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華宇工學院 山東 德州 253034)
室內陳設設計是時代產物,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必然,不僅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更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與精神追求。我國室內裝飾行業逐漸成熟,“輕裝修,重裝飾”成為室內設計行業的新風向標,室內陳設藝術越來越受到關注和推崇。室內陳設作為室內設計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逐漸被社會認知和重視。
“陳設”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后漢書·陽球傳》:“諸奢飾之物,皆各緘縢,不敢陳設。”“陳設”可理解為陳列、擺設、軟裝飾,也可理解成室內設計的過程或裝飾品。室內陳設與室內其他裝飾,二者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與空間形成相互映射相互襯托的關系。我們生活中對一些物品的擺放、掛置、展示等要依空間完成,這些物品通過我們的行為又起到美化空間的作用,這就是陳設。陳設的主要目的是美化、提升裝飾效果,具有提升空間檔次和體現文化內涵的作用。
對室內設計風格進行分類,大體上有如下幾大類:傳統風格、現代風格、混合型風格。每種風格都體現不同的個人修養和文化品位。
傳統風格(又稱古典或新古典風格)的室內陳設設計,是一種延續歷史和地域的民族文化,集思想、文化、觀念為一體;其設計要素主要體現在室內的布局、家具擺放、陳設品的造型與色彩的搭配等方面。利用傳統室內裝飾的“形”“神”的代表特征,注重裝飾靜態效果,用室內陳設品來增強歷史復古感,凸顯民族傳統文化地域特色。傳統風格講究沉穩大氣、古韻成風等特色,主要代表風格有中式風格、歐式風格、伊斯蘭風格[1]。
1.中式風格
中式風格的裝修融合了中國傳統古典文化,滲透著浪漫氣息,材料以木質為主,細節上注重雕刻彩繪,造型上突出典雅,講究對稱,結合室內凸顯傳統文化的裝飾品,整體上給人一種清新典雅、古香古色的感受。中式風格主要分為傳統中式風格和新中式風格。
傳統中式風格,不論是在設計、裝飾,還是家具的選擇上,都十分注重文化的還原,給人留下歷史文化可以延續傳承的印象,從而使室內裝飾環境別具一格,特點鮮明。
(1)傳統中式風格主要體現在中國古典家具上,以明清風格家具為主,以黑和紅為主,陳設比較講究對稱式的布局,用字畫、古玩、盆景、手工藝品點綴修飾,尊貴典雅,凸顯傳統中式的莊重、大氣、意境優美的家居效果。
(2)傳統中式風格以木頭為主要建材,根據木材的特點和現有的加工工藝,通過榫卯連接、木結構連接、鍵連接等獨特的連接方式,創造出古樸典雅的造型或裝飾,體現厚重感和歷史感。
(3)空間設計上講究層次分明,用隔斷來分割空間,用木材做出比較結實的框架,刻畫成古樸的修飾圖案;
(4)門窗也是傳統中式風格中重要考慮的部分。經常采用不同造型的門窗突出傳統中式風格的特點,其中菱格、祥云、回形紋等是主要的中國古典元素。
傳統中式的家居效果是莊重、沉穩,雍容華貴,而新中式風格則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又帶給人溫文爾雅的室內裝飾感受。
新中式風格是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其設計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韻味與現代文化、材料、技術、工藝結合,既有民族文化特點,又有時代精神。新中式風格不是簡單的傳統文化堆砌,而是現代審美觀指導下的對傳統文化的凝練和提升。新中式風格依然會使用明清時期的家具、窗欞、布藝裝飾等,但具體造型會有所簡化,刪繁去奢,既凝練文化精神,保留文化之魂,又迎合了現代人追求現代簡潔的居住要求。總之,新中式風格既保留了古典文化底蘊,又去除了時代的厚重感,家具更加年輕化,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與傳統中式風格相比,更加清新脫俗、雅致。
2.歐式風格
歐式風格起源于16—17世紀的文藝復興,在17—18世紀巴洛克時代進一步升級。歐式裝飾造型嚴謹,室內裝飾物的擺放也十分講究,窗簾多采用水波形的簾頭復式設計,面料是有光澤感的清雅淡金色、本白色。要想達到適合人類需求的設計美感,室內的裝飾陳設品要具備統一的風格設計,歐式風格的室內陳設給人的整體感受是奢華、富麗堂皇。
現代風格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提出來的,提倡“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這種陳設風格的主要特點是注重實用功能,凸顯現代材料技術,運用抽象的裝飾手法。
混合型風格似乎是對古典風格的放棄,但又有所不舍。因此,人們會將自己喜愛風格中的經典物品重新組合,從而打造出別有特色的氛圍和效果,例如,客廳使用歐式吊燈,家具是美式的,分隔空間用的是古典飾樣的中式屏風,再加上其他裝飾點綴,也十分協調。
室內陳設作為室內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應遵循以下規范:
室內陳設設計首先要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即功能性需求,其次考慮其裝飾性,確保室內活動都能讓人心情愉快,力求舒適,讓人舒心、悅心、暖心,達到理想化效果。
設計伴隨著人類的出現而產生,室內陳設設計是針對人做的適應性設計,一切以“人”的使用為原則,應解決好人與環境的關系,做出令人滿意的室內空間效果。
室內陳設的物品盡量風格統一,帶有鮮明風格的物品能很好地突出空間個性,能夠塑造獨特的空間和氛圍,把美的藝術、技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營造出生態節能、美觀和諧的室內效果。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特點、風俗習慣以及文化理念存在著差異,因此要綜合考量平衡各種因素去設計,學會換位思考。
室內陳設布置的根本是為了滿足生活需要,首先要明確每一個空間的使用主體,比如兒童臥室、老年人住所、新婚夫婦的房間,不同的群體,在空間色彩和裝飾布局上有本質區別。因此,室內陳設的布置應充分考慮空間使用的實用性和合理性。
室內陳設要注意整體布局統一。根據具體情況,色彩的使用必須符合室內陳設的用色原則,確保色彩對空間效果的烘托作用。空間布置因人而異,但室內設計有其自身的色彩規律,為了保證空間使用的舒適度,盡量保證同一空間內的用色統一。
家具是每個家庭必備的,要根據室內整體面積按比例合理配置家具,妥善解決室內空氣不流通、光照通透問題,注重室內器物與色彩的搭配,從整體上要層次分明,一目了然;裝飾器物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所以要疏密有致,注重整體效果[2]。
室內陳設是室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室內設計的成功與否,陳設起著關鍵作用。按用途劃分,室內陳設品可分為實用性陳設品和裝飾性陳設品。實用性陳設品主要滿足功能方面的使用要求,如家庭的必備家具、廚房電器、收納容器等物品,以被使用為主,其外觀設計屬性也會對室內起到裝飾點綴作用;裝飾性陳設品起裝飾和烘托室內氣氛的作用,如繪畫、雕塑、插畫、手工藝品等藝術品類,不但可以觀賞,還起到審美和裝飾的作用,同時還具有歷史文化意義;室內陳設物品與室內其他物件應相互協調、配合、影響,以使室內空間顯得更加有個性、有品位。因此,室內陳設是評價室內空間設計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
氛圍是內部空間環境給人的總體印象。不同文化的人喜好也不同。在建筑學中有“東方尚木,西方尚石”之說。相較使人感覺冷漠的石性材料,東方人對木質材料比較親切,感到溫暖、柔和。
對于室內空間環境來說,我們常把頂面、墻面、地面圍合的這個空間稱為一次空間,因為這些基本是無法改變的,除非在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改建。利用現有空間進行局部改造,利用字畫、工藝品、植物盆栽等陳設品創造出二次空間,使整體布局更趨于合理,富有層次美感,讓人心曠神怡。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傳統的農村建筑被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式的建筑所取代,陌生的城市氣息打破了原有的居住環境,于是人們迫切需要一種可以改變這種“硬”感覺的方法,這時軟裝陳設逐漸成為人們的首選。柔化空間、調節室內色彩,通過陳設品的布置來達到舒適和美觀的效果[3]。
不同的歷史階段會有不同的陳設文化,陳設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映射。不同的陳設配置所形成的室內環境風格也不同,室內陳設品的合理選擇與布置對室內裝飾風格起著推動的作用。室內陳設既滿足了人們對不同風格的偏愛和個性化的追求,又使傳統理念與現代工藝結合,相得益彰,強化了室內裝飾效果,滿足了人們對室內環境的需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自我、追求品位,室內陳設的設計風格直接體現客戶的審美觀點,特別是從對陳設品的選擇和擺放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生活喜好、文化修養以及家庭觀念等,追求極致個性差異化是人們生活需求的一部分,而通過室內陳設品的選擇和擺放完全可以有效地滿足這種需求,提高生活品位和質量。
室內陳設隨著室內設計的發展而發展。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專業的室內陳設設計公司,很多高校設置的室內陳設專業也很熱門,有關室內陳設的專門網站也越來越多,這都反映了人們對室內陳設的重視。室內陳設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對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室內陳設發展至今,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變化而變化。現代家庭對于室內裝修越來越重視,陳設設計能彰顯個人生活品質,更加注重產品的舒適度及質感。從家具造型到綠色植被、從采光到照明、從局部到整體,室內陳設最大限度地創造一個舒適、個性的空間,以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和文化層次人的生活與精神的需求。
長遠來看,居室環境消費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隨著人們使用需求與生活品位的改變,對室內陳設的功能要求不斷深化。室內陳設已不是簡單的擺列和布置,從裝飾點綴室內空間、豐富視覺效果到塑造環境的品質與性格,創造出理想、值得人們贊嘆的人居環境是室內陳設藝術設計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