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歡
遼寧東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鞍山 114200
隨著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工程建設規模逐步擴大,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地位逐步提升,是應用效果較佳的建筑技術,可實現安全、高效的施工作業。但該技術的應用難度較高,作為施工單位,應從安全管理和施工質量管理兩方面采取技術控制措施,確保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應用高支模施工工藝,往往會出現位置、標高或尺寸方面的偏差,究其原因在于施工人員的施工與施工圖紙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實際施工中,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根據施工圖紙,按照一定的流程來進行。具體而言,在進行高支模施工時,施工人員首先必須認真進行支架的設計計算,完成計算并確保結果的精準性后,才可以進行測量放線作業。完成測量放線作業后,就可以進行立柱定位作業,然后進行支架的搭設和龍骨的安裝,之后就可以進行模板的鋪設,鋪設完成后,還要進行模板支架的檢查工作,以確保質量。
高支模的突出特點在于支模高度≥5m,高支模工藝指的是在支模高度≥5m的建設條件下所采取的施工技術。此外,伴隨建筑行業的持續發展,當前對高支模作業的定義有所延伸,還包含結構跨度達18m、相關輔助達8m的施工作業。不同于常規支模施工方式的是,本文所提出的高支模施工技術難度更大,對技術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此,要從材料、人員、工藝等角度入手,做好質量控制工作,高效完成高支模施工作業[1]。
常用高支模分為膠合板、鋼模板、鋁合金模板等類型,不同類型模板的采購價格、承載性能、自重量存在明顯差異。技術人員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選擇適當類型的模板。以膠合板為例,由竹片、木單板等材料復合制成,具有表面光滑、耐磨性強、耐久可靠、板縫少的優勢,使用膠合模板時,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滿足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同時,還需明確材料的性能指標與規格,如門字架、對拉螺栓、木方、鋼管等材料的規格尺寸。
在運用高支模施工技術時會涉及精確度較高的施工參數,在施工前應保證參數設計的合理性,在施工建設中有效規避意外情況的發生。應將施工需求作為主要參考依據,計算數學模型,在確認模板荷載重量的基礎上提高施工科學性。設計參數時應參考項目施工位置的情況,設計模板工程安裝的高度與面積等相關數據,確保模板工程數據能夠和工程項目需求一致。
在高支模安裝環節,需提前開展施工測量作業。測量人員對梁線位置、水平控制線、框架核心線等位置進行標記,將位置偏差值控制在允許范圍。同時,在模板安裝過程中,定期對模板位置、垂直度進行測量校正;施工人員參照設計圖紙、按特定順序對高支模、支撐結構進行安裝,禁止私自篡改支模順序;對模板安裝質量進行檢查,如模板結構穩固性、與支撐架連接情況;對模板拼縫進行處理,填充海綿膠條等密封材料;清除模板表面、內壁附著灰塵與積水,在表面均勻涂刷脫模劑。此外,在安裝不同部位高支模板時,施工技術人員需要掌握相應的操作要點,具體如下:在安裝柱模板時,重點對對角線、柱箍安裝情況、模板垂直度、長度差等參數進行測量校正。配置18mm厚膠合模板即可滿足柱模板施工需求。要求所支設高支模板與建筑柱體構件二者規格尺寸相同,在梁柱構件接頭區域中對高支模板采取開槽處理措施,對梁柱模板接口處進行密實處理。在安裝梁模板時,嚴格遵循特定施工順序,依次開展支撐架搭設、柱頭高支模板安裝、鋪設底部板材、拉線找平、封側模板等作業。隨后,對所安裝梁模板的各項參數進行檢查,確定模板位置等。參數與技術方案符合,大小龍骨骨架跨距、支架立柱跨距二者相同后,方可完成梁模板安裝作業[2]。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運用高支模施工工藝,與其他施工工業基本類似,也需要進行混凝土的澆搗作業。而且,該施工工藝運用的混凝土也是由硅酸鹽水泥、粉煤灰及一些人工砂石骨料等制成的,還包括一些具有引氣、減水和緩凝作用的材料。在調配混凝土時,施工人員必須科學、合理地選擇水泥及其他摻合料,并嚴格控制各種原料的配合比,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還應提前用水將已構筑的模板充分澆透,以保障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而且,在澆筑時,施工人員還必須嚴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入倉溫度和碾壓次數,嚴格采用分層澆筑、振搗的方式,并避免支撐系統受到偏心荷載的應力作用。在具體操作中,每一層混凝土澆筑的厚度應控制在35cm左右,而振搗工具應插入下層5cm左右,并切實控制好混凝土的泛漿與壓實度,以確保混凝土澆搗作業的質量。
拆除期間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振搗期間需在完成混凝土施工8d后,工作人員應檢驗高支模混凝土的強度,若強度達標即可開展后續操作,若不達標應過段時間再次檢驗強度。第二,拆除高支模時,應根據澆筑與拆除順序開展,應根據基層不同采取分層拆除的方式。次梁與側梁模板是最先拆除的部位,隨后是主模板。第三,在實際拆除期間,為減小拆除的難度,應構建專門施工平臺,在拆除作業后結合模板類型分類別地放置,為后期繼續使用提供方便,應檢修模板的質量。
綜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術是房建工程持續發展之下的必然產物,作為新型技術形式,其有效降低了高層建筑施工難度,并創造安全的建設環境。房建工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引入高支模施工技術后,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還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為充分發揮出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優勢,施工單位則要加強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提高員工的綜合水平,根據實際勘察結果編制科學的施工方案等,確保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推動房建工程項目的發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