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36)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提升受教育者思想覺悟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實踐鍛煉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運用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實踐鍛煉法,應該分析其特點、掌握其理論依據、了解其形式;這樣做,不僅有利于深化對實踐鍛煉法的認識,而且能更有效地發(fā)揮這一方法的作用,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教育貫穿于人一生的始終,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達到教育的目的,應當選擇正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針對不同的受教育者,教育者會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實踐鍛煉法便是其中之一。實踐鍛煉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使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通過組織受教育者參加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讓受教育者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提高思想認識水平[1]。實踐鍛煉法以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為出發(fā)點,旨在通過活動,加深受教育者對思想政治問題的認識、理解,從而達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效果。
與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實踐鍛煉法有著顯著的優(yōu)勢和特點,即科學性、普遍存在性、能動性、直接現(xiàn)實性、主體性。實踐鍛煉法的這些特點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廣泛應用。
1.實踐鍛煉法具有科學性
首先,實踐鍛煉法的科學性體現(xiàn)在其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觀為理論前提。該理論認為,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根本方法,也是人的認識的歸宿。實踐鍛煉法以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因此,具有科學性特點。其次,實踐鍛煉法是以理論方法作為補充和支撐的,被論證的理論結論最終要應用于實踐,使實踐有充分的理論依據,從而取得明顯的效果。
2.實踐鍛煉法具有普遍存在性
實踐活動普遍存在于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之中,無時不在、無時不有。實踐的普遍性特點也是以人普遍存在于社會之中為基礎。實踐鍛煉法最主要的依托是實踐。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論是在抽象的空間中還是具體的事物上,也不論是接受教育的人還是主動實施教育的人都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2];因此也決定了實踐鍛煉法具有普遍存在性。
3.實踐鍛煉法具有自覺能動性
實踐是在主觀意識指導下進行的活動,受主觀意識的影響,具有主觀性、自覺能動性。實踐鍛煉法也就是通過將抽象的主觀能動性思想作用于具體的實踐活動之中;主體通過參加豐富的實踐活動,引導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從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向積極主動的能動狀態(tài)轉化,從而提高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4.實踐鍛煉法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
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動性的活動,具有明顯的直接現(xiàn)實性特點。實踐鍛煉法的直接現(xiàn)實性集中表現(xiàn)在:第一,實踐主體通過實踐鍛煉法所開展的實踐活動,對客觀世界形成一種直觀的改造和感知。實踐活動的參與者直接接受教育,切實提高理論水平。第二,實踐鍛煉法不僅可以為受教育者提供現(xiàn)實理論和書本上的知識,而且有助于受教育者將該知識轉化為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提高素質。
5.實踐鍛煉法具有主體性
理論灌輸法缺乏趣味性、針對性和主體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進展和效率。目前,不聯(lián)系實際的“填鴨式”教學在很多學校中占主體地位,忽視了其他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相比于理論灌輸法,實踐鍛煉法更重視過程教育,讓受教育者成為實踐的主體,親身參與、體驗實踐鍛煉帶來的樂趣和效果,提高自身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鍛煉法的主體性特征與受教育者的主體性要求找到了結合之處[3]。
作為實踐鍛煉法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觀認為,人類思想意識來源于社會實踐,并為人類實踐活動提供指導,檢驗人的思想是否正確。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提高了人們的認識,在認識的基礎上,實踐活動獲得了更好的發(fā)展。這是“認識—實踐—再認識”的良性循環(huán),最終促進了人類自身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這其中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人們的主觀思想來源于實踐,人們將從課本中所獲取的思想理論認識用于指導實踐,通過實踐活動,將自身的實踐體驗轉化為新的思想認識。其二,人類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歸根結底只能依靠和通過實踐來解決。受教育者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惑,會隨著實踐教育活動的開展而得到解決。
全面發(fā)展理論中最基礎的理論是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勞動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包括智力和體力的統(tǒng)一、全面發(fā)展。人的全面發(fā)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xiàn)的,它是一個持續(xù)、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不斷提高、不斷完善的過程;這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實踐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只有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并在實踐活動中尋求真知,經受鍛煉;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能不斷得到提高,并在不斷獲得新的認識、不斷規(guī)范自己的道德行為、不斷完善自身中實現(xiàn)人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教育和勞動結合,不僅是人的生存、生活的需要,更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和根本手段。馬克思認為,“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還是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最基本的實踐形式就是生產勞動,馬克思多次強調生產勞動與教育的結合,目的在于強調教育與實踐結合對人產生的作用——既可以讓受教育者在活動實踐中鍛煉自己,增強自己的體質;又可以讓其從中接受教育的熏陶,增強思維邏輯,從而更好地解決教與學、學與用之間的矛盾,更全面地提升個人的素質。對于人的發(fā)展,教育和勞動是缺一不可的;無論是脫離教育的勞動,還是離開生產的教育,都達不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會的促進發(fā)展[4]。因此,勞動和教育需要結合在一起,這兩者相結合的成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普遍的方法——實踐鍛煉法。
相較于其他的教育方法,實踐鍛煉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能更好地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以面向社會生活為導向,更有效地提升受教育者的積極主動性,乃至綜合素質,更好地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
思想政治教育與實踐是密不可分的,它來源于實踐,并在實踐中得到升華,反之又作用于實踐[5]。積極順應國家和教育部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和推進的大勢,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屬性,必須在教育過程中合理地、正確地運用實踐鍛煉法。
1.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要求
新時代,國家在不斷優(yōu)化和提升青少年的培養(yǎng)目標和計劃,“四有”新人的培育一直在推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xiàn)代化的教育也要求受教育者要不斷提升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在實際操作中,將實踐鍛煉法用于具體的教育方針中。在青少年的成長成才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青少年進行思想理論教育,要與具體的實踐鍛煉結合,讓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共同發(fā)揮作用,才能更好地促進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發(fā)展。
2.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屬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實踐屬性,這是其形成發(fā)展的歷史階段、學科屬性和實際需要共同影響的結果。從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上說,思想政治教育是長期與實踐相伴而生的,是對實踐經驗成果的總結。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和實際條件都離不開實踐活動,它來源于實踐,最終又受實踐的檢驗。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屬性上說,其所教授的知識內容不是純粹想象、分析出來的,而是人們的實踐行為及其結果的體現(xiàn)。從現(xiàn)實需要上說,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發(fā)展和完善來自實踐的需要,其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實踐,為實踐提供服務,解決人們實際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和道德問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屬性要求教育者必須把實踐鍛煉法運用到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推進理論向實踐的轉變,更好地發(fā)揮其育人的作用。
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比較單一、枯燥,因此教育效果并不明顯;而實踐鍛煉法使受教育者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讓受教育者有興趣有熱情接受教育。實踐鍛煉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要采用適當、合理的方式,具體包括勞動教育、社會考察、社會服務、志愿活動等。
通過學校勞動、實習工作、志愿服務等方式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即讓受教育者從勞動中端正思想態(tài)度,意識到勞動成果來之不易,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看到勞動的價值等。長期堅持勞動教育,必然會使受教育者從思想到身體都發(fā)生重大的改變,達到勞動教育預期的目的。實踐教育的基本方式是社會服務活動,即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為有困難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6],如獻血活動、助貧活動、捐贈活動、宣傳教育活動等。這些活動,可以讓受教育者懂得社會道德和社會責任的重要,可以強化其奉獻、回報社會的意識與精神。社會考察是認識和研究社會的方法理論,即通過對社會現(xiàn)象的了解、調查、分析、總結,提升參與者認識和解決社會具體問題的能力。把實地調查獲得的資料進行整理,把研究成果運用于社會生活中,增加學校教育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這不僅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學識,而且能增進其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豐富多樣、生動直接的實踐鍛煉法是值得提倡并推廣的,理由有以下三點:第一,實踐鍛煉法有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簡言之,全面發(fā)展是指各方面充分而自由的發(fā)展。當前,單純的理論灌輸教育難以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不能滿足社會快速發(fā)展要求。實踐鍛煉法有利于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世界觀、價值觀、政治觀、思想道德觀方面的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另外,有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可以為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實踐鍛煉法有利于豐富理論知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包含的理論知識既多又抽象,有些知識不通過親身實踐是難以學懂的。受教育者作為主體積極自主探索學習、通過實踐活動的參與體會,開啟智慧,學思行結合,認知和踐行合一;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第三,實踐鍛煉法有利于受教育者發(fā)揮主動性。這一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應用,可以把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起來,提高其思想道德覺悟,煥發(fā)政治課堂的活力。
實踐鍛煉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知轉行、思化動,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完善提升;它也是促進受教育者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要素。我們要合理、靈活地運用實踐鍛煉法,堅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