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服務中心 內蒙古通遼 028000
綠色理念下的建筑節能設計也一定要落實此種準則,同時不斷地做出努力讓其變得越加適合人們居住。設計人員應該意識到建筑宜居所提出的諸多要求,像是通風換氣、良好的采光等等,然后再借助建筑物所在的具體環境來開展全面的規劃設計,讓整個居住環境可以對人們的身體甚至是心理健康產生良性的影響,同時讓建筑物自身可以和周邊的環境達成彼此共存的狀態。
建筑是本地環境建設當中尤為關鍵的一個組成內容,因此設計人員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建筑物和周圍的環境呈現出分割的狀態,而是要把雙方結合起來,不僅要注重整體性,還應當凸顯出較強的個性,讓整個建筑物能夠變成周邊環境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元素,把建筑物更好地融入其中,并且周邊的環境也需要呈現出強烈的建筑特色,真正達成共存之美。在這當中,全面性還需要涉及到建筑物和本地文化的彼此協調,設計人員一定要切實知曉本地的各種文化,借助本地的施工材料,并根據本地人們的審美需求來完成設計工作,這對于呈現本土風俗人情擁有著尤為關鍵的意義[1]。
最佳的綠色建筑節能設計,除了要實現人們所提出的各種生存要求,還需要確保其能夠在自然環境、社會生活中順利的發展。綠色建筑是適應如今城市現代化建設標準的環保節能建筑,不再僅僅采用著以往建筑中消耗能源較高、污染情況嚴重的方式,是能夠讓環保節能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此種設計不止實現了舒適甚至是健康的相關目標,還逐漸呈現出了一定的人文關懷,可以讓人們的居住或者是生活逐漸走向高品質。
初步規劃是綠色建筑設計的初始階段,是綠色建筑設計的基礎和前提。如果在初始階段無法實現建筑本身的綠色體系,后續的綠色手段只能起到輔助和裝飾的作用。綠色建筑設計應通過初步規劃的手段來進行。例如,在征地階段,通過可行性研究,明確當地政府對新項目綠色建筑的要求,解釋當地綠色建筑政策法規以及綠色建筑明細的土地出讓條件要求。確定場地周圍的自然環境、建筑等條件,評估對建筑風環境和光環境的影響;合理估算項目成本和投資,計算和解釋項目中的節能措施,充分利用綠色建筑新評價標準中的綠色金融政策[2]。
外墻內保溫,是在外墻結構內做保溫層,操作技術方便靈活,具有內保溫施工的速度快、施工進度有嚴格保證的優勢等特點,內保溫施工技術廣泛應用的時間長,施工技術及質量檢驗的標準較完善。與內保溫技術相比,外保溫比內保溫的使用節能效果好,雖然屬于同樣一種規格、尺寸和使用性能的建筑保溫材料,但外保溫的技術合理先進,具有明顯的節能優勢。
在通常條件下,可以考慮種植一些觀賞效果好、易生長成活、成本低、無需太多人工管理的綠色植物,使其隨著環境和季節的變化可以形成不同的建筑景觀和效果。在其生產和使用的建筑構造過程中,一方面該防水層技術的需要,能夠最大限度地解決了其蓄水和通風的問題,滿足了植物在發育和生長的不同階段和環境的需求;另一方面,該建筑材料和防水層技術的使用,以及構造必須能夠有效地保證整個綠色家居建筑頂部的防水層和根系結構不受其他植物防水層和根系的直接侵蝕和破壞,從而大大提高居住的舒適性。
屋面虹吸式排水系統主要是通過利用不同高度的空氣勢能差,使得虹吸式管道排水系統內部局部產生大量的真空,從而通過虹吸的作用達到快速排放虹吸式雨水的目的。虹吸式燃氣管道雨水排放系統至今已經發展了有20多年,是當今和國際上較為先進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放系統,它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復雜的建筑屋面排水工程中。
BIM技術是國家在建筑工程行業大力推廣的一種技術手段。新《綠色標準》中BIM技術評價得分顯示了國家對其的重視程度。BIM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可以生成可視化的建筑信息模型。建筑師和工程師通過建筑信息模型設計出相應的判斷,協調設計師和工程師之間的溝通方式,為以綠色建筑性能為目標的綜合設計方法提供良好的工作平臺和直觀的信息交互。BIM技術非常適合綠色建筑,是綠色建筑設計和運營的有力保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BIM技術致力于對整個生命周期中不同階段的一體化管理,綠色建筑的設計和運營也涉及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同一時間維度為兩者的結合提供了便利。BIM技術記錄了一個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為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資源節約和建筑性能優化提供了整體解決方案;綠色建筑需要使用不同的仿真軟件實現建筑能耗、照明、通風,如仿真分析,這就需要不同的仿真軟件,BIM平臺之間的數據交換和數據可視化可以執行[3]。
在建筑設計中融入綠色理念是今后發展趨勢,需要設計人員及時更新觀念,在設計活動中堅持環保性、合理性、以人為本等原則。在設計原則的指導下,做好建筑規劃、優化建筑結構,并采取節水節能措施,讓設計方案凸顯綠色的概念,努力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