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京視頻會見了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林基澤,雙方就海運領域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雙方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與國際海事組織關于落實〈通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推動國際海事組織文件有效實施的合作意向書〉加強海事合作的行動計劃(2022—2023年)》(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作為對雙方2017年簽署的《合作意向書》的延續和落實,標志著雙方合作進入新階段。《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兩年雙方的合作重點,包括在海運溫室氣體減排、應對幾內亞灣海盜、保護海員權益等方面加強合作。(張 明)
近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宣布了對LNG運輸船和通過運河的集裝箱船附加費的減免調整。據了解,根據蘇伊士運河管理局通函(2/2015)第2條規定,自2021年11月1日起將對通過蘇伊士運河的LNG運輸船的回扣回調為正常過境通行費的15%,不再是25%。 (高亞東)
10月26日,交通運輸部官網正式發布《交通運輸部關于部救助打撈局開展重型破冰救助船研究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原則同意在重型破冰救助船研究、海上危化品處置等特種訓練能力建設、深遠海救助裝備及技術研發、10萬噸級半潛打撈工程船研究、大深度飽和潛水技術研發、深遠海半潛式起重應急打撈工程船技術方案研究等方面開展試點。根據意見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試點任務要點》,重型破冰救助船研究試點項目將依托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北海救助局、水運科學研究院等試點單位,開展“冰上絲綢之路”應急救助能力建設及實施路徑研究;開展重型破冰救助船建造項目可行性研究,推進救助船船型系列化、標準化發展。 (劉 濤)
10月17日,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正式投產運營。據了解,該碼頭從開工建設到投產運營,僅用時1年零9個月,創造了同等規模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的“中國速度”,以先進工藝設計、最佳技術應用、最優設備配置,較同等岸線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投資減少30%。據介紹,該碼頭配有3個泊位,12個岸橋,42個軌道吊,76個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較同規模傳統集裝箱碼頭人員降低60%;減少集裝箱作業倒運環節50%;作業效率可達到39自然箱/h,碼頭初設計年通過能力250萬TEU,未來可達300萬TEU,核心的堆場“水平布局”和“邊裝卸”工藝,適用于全球所有傳統集裝箱碼頭改造和新碼頭建設。同時,5G、北斗及人工智能在碼頭廣泛應用,以智能運輸管理系統連接智能閘口、自動化場橋、智能運輸機器人(ART)、智能加解鎖站、自動化岸橋全作業鏈,率先實現水平布局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全流程自動化作業。 (白加寧)
10月18日,是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日子。歷時兩年,備受關注的中國首制大型郵輪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實現全船貫通的里程碑節點,全面轉入全船內裝工程新階段,標志著中國船舶工業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距中國船舶工業摘取造船行業“皇冠上最后一顆明珠”更近了一步。據悉,2019年10月18日,中國首制大型郵輪在外高橋造船正式開工點火進行鋼板切割,全面進入實質性建造階段;2020年11月10日,全面轉入塢內連續搭載總裝階段,實現了從詳細設計、生產設計到實船總裝搭載的重大跨越,向著2023年9月完工交付的總目標挺進。 (胡振東)
10月13日上午,舟山老塘山港五期碼頭汽笛長鳴,全國首制兩艘服務長江中游1.4萬t特定航線江海直達散貨船“江海直達17”“江海直達19”滿載糧食分別前往湖北武漢和黃石。這是舟山推進江海聯運發展的又一重大成果,開啟了江海直達由單船向規模化船隊進發、從長江下游向中游推進的新征程。此次投運的首航船船長128 m、型寬22.6 m、型深9 m, 8 688總噸,設計吃水6.8 m,最大載貨量1.4萬t,長江內設計吃水8.0 b,最大載貨量1.7萬t。經測算,在同等條件下較傳統海船載貨量可增加30%以上,人力成本節省50%,能耗降低10%以上。該船采用雙機雙舵結構并安裝艏側推,操縱性更靈活,相比首艘2萬t示范船型縱深直達能力更強,可滿載靠泊九江、黃石、武漢、岳陽等長江中游多個港口。 (王丹陽)
由招商局集團牽頭創辦并攜手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國際航運公會(ICS)、香港船東會(HKSOA)共同主辦的首屆世界航商大會于2021年10月20日在中國香港舉行。大會以“互利共生、連接未來”為主題,旨在促進行業上下游進一步密切聯系,加快推動航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實現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視頻出席大會并致辭,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尹宗華出席大會并致辭,招商局集團董事長繆建民作主旨演講,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鄭若驊司長、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趙式明主席、國際航運公會Guy Platten秘書長、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許立榮董事長、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胡建華總經理、香港船東會Bjorn Hojgaard主席、Louis Dreyfus Armateurs主席Philippe Louis-Dreyfus先生、Nautical Institute首席執行官John Lloyd先生、地中海航運公司執行副總裁Bud Darr先生等重要嘉賓結合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別發表主題演講。 會上,李小鵬部長指出,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織疊加,航運業面臨嚴峻挑戰和困難。作為服務國民經濟循環、促進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支撐力量,中國航運業要堅持開放合作和共商共建共享,推動行業更高水平互聯互通、開放融合;要致力于創新驅動和可持續發展,加快建立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創新發展體系,共同推動航運業綠色低碳智慧安全發展;要攜手共同維護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暢通,打通國際海運物流鏈的堵點,更好地服務世界經貿發展和民生改善。 (何 旭)
近日,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安全委員會(MSC)第104屆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此次會議上,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事安全委員會(MSC)批準了IMO大會決議草案,其中包括整合與船員換班、獲得醫療服務、指定關鍵工作者及船員優先事項,并適用于優先獲得COVID—19疫苗接種等相關議題。此外,IMO MSC 104會議上還批準了一系列修正案草案,包括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 (李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