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河北滄州 061000
為響應國家兩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號召,進一步提高采油系統數字化和自動化應用力度。采油智能化系統是將每一口油井,每一個井場,每一個工作站的設備用數字化技術合為一體,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物物互聯,整合應用硬件和軟件,完成實時采集、上傳、分析和優化,實現“井筒熱洗智能清蠟提效果,抽油機運行平穩節能提效益,井筒抽汲參數優化提效率”的目標,實現以作業區為基礎網絡平臺的數字化運行和數字化監管。
采油工程管理是石油開采中一項重要工作,需要根據石油開采計劃,依據生產設計要求,對于過程中的注水井和生產井進行科學管理,提高石油生產效率與質量。以前的采油工程管理采取人工搜集與記錄數據辦法,存在著耗時長且數據不完整等問題,而且具有安全風險[1]。數字采集傳輸技術發展改變了以往的采油工程管理方式,借助計算機搜集數據,自動傳輸到工程管理系統中,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整合基礎上,挖掘數據內在關聯性,掌握采油生產活動規律,提高開采效率,有助于石油產品質量提升,從而達到預期采油工程管理目標,促進石油開采企業效益增長。數字采集傳輸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操作方便,可自動搜集和傳輸數據,完成數據整理以及統計,確保采油工程各項數據完整性,建立數據庫,分析處理數據,掌握內在關聯性和規律,對于采油生產活動全面了解,工程管理做到心中有數,最大程度提高管理效率。
針對采油工程的數字采集傳輸系統,其自身具備較多功能,第一,數據倉庫。主要負責接收注水站以及抽油機等實時數據,使數據保存在系統中以便隨時查看,并且,還具備保存、查看清蠟機作業相關數據的功能。第二,設備管理。對相應設備進行相應的信息維護,如注水站、清蠟機以及抽油機等。第三,可以實時采集清蠟機的工況信息,并對其清蠟結果進行智能評分,根據實際對數據參數做出調整,最終保證清蠟結果得到進一步優化。第四,預防性維護。該功能會通過對洗井數據及結蠟情況進行分析,得到油井結蠟曲線,并與歷史清蠟評分、產量數據以及相應的生產數據,構建出預防性清蠟模型,當清蠟需求值被多維度觸發值所滿足時,會生成清蠟作業任務。第五,抽油機調參。該功能中,調參過程均會有詳細的記錄,可以對調參結果進行細致分析,以便做出不斷優化,并且在調參數據不斷積累中,可進行調節算法模型的構建,共包含三個模塊,首先,與油井生產數據、動液面以及示功圖相結合,同其他參數進行比較,進行抽油機參數調節。其次,調參記錄模塊。最后,調參結果比較,將其他井口相關數據與調參前及調參后數據進行比較,形成階段性對比報告,從而對調參成果進行判斷。
通過這一技術,一方面,可以對各種動態運動參數實施高精度數字化控制,另一方面,還具備一機控制多臺抽油機的功能;應用了多套控制系統及恒扭矩電機,同時引入了多種傳感技術,可以將相應的參數數據上傳至系統中,進行實際的數據分析,從而做到對抽油機的智能化監管。對井口數據進行采集,同時,配合井口回壓、沖次、載荷等數據,在良好應用系統功能以及油井生產動態測試、動液面監測技術以及示功圖的基礎上,進行工況的在線調參及優化,最終保證油井工作效率大大提升[2]。
通過采集日常的井口實時數據、計量間數據、配注站數據、聯系站數據,對數據進行有效預處理,應用數字化平臺提供的先進數據分析工具對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提前預報油氣井計量間、配注站、聯合站等不正常運行狀態,并實施修正,系統故障時可提示操作者,作業區平臺監控人員可根據診斷信息,及時調度現場操作員到井口、計量間、配注站、聯合站進行有針對性的維護作業。同時,故障被跟蹤并存入歷史數據庫,從而實現長期的維護優化。基于Web的報表和顯示,可進行專家在線遠程會診。此系統如同一名智能操作員,可全年度全時空不間歇地監控每一口油井。
在各種數據傳感器的作用下,能夠對數據進行實時采集與上傳,平臺接收到數據信息后,會通過對多項數據進行分析,了解洗井及結蠟情況,并形成曲線圖,以便實時判斷清蠟作業及運行效果,并且會將判斷信息發送給操作人員,為保證作業效率的有效提升,也可以采取人工干涉的方法[3]。
首先,SCADA系統會通過接口的方式接收到井場油氣相應的實時數據,如生產數據、配注站數據以及計量站數據等。其次,清蠟機的電機及運行參數,會在2.4G無線通信模塊下,實現與井場主RTU間的通訊,再通過專用的通信信道實現與作業區服務器間的數據通信,開展數據傳輸、接收控制指令等工作。
綜上所述,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中,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現今已被廣泛應用于采油工程中,采油工程中數字采集傳輸技術具備較多的功能,如數據倉庫、設備管理、預防性維護以及抽油機調參等,并且在其各項關鍵技術的良好應用下,能夠對所有油井進行實時監控,保證采油工程的順利開展。為進一步促進數字采集傳輸技術的創新發展,可以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技術人員培訓及創新技術管理機制,當然方法并不局限于此,未來工作中還應不斷做出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