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寧
關鍵詞:中專階段 服裝專業 ?課程結構 ?以賽促學
【摘要】本論文主要是針對中專階段服裝專業課程結構設計的幾點建議,提出建議的背景源于在中專實施教學過程中課程計劃的設計與學生發展不能有效的結合,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所教授內容與適應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存在一定問題。基于此,針對中專階段提出幾點服裝專業課程結構設計的建議,經過教學實踐發現這些課程結構的建議可行。同時,這樣的課程結構建議同時面臨著實施的困難,主要是師資力量方面,這里的師資力量不是教師人數,而是需要教師多方面能力,這主要體現在教師技能提升和再發展途徑上遇到的困難。
一、學段分析
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后有兩種主要發展途徑,一種是就業,一種是繼續深造學習。目前本論文針對第一種就業目標來論。教學實踐基于信陽航空服務學校服裝專業日常教學現狀和專業課程結構。
二、服裝企業需求分析
1.從每年的服裝技能大賽分析
服裝職業技能大賽涵蓋職業素養、面料鑒別、手繪拓展款式設計、電腦款式設計、成衣CAD樣板制作、裁剪配伍與成衣試制等方面知識要求。職業技能大賽能反映當下企業最為迫切的技能需求,那么以賽促學也可以作為服裝教學重點指示方向,促進我們有目的的教與學。
從職業技能對應專業課程分析:根據不同技能要求對應不同的課程,如,職業素養—《服裝生產管理》、面料鑒別—《服裝材料學》,手繪拓展款式設計—《服裝制版》、《服裝設計》、電腦款式設計—《Coreldraw》、《PS》,成衣CAD樣板制作—《服裝制版》、《服裝CAD制版與放碼》、裁剪配伍與成衣試制—《服裝制作工藝》。
2.從服裝企業方面分析
(1)服裝企業組織類型
服裝企業按照類型和可以分為外貿型企業、自有品牌生產型企業、純生產加工型企業、外貿與自有品牌成產一體的復合型企業,在以上企業組織類型中涉及范圍最廣的企業為外貿與自有品牌成產一體的復合型企業。
(2)與服裝企業運營相關的人才崗位需求
集外貿業務與自有品牌和生產類企業工作范圍最廣,這樣的企業在生產和內、外貿環節需要的服裝專業人才會牽涉到外貿業務員、跟單員、翻譯人員、單證員、廠長、生產指導員、技術經理、IE管理員、銷售經理、采購員、生產車間主任以及各條生產線的線長,各個線內又涉及裁剪人員、縫紉人員、質檢人員,另外還有會服裝企業的心臟部門技術部,會牽涉到版師及助理、工藝師及助理、CAD工程師及助理(排版及放碼)、物料測試員(一般會由紡織專業人才擔任)。設計部門涉及到服裝設計師、量體師等主要專業人才。銷售環節又需要陳列師和銷售員。其實在服裝企業中所需要的人才比以上介紹的還要廣。這種企業類型所需要的人才基本上已經包括了其他三類企業組織類型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3)企業需求對應人才分析
在以上的企業人才需求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是所有企業都需要的人才。那我們也可以把這些通用人才技能分為硬技能和軟技能。硬技能就是必須要通過專業學習獲得的技能,比如:制版、工藝、CAD制圖、服裝設計、Coreldraw、服裝材料學、服裝生產管理(IE生產管理理論,可以貫穿在其他幾門專業課程中學習比較好)人才這五類人才是必須要通過專業學習才能達到的,其他軟技能包括銷售、裁剪、質檢、縫紉、廠長(需要版師或工藝師、或線上一線員工等的工作經驗積累才能具備這樣的能力)等專業人才需要后期學習和鍛煉。所以在課程設置上建議對硬技能課程有所偏重。
三、課程設置建議
1.科目設置建議
根據硬技能和軟技能的分析,建議把以下科目列為重點專業課,分別為《服裝生產管理》、《服裝材料學》、《服裝制版》、《服裝設計》、《Coreldraw》、《服裝CAD制版與放碼》、《服裝制作工藝》。除了課程結構變化,這些科目在課時設計上并不是一視同仁,根據科目的內容難度,又可以劃分不同的課時分配。
中專階段只有三年學制,包括學生的實習時間,總體上來講學習時間是很有限的,嚴格講有些不足。那么在哪個學期設置哪些重點課程,課時該如何劃分,就需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進行思考。按照以往的學習經驗,《服裝生產管理》可以每周設置4課時、《服裝材料學》每周設置4課時、《服裝設計》每周設置2課時,以上課程都可以花費一個學期學習;《corldraw》每周2課時,可以花費2個學期進行學習;《服裝制版》每周至少4課時、《服裝制作工藝》每周至少4課時、《服裝CAD制版與放碼》每周至少4課時,以上課程建議花費學生在中職階段的所有在校學期,每學期都進行學習。另外,《立體裁剪》課程也是一門很有實用價值的科目,可以每周4個課時,建議設置在倒數第二個學期學習,一個學期即可。
2.科目整合建議
由于中職學習時間比較短,為了讓學生能在有效的時間內進行更高效學習,與企業實際需要結合,以服裝專業技能競賽為抓手,建議理論與實踐同步學習的方式,那么我們就有必要對一些重點科目再整合。比如:《服裝制版課程》與《服裝CAD制版與放碼》課程進行整合,上完理論的手繪服裝樣板,就可以進行轉換成上機CAD樣板制作的練習;《服裝設計》可以與《Coreldraw》結合,實現手繪與機繪同步,即使在沒有手繪課程的教學學期內,學生自己也可以課下練習手繪,與此同時后期可在課堂不斷加強機繪操作,以防忘記軟件操作方法。另外,上面沒有提到的《Photoshop》可以作為輔助軟件學習。《服裝生產管理》則可以和《服裝制作工藝》進行融合學習。其他科目必須要單獨專門在適合的學期內學習。
3.打好基礎知識建議
基礎知識是后續開展高效課堂、實施整合課程的基礎。新生入校以后的第一個學期至關重要,要把服裝結構制版課程根基打牢,同時,服裝工藝基礎課作為實踐課程要培養好學生的基礎工藝操作技能和與其他課程知識綜合的意識。總之,第一學期所有專業課程教學要把學生的學習思路引導好。
四、教學實踐驗證
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時間有限,一些課程未能及時實施教學。基于此,在技能參賽前期的準備階段,教師對知識進行梳理篩選,把瑣碎的章節知識融合成項目任務,制定出可行的教學培訓計劃,明確任務和時間,布置特定任務給參賽學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任務進行解讀,對服裝款式分析和設計、面料分析、工藝分析、生產工序分析、PS繪制效果圖設計、進行CAD結構制圖、試制樣品等流程,使得平時整體教學時可能需要花費一學期時間的課程,學生們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快速掌握多門知識的綜合實際應用,學生的學習能力被激發。教學實踐證明課程可以融合教學,而且效果很好,這種方式適合學制短的中專階段學生學習。
五、面對的困難
1.師資困難
這種專業課程的靈活融合教學對教師技能要求較高。目前很多教師還不能實現一專多能,都有自己的專長,但是還不是全能型人才,需要進行再培訓。存在的現狀是學習專業知識能力具備,但工作時間比較滿,日常的自主學習效率不是很高,建議單位多組織專業類培訓,利用寒暑假提升學習。另外,對自身提出要求,認識自身的技能短處,并努力補足短處,在課堂上不斷敢于嘗試改變和實施行動。
2.理論知識教學
服裝教學牽涉很多理論知識,這樣教學的不足之處是沒有足夠時間過深進行理論教學,而是直接將很多理論知識貫穿在實踐教學中,更多需要學生自主探索。但只要課堂教學模式足夠熟練,這種不足是可以減少的。
六、總結
以上幾點建議,是本人在學習、工作和教學實踐中獲得的體會,如有不足之處,望批評指正。這些建議對本人教學起到了很大的方向指引作用,望與服裝教學的同事們分享。
參考文獻:
【1】胡洛燕 服裝生產管理【M】.出版地:學林出版社出版,出版年:2013,起止頁碼: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