面提升養殖技術和運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時刻遵守國家政府機構規定的規章制度,不可違法亂紀,這樣做才能規范畜牧業的發展和改革,促進周遭產業比如飼料和運送行業的發展[3]。
目前我國畜牧業養殖,主要以牛、羊、豬、雞等為對象,對環境造成污染是難以避免的,畜牧生態養殖模式是未來畜禽養殖產業發展的方向,生態養殖模式也是推動畜牧養殖產業科學發展的有效措施,在保障環境的前提下良好的發展我國畜牧養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