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達
沈陽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遼寧沈陽 110000
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電梯已成為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條件,但隨之而來的電梯安全問題受到廣泛的關注。如果電梯運行過程中,沒有處理好電梯的潛在問題,勢必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因此,相關人員需要嚴格進行電梯檢驗檢測工作,對所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并加強檢測現場的安全管理,以確保電梯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電梯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電梯的功能也在逐步延伸,如自學控制功能、電梯層高自測定功能、自動找門區功能、滿載自動直駛功能等。目前,電梯已被納入特種設備,受到相關法律規范的管理和制約,應按照國家質量監督局的有關標準使用,同時年檢的時間和周期也是強制性的[1]。如果電梯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就有可能導致發生安全事件或事故,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相關單位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電梯檢驗檢測工作,充分保障電梯的運行質量,為人們提供放心、舒適的乘坐環境。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進行必要的自檢工作。但在實踐中,許多電梯使用單位自檢工作形同虛設,要么對電梯問題情況視而不見,要么對自檢工作認識不全,自檢報告零散,內容不正確,與實際情況極為不符[2]。這會使電梯檢驗機構人員在參看報告時獲得錯誤的信息,導致作出錯誤的預測,增加檢驗檢測工作的難度和現場工作的風險。
在建筑施工中,為了保證電梯項目的竣工時間,一些安裝單位在建筑物竣工前進行電梯安裝、自檢和申報,導致現場設施不完善,不能滿足電梯檢驗檢測條件。比如,濕度、溫度超過規定范圍,導致檢驗檢測數據失真;電力系統尚未建成,電源輸入電壓波動較大,無法正常開展檢驗檢測工作;投入使用的電梯由于樓宇租賃、再次裝修等原因,使用環境發生變化,導致現場無法滿足檢驗檢測條件。
電梯檢驗檢測并不是一項單一部門進行的工作,而是需要電梯制造商、使用單位、檢驗單位等配合才能順利開展。不同的單位各司其職,以保證電梯檢驗檢測的質量。在工作實踐中,常出現各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情況,比如使用單位對電梯安全認識不足,對使用環境缺乏管理,不派人配合等,會對檢驗檢測效率造成影響;電梯檢驗檢測人員未按規范開展工作,使用單位未停運電梯,導致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目前,電梯制造商在建筑行業快速發展中大量涌現,導致電梯的型號、結構、規格、性能等趨于多樣化[3]。如果檢驗檢測人員沒有事先了解現場電梯的情況及更新工作規范,在檢驗現場遇到問題時容易慌亂,大大降低了檢驗檢測工作效率。此外,一些檢驗檢測人員憑借經驗、主觀意識、目測進行工程,無法有效解決電梯存在的隱患問題,甚至會使自身陷入險境。
在電梯檢查工作中,檢測人員一般會先從電梯層門開始,然后逐步檢測內部、頂部,進而完成檢測工作。在整個檢測過程中,如果現場環境過于惡劣,會使檢測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甚至威脅檢測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為了有效地開展電梯檢驗檢測工作,有必要確保檢測現場滿足檢測條件,比如對電梯井內進行檢查時,必須具備良好的照明條件;檢查電梯轎廂時,應設置防護欄,以確保電梯檢測作業的安全性。
電梯檢測工作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并在正式開展檢測工作前制定檢測計劃和方案,并組織相關人員熟悉具體的檢測流程,以規范檢測行為[4]。在實踐中,檢測人員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檢測方法,按照檢驗要求和標準進行,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佩戴絕緣手套、安全帽等,不得用手直接接觸電梯部件,有效地減少損傷,如果在檢測時存在對人身安全威脅的問題,需要立即停止檢測工作。此外,檢測人員必須與電梯運動部件保持安全距離,采用專業的檢測工具進行檢驗,并使身體處于穩定狀態。
從電梯檢驗檢測發生的安全事件和事故角度來看,檢測人員觸電可能是由身體意外地接觸帶電物體或電梯結緣體漏電所致[5]。因此,為了有效避免發生觸電事故,檢測人員在檢查電梯是否有漏電、短路問題時,必須佩戴防護措施,同時不得獨自開展檢查,以確保檢查過程的安全性。在檢查電梯頂部時,轎廂運行會產生較大熱量,為避免檢測人員出現觸電和燒傷情況,必須佩戴防護措施。
綜上所述,電梯作為作為特種設備,要求檢測人員進行嚴格的檢驗檢測,以確保電梯安全、平穩運行。但由于電梯檢測工作具有復雜性和危險性,使檢測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會遇到安全隱患。因此,應加強檢測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優化檢測現場環境,加強對檢測人員的管理,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作業,從而控制安全風險,避免發生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