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
(臨沂市廣播電視服務部,山東 臨沂 276000)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持續深化,國有企業的產業布局和調整優化穩步實施,一些國有企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為有效解決供求矛盾以及產能過剩的問題,加快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形勢,促進國有企業經營發展結構良好、有序發展,積極推動國有企業的合并重組,通過合并重組對國有企業的各項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以增強國有企業的規模實力和發展動力,實現發展競爭優勢的擴大和提升。因此,對于國有企業的經營發展來說,應該做好合并重組的動因以及效應分析,優化國有企業合并重組的整合過程,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合并后所形成規模優勢、競爭優勢和創新優勢,促進國有企業轉型升級。
國有企業較為常見的合并重組方式有縱向整合、橫向合并以及共享共建等多種方式。在合并重組的實際推行過程中,往往既有產業鏈上下游的縱向整合,也有行業內的橫向交叉以及合并,還涉及共同出資的共建共享,適用于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國有企業合并重組。目前,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主要有三個進行合并重組的動因。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階段,經濟轉型發展進入深水期,尤其是一些傳統行業領域如能源、鋼鐵、傳統制造等進入低谷期,一些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以及投資活動現金流持續負增長,盈利水平難以提升,資產負債率不斷擴大,償債能力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在這些行業領域利潤水平持續下降的環境下,營業收入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在這種形勢下,國有企業需要開展合并重組,解決一些國有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實現財務杠桿的降低,并促進部分國有企業資產結構的優化以及資產規模的提升,促進合并重組雙方效益的共同提升。
當前,我國一些國有企業在經營行業領域的產品結構具有非常嚴重的同質化問題,一些國有企業為了擴大銷售、搶占市場,使得行業領域內出現了惡性競爭,不利于國有企業的發展以及行業領域的健康發展。通過開展國有企業的合并重組,尤其是相同或者相近行業領域內國有企業的并購重組,可以實現國有企業行業領域內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增強國有企業在行業領域內的話語權,尤其是在國際貿易環境中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應對國際復雜貿易環境的能力。
國有企業要實現領先經營發展,必須依賴于較強的創新能力,然而創新能力的保持需要大量人力、財力等資源的投入。而通過合并重組,可以有效提升國有企業實力、擴大企業規模,同時也有利于國有企業進行科研創新能力的整合,國有企業間進行科研創新技術成果的共享。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節約國有企業的研發投入,也更有利于促進國有企業的科研成果向生產效益轉換,全面強化國有企業的創新發展能力。
對于國有企業合并重組后的實際效應的評估,現階段較為常用的是采取平衡記分卡理論進行系統評價分析,主要體現在四個維度上。
在合并后的財務維度方面,主要是從盈利、償債以及發展能力方面進行分析。對于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國有企業合并重組后的主營業務利潤率變化狀況、總資產報酬率變化狀況,分析合并重組后是否實現了企業的強強聯合,是否取得了應有的財務協同效應。對于償債能力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國有企業合并重組后的資產負債率變化情況、流動比率變化情況、速動比率變化情況等,對國有企業合并重組后的負債能力變化、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等進行相應的評價分析。對于發展能力的分析,主要是對合并重組后國有企業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增長率進行分析,判斷合并后是否對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了有利影響,是否實現了競爭優勢和規模效應。
在合并后的利益相關者維度方面,主要是從國有企業的客戶方面、投資者方面以及管理者方面進行分析。一般來說,國有企業合并重組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國有企業價值的提升,因而有利于國有企業投資者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同時,由于合并后國有企業經營規模得到提升和有效整合,可以通過經營協同效應實現國有企業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增加,如果合并重組后經營狀況得到改善,也表明了國有企業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優化提升。
在合并后的內部運營維度方面,主要是從國有企業的運作效率以及規模經濟效益方面進行分析。在運作效率方面,主要是全面分析國有企業合并重組后的企業管理費用變化情況、存貨周轉率變化情況以及應收周轉率變化情況,以此綜合分析國有企業的管理成本控制情況、變現能力變化情況、資產流動性變化情況等,進而對國有企業的管理效率進行評價分析,判斷其是否實現了管理協同效應。在規模經濟方面,主要是通過對合并重組后國有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以及總資產的增長率進行分析,以此分析合并后國有企業的資本積累能力以及資產增長速度,反映國有企業的發展前景。
在合并后的學習與成長維度方面,主要是進行國有企業的研發能力的分析、人力資源的分析以及企業文化的分析。在研發能力的分析方面,主要是分析國有企業的科研創新能力以及產品服務的升級能力,在分析指標方面主要是對研發費用以及研發費用與營收占比進行分析,反映國有企業的科研和創新實力是否得到了強化。在人力資源的分析方面,主要是分析合并后員工學歷構成是否得到了優化,以及員工隊伍結構是否得到了優化,人力資源的價值效能是否得到了加強和有效的發揮。在企業文化方面,主要是分析合并重組后是否合理地進行了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增強國有企業的內部凝聚力。
在當前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國家針對國有企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國有企業的合并重組過程中,應該注重全方位利用政策,尤其是針對國有企業并購重組、財稅支持保障等相應的政策措施,應該充分按照政策要求,合理地把握政策紅利,通過合并重組推動國有企業經營發展的轉型,并進一步達到化解產能、推動產業布局優化,以達到提升經濟效益的目的。
第一,應該科學地選擇國有企業的合并方式,合并方式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設合并、控股合并等多種合并方式。新設合并主要是國有企業通過合并的方式成立新的企業,控股合并寫實合并后合并方與被合并方形成了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吸收合并則是合并方吸收被合并方的資產負債等。國有企業應該根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合并方式,同時選擇有利于合并后企業發展、控制風險的并購支付方式。第二,應該注重全面加強國有企業合并整合,對合并重組后企業的組織架構以及主營業務進行相應的調整優化,做好國有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以及管理模式的優化,盡可能通過合并重組實現財務協同效應、經營協同效應以及管理協同效應。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要想促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還應該全面加強合并重組后的管理,尤其是要根據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合并重組后管理體系、管理架構以及管理模式的整合與優化,并結合產業發展現狀、財務實際等對國有企業的產業結構布局、資本結構布局等進行優化,加強對國有企業應收賬款以及資產的管控,增強國有企業的償債能力,并提升國有企業的營運效率,適度保持并提升國有企業的研發投入和人才隊伍建設投入,增強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創新發展。
國有企業的合并重組作為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式,對于實現國有資源的整合,加快國有經濟實現結構布局優化,推動國有企業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國有企業以及主管部門應該結合行業領域的實際情況,從多個方面進行合并重組的論證分析,科學地制定合并重組策略,確保國有企業合并順利實施,實現合并后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經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