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聲
(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珠海 219000)
時代的不斷進步帶動企業不斷的發展進步,也加大了相同領域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為了穩固自身的市場地位,企業需要進行內部整改管理,并積極采用業財融合的模式加強企業的內部建設,以順利開展各項業務,進而提高自身的經濟實力。因此,在以后對企業的管理過程中,企業要具體分析業財融合模式下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
業財融合是近兩年興起的話題概念,從字面上看,為有機融合企業的業務工作和財務工作,建設完整的管理系統。和傳統模式相比,業財融合的可行性和功能性更強,不僅如此,業財融合還能促進部門之間的協作,實現企業一體化管理,幫助企業高效開展業務。另外,在業財融合的模式下,財務部門作為主導部門,對企業中的各項事件都進行實時監控,為財務信息的及時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企業的重大事件決策提供了依據。因此,應該加強公司業財融合模式的內部滲透和宣傳。
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中,財務部門為企業的后置部門,無法參與企業的經營預判和決策,同時企業并未將日常管理和業財融合有機結合。財務部門在開展相應的工作時未能和業務部門達成密切的聯系,不能及時了解業務內容、現金流狀況等,而企業財務工作只能實現最基礎的賬目記錄,不能參與企業的管理。同時。在進行企業預算時,企業戰略發展方針要求財務部門必須結合實際情況編制合理的預算計劃,為領導的決策提供支持,財務部門不能盲目預算,不能閉門造車。因此,財務部門必須做好和企業其他部門的交流與溝通,全面了解企業的實際業務范圍、具體管理流程以及市場發展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準確預測企業的現金流,編訂完整全面的財務預算。所以只有業務與財務充分融合,財務管理工作才能得到落實,才能幫助企業實現更穩定的發展。
傳統財務管理體系一般是對核心工作進行事后監管,無法在最短的時間發現企業可能出現的風險,當風險暴露后只能采取措施進行彌補,長此以往就會大大降低企業的風險防范和控制水平。如今,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的業務經營范圍也越來越大,內部機構數量也越來越多,這也會讓企業面臨更大的風險。而業務和財務互相融合的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可以在事前對風險進行預判,并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合理的方案對風險進行防范。
將企業的業務和財務進行有效融合的管理方式就是業財融合。及時向財務系統反饋企業業務工作中的信息能有效避免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中的信息滯后以及數據出現偏差等情況,能提高財務工作的精細化程度。就其本質而言,業財融合包含了財務狀況分析、企業風險管控、基礎資源配置三個方面。
企業采用業財融合的模式有效結合企業業務和企業財務,能更加高效快捷地傳遞工作信息,減少信息傳遞不及時和不完整給企業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還能方便財務部門了解和獲取相關信息,從而讓企業管理人員得到更為精準的財務數據信息分析報告,并利用有效的財務信息對企業重大事件作出決策。
在企業中實行業財融合的模式能夠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各種風險進行有效評估,能有效平衡企業的效益和風險。同時,能增強企業內部信息的完整性,幫助企業全面分析存在的風險信息,發現存在風險的事件,并制定應對策略,最終實現對風險的管控。
企業采用業財融合可以大大滿足客戶的需求,提高企業管理成效,為企業財務分管部門提供各項資源依據,同時還能滿足業務部門的各項需求,推動企業的發展。
業財融合的模式能幫助企業實現更加穩定的發展,對企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其中主要的意義就在于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方便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預防企業財務風險的出現。
企業生產經營的初衷是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只有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才能有效促進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在企業中實施業財融合能增強企業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讓相關管理人員在決策時有充分的理論支持,從而有效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實現企業的健康成長。
業財融合模式能全面覆蓋企業的業務經營、財務變動、基金流向等環節,幫助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為企業提供更加完整的信息,幫助企業管理人員作出科學客觀的決策。
企業有效開展業財融合能大幅降低企業業務經營和財務管理信息之間的不協調性,為企業的財務工作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參考信息,從而有效規避企業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能力。
企業要落實業財融合,就要優化企業員工的實際工作環境。首先,要增強員工的業財融合意識。讓員工充分認識業財融合模式,了解其重要性。其次,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要貼近業財融合模式營造符合公司內部文化的環境。加強宣傳業財融合理念,讓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業財融合有正確的認知并且主動參與工作,為企業的內部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形成一個規范有序、積極向上的企業環境。最后,增強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同時,保持工作的協調性,對企業財務工作和環境實施一體化管理,全面提高企業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
企業在推廣業財融合模式時要綜合考慮企業的發展,對財務工作提出具體的要求,對財務人員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規劃。要根據企業文化,明確財務人員應持有的工作理念以及應采取的工作方式,旨在讓其更高效地開展日后的財務管理工作。同時,企業應成立專門的業財融合部門,招聘專業的人員,并明確其工作職能和工作范圍,以便財務人員對企業數據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為企業的發展決策提供數據參考。
為了進一步實現精細化管理,企業要加強配套設施以及企業資料庫建設,讓企業能有一個優質的業財融合環境,從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首先,企業要建設業財融合基礎系統,讓財務人員對業財融合的含義以及具體舉措進行學習,了解業財融合模式下的工作方式,積累工作經驗,從而為企業的業財融合模式提供保障,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其次,企業要不斷落實業財融合模式,制定一份完善的從接收任務到執行任務再到考核任務的考核方案,以保障財務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重要依據。最后,企業要建立激勵體制,保持員工對工作的熱情,讓他們都能積極參與企業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幫助企業制定長遠目標,實現全面發展。
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在企業業財融合模式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要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體系,以保證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環境的安全和穩定,同時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企業要根據內部管理要求不斷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管理設備和軟件設施,為財務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平臺。另外,財務人員也要不斷學習和探究相關信息技術專業知識,以實現公司財務的信息化管理操作,滿足公司業財融合模式的發展需要。
業財融合作為近幾年常被企業采用的基本管理體制,在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要在目前的業財融合體制中提高員工對業財融合的重視程度,同時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從工作環境、工作理念、員工管理方式、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進行創新,以提高企業內部財務工作的效率和企業的綜合實力,實現更加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