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紅
山東省禹城市審計局 山東德州 251200
當前,國有企業必須認識到加強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探索加強內部審計的思路。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目的是審查企業的財務狀況,制定完整的國有企業審計方案,利用審計結論數據判斷國有企業現階段的成本支出和營業收入狀況,增強對國有企業成本的綜合監督能力。作為企業審計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業務素養,合理運用信息網絡手段對企業審計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保證國有企業審計的良好效果。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重點是利用科學的審計數據反映企業各項業務的經營狀況,加大對國有企業財務執行過程的監督力度,完善現有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運作模式。國有企業需要改進和調整傳統的內部審計實施方法,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企業財務環節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從而給出客觀、完整的企業審計數據。全面實施企業內部審計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企業財務控制效果,節約國有企業內部管理和企業經營成本。在新的經濟常態下,國有企業應著力調整現有的內部審計運作模式,改變傳統的國有企業審計運作流程,不斷優化和豐富國有企業各項審計業務的實施要素[1]。
國企目前必須通過健全企業審計體系的方式來保證國企審計事務得以有序的落實,全面增強國企的審計監管與控制能力。國有企業在針對企業審計體系全面完善的舉措中,必須做到正確劃分國企審計職責,增強國企審計人員以及其他國企部門人員之間的協作力度,充分保證國企各個部門能夠在緊密協作的過程中完成企業審計任務。例如針對重大性的國企轉讓資產內容、處置資產內容、國企對外投資內容以及建設項目內容在實施全面審計時,作為國企審計人員務必保證嚴格查找資產流失風險,嚴格施行國企審計標準。為了保證國企審計運行的客觀性和獨立性,那么國企應當通過設立專業審計機構的做法來審核國企資產事項,同時還需要保證上述的國企審計機構可以達到獨立實施國企審計的效果,杜絕外界因素造成的國企審計運行干擾。
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對于獨立的企業審計業務地位應當給予尊重,防止發生過分作用企業內部審計的行為產生。國有企業針對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嚴格實施專項業務培訓,促進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業務素養提升。國有企業目前必須設置專職的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嚴格監管電力企業成本。國有企業的審計負責人員應當具備優良的業務素養,運用網絡化的手段來收集企業財務運行數據,精確統計并且匯總企業內部的各項財務審計數據,而且必須具備優良的職業道德素養。在企業里,不管是在審計人員方面,還是在審計部門方面,都應該保障自己的業務獨立性,由此能夠保障獨立完成國有企業的各項內部審計業務,防止企業內部審計過多受到外界因素造成的影響或干擾。為了督促國企審計人員有效實施企業內部審計,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經常督促企業審計人員,及時糾正企業審計人員的倦怠與懶散工作情緒。同時,國有企業目前有必要推進強化內部審計考核的舉措,重點監管國企審計人員。國有企業只有做到了增強考核內部審計人員的力度,才能體現督促與約束國企審計人員的目標,實現良好的國企審計開展效果[2]。
在多數的情況下,國企審計指標重點應當包含國企凈資產的收益率、增長營業收入的比率、國企資產的負債率、國企周轉國有資產的速度等,上述的國企審計指標具有基礎性的特征。除此以外,國企還必須設置覆蓋領域更大的企業審計指標,如此才能保證國企審計業務覆蓋于全部的國企內部資產,增強國企審計的實效性。由此可見,合理設置國企審計指標的做法具有顯著的必要性,國企負責人員應當著眼于審計指標的豐富與完善。國企在某個時間段如果涉及轉讓重要的企業國有資產,則必須將上述的國企資產轉讓信息納入國企審計范疇,杜絕國企審計的盲區。國有企業對于目前的各項企業審計運行指標都應當視情況進行全面的優化,確保將國企占據的市場經營份額、國企的發展潛能、國企服務水準以及企業產品質量、國企技術指標等要素全面納入企業審計范疇。
國企內部審計并不是局限于企業審計制度的層面上,而是必須得到全方位的嚴格施行。否則,國企審計制度將會喪失最基本的審計執行價值。在目前的國企審計業務運行現狀下,各個領域的國有企業都需要增大企業審計力度,運用審計控制的做法來監管國企的內部資產,有效避免國企出現內部資產流失的潛在不良后果。國有企業目前只有做到了全面增大企業審計的實施力度,才能充分保障國有企業的競爭實力得以提升[3]。
國有企業的業務競爭實力根本上決定于國有企業資產,國有企業有必要運用合理手段來促進資產增值與資產保值的目標得以實現。新時期,各個領域的國有企業都需要面對市場化的激烈行業競爭,進而決定了國有企業應當轉變自身認識,增大保護國有資產的力度,確保將國有資產增值與保值的舉措全面落實于國有企業的日常業務運行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