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宏
(長春光華學院圖書館 吉林 長春 130033)
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是中國人的首要任務。[1]在這方面,圖書館承擔重要職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2]傳統家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最為源遠流長的一部分,曾經最大眾化而又在當代社會漸行漸遠。因此,大學圖書館要以改革創新的姿態,在讀書閱覽、資源服務和組織活動等方面發揮家書文化育人功能。
家書文化方面的圖書、期刊和資料,目前在多數大學圖書館幾乎構不成單獨系列和專項書架,都是分散放置陳列的,既形不成家書文化氣候,也不利于師生專項閱覽。因此,在全國各行各業大搞供給側改革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要搞好供給側的整理創新,就是要下功夫通過整理歸類和新書采購,讓家書文化方面的圖書、期刊和資料具備一定的規模,形成一個獨立分類的書目,這一書目可由六部分內容組成。
一是古代家書詩文部分。家書在中國綿延發展了2000多年,過去曾經是帝王將相、鄉甲豪紳、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等社會各個階層人們普遍使用的通訊方式,并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和文章。從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到令狐楚的“平生意氣今何在,把得家書淚似珠”;從劉邦的《手敕太子文》,到文天祥的《獄中家書》,等等,都是中華家書文化的精華。二是墨寶流芳家書部分。包括多種形式的家書、書畫珍品,從晉朝王珣的《伯遠帖》、王羲之的《亂喪貼》,到明朝史可法的《絕命書》,都是珍貴的家書真跡。三是近代經典家書部分。中國家書始于秦代,興盛于明清,從林則徐的《至長子林汝舟》到林覺民的《與妻書》,從魯迅的《寫給母親的信》到巴金的《寫給妻子蕭珊的信》,都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在各自境遇下的家國情懷。四是著名家書集部分。有些寫作大家,一生成就顯赫,留下了許多經久不衰的家書集,如中國近代著名四大家書集《曾國藩家書》《梁啟超家書》《沈從文家書》和《傅雷家書》。五是不忘初心家書部分。又稱“紅色家書”,各個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留下的家書、遺書、血書、書信、絕筆、題詞,編輯成書的有《紅色家書》《重讀抗戰家書》,等等。六是戰“疫”英雄家書部分。鼠年初到,新冠病毒肆虐,在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堅強領導下,華夏大地打響了全民防控的人民戰爭,并最終取得全面勝利。在眾多共克時艱聲浪中,有一種聲音格外震撼心靈,這就是戰“疫”英雄家書。全國高校積極參與教育部舉辦的“思政課戰‘疫’小課堂”活動,在線上教學中開展了品讀戰“疫”英雄家書活動,匯集成了《疫線家書》等家書集出版,這是最具時代精神的家書,高校圖書館應該盡最大努力收藏。七是本校學生家書部分。一些高校廣泛持久地開展了大學生手寫家書活動,積累了大量學生家書原件、家書集或者家書復印件,這是開展家書文化育人的生動教材和范文,雖不是正規出版物,但卻是本校獨版作品,高校圖書館應該收集收藏。如長春光華學院從2014年到2020年,全校六屆學生提筆寫家書,給父母等家人手寫郵寄家書17000多封,回收家書原件5000多封,編輯家書集9本,留存家書復印件10000多封,這些家書成為大學生自我教育的生動教材。
家書文化育人是一項開創性工作,學校的思政課、養成教育、相關學科的課程思政,都可以結合本課程教學內容來開展。而大學圖書館要提供相關的資源文獻信息服務,充分挖掘利用家書文化,滿足文化育人工作的需要。
一是積極主動向相關教師和學生提供圖書、文獻、資料、信息等資源服務。圖書館屬于學校的教輔部門,很多工作往往是被動性的,但在家書文化育人工作中要主動作為,及時公開宣傳、展示家書方面的圖書、文獻、資料,主動地、多渠道地提供給相關教師和學生使用。如在2019年上學期,長春光華學院普遍開展“任務驅動—自主學習—成果匯報”教改活動時,一些教師和學生在品讀共產黨人初心家書時缺乏必要的資料,圖書館聞訊主動提供了大量這方面的線下和線上圖書、文獻、資料,促進了教改活動的開展,得到師生熱烈歡迎。二是多方提供網絡信息和網上溝通聯系。與教學學院相比,圖書館在網絡信息和網上溝通聯系上有一定的資源優勢。因此,圖書館要為相關學院和師生多方提供網絡信息和網上溝通聯系,以開闊家書文化育人的視野,拓展家書文化育人的平臺。如長春光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在2014年開展家書活動之初,圖書館人員幫助相關教師與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建立了網上聯系。據了解,目前在全國高校中,只有中國人民大學有家書博物館,并設立“家書文化研究中心”,是全國家書界的一面旗幟。長春光華學院相關教師從那里得到了專業性的指導幫助,獲取了一些獨版展覽畫冊、圖書、資料。同時,圖書館為相關學院和師生提供全國性、全省性的家書寫作征集評獎信息,提高家書育人活動檔次。特別是2020年上學期的線上教學和云課堂,打開了高校教育教學的新模式,更為圖書館提供了新天地,可以為家書文化育人當好硬件與軟件的挖掘者,為線上教學和云課堂的新常態提供經常性資源服務。三是為師生欣賞電視和網絡家書文化節目提供片源和場所支持。全國各地一些電視臺和網絡,過去和現在播出了多檔家書文化節目,如中央電視臺的《信·中國》《戰火中的家書》《兩地書》,黑龍江電視臺的《見字如面》等,都是家書文化節目的精品。但由于種種原因和限制,高校絕大多數師生并不能及時收看,圖書館可以指派專人跟進下載留存,在活動時利用圖書館的展播廳、影院等場所,組織學生收看,還可以利用校園網播出。
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大力提倡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并著重指出:“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3]對中華家書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最直接的實踐行動就是組織大學生開展家書系列活動,這是家書文化育人的載體,在這方面圖書館要當好“導演”或“合作伙伴”,從內到外全方位地發揮圖書館的家書文化育人功能。
圖書館要依托自身現有的服務管理項目、家書教育資源、眾多學生讀者和文化廳堂場地等方便條件,積極主動地組織大學生開展家書系列活動。
一是組織品讀家書主題活動。可以結合全民讀書日、重要民族節日、重要人物紀念日、特別是重大學習教育活動等,組織學生開展品讀家書主題活動,這也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成效明顯。二是組織家書詩文書畫筆會活動。圖書館是全校文化氛圍最為濃郁的地方,有許多大學圖書館還設有書法課堂,這樣可以每年組織一次本校或者與兄弟院校聯展的家書詩文書畫筆會活動,在筆走龍蛇、翰墨丹青的氣氛中傳承傳統,弘揚國粹,展示才藝。如2018年,長春光華學院依托在圖書館開設的鑒朗軒書法班,聯合十多所高校舉辦了“墨谷逸香——在長高校大學生書畫聯展”活動;2019年,結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又聯合十多所高校,舉辦了“墨谷逸香——第二屆在長高校大學生書畫聯展”活動,這兩次活動,推出了180多幅優秀作品,其中不乏以古代家書詩文為內容的書畫作品。2019年,長春光華學院鑒朗軒書法班還專門舉辦了“古代家書詩文筆會”活動,20多名師生用篆、隸、楷、行、草等五種書體,創作古代家書詩文優秀書法作品30多幅,書法藝術伴隨家書滋養心靈,傳統文化完美組合。三是組織家書宣傳展示活動。圖書館可以結合學校相關重大活動,宣傳展示館藏家書圖書、期刊、資料、學生家書、家書書畫作品、學生家書原件、學生家書集等,營造濃厚的家書文化氛圍,推廣普及家書文化,推動家書活動的深入開展。
從實際情況來看,同一學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學院學工部門,往往是主辦家書活動的主體,而且各有優勢和特色。圖書館要當好“合作伙伴”,增強家書系列活動的效果。
一是在教學類、養成教育類家書活動中發揮“合作伙伴”的配合功能。如長春光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創新中,為了加強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從2014年以來,任課教師連續組織大一學生給父母等家人手寫郵寄一封家書。有些輔導員老師結合養成教育,組織學生寫“端午家書”“中秋家書”“國慶家書”和“父母生日家書”。多個教學班舉行了“一封家書勵志感恩”和“讀懂爹娘”演講,多次出現“憶起父母恩,不由得淚奔”的感人情景,涵養了家國情懷,樹立了擔當精神,激發了“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的崇高志向。在活動中,長春光華學院圖書館除提供圖書閱覽、資源服務外,還指派相關業務人員參與策劃,并指導學生寫家書和演講,發揮了“合作伙伴”的配合功能。二是在重要政治學習教育活動中發揮“合作伙伴”的增效功能。如2019年,長春光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擬把中央和吉林省委部署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延伸到思政課堂,準備在課堂組織開展“品讀初心家書”活動,但拿不準究竟選擇哪些共產黨人的家書更能為學生所接受,相關教學老師找到我館商量。我館人員根據學生對家書圖書閱讀量,以及歷次讀書演講效果,幫助任課教師重點選擇了毛澤東的“領袖教子”家書,朱德的“沒錢、借錢”家書,周恩來的“靈魂伴侶”家書,艦載機飛行員張超烈士妻子的“心靈呼喚”家書、大國工匠李萬君的“勞模初心”家書等,6場“品讀初心家書,賡續紅色基因”演講效果都特別好,感動師生紛紛落淚。三是在參加評獎活動中發揮“合作伙伴”的加分功能。如在2019年,長春光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學生參加吉林省首屆一封家書征集活動,共報送4882封同學家書原件,其中105封優秀家書參加評獎,有4名同學獲得大學組“最美家書獎”,長春光華學院獲“團體組織獎”。在以上重大賽事中,我館人員幫助、指導學生寫主題家書,為參賽學生設計印制藝術信紙、信封,與組委會取得聯系并前往報送參賽家書,所做工作發揮了“合作伙伴”的加分功能,我館一名人員還獲得組委會頒發的優秀指導教師證書。四是在家書學社類活動中發揮“合作伙伴”的指導功能。如長春光華學院的家書學社是在學校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圖書館指導下,以傳承發展中華家書文化為主旨的群眾性社團組織,具體任務是組織學生開展品讀家書、手寫家書、征集家書、整理家書、展示家書、宣傳家書活動,參加社會家書公益和征集評獎活動,已經成為學校開展家書文化自我育人的引領者。家書學社的指導老師馬克思主義學院有2位,我館有1位,我館指導教師在家書學社類活動中很好地發揮了“合作伙伴”的指導功能,如在2020年,獨立組織了家書學社參加“2020年書信中國文化傳播有獎征稿”活動,不但發揮“合作伙伴”的指導功能,有時還獨當一面。
在傳統家書漸行漸遠的當代社會背景下,充分發揮家書文化育人功能,是大學圖書館新時代文化建設與服務的一項開創性工作,這也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非常好的途徑。因此,要從踐行黨的初心使命、推進立德樹人的高度來做好這項工作,迅速克服和彌補現有短板,努力爭取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