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昆山公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江蘇 昆山 215300)
審計模式會隨著所處社會環境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這表示審計模式處于不斷變革的狀態,目前已經經歷了賬項基礎審計、制度基礎審計、風險導向審計三個階段的變革。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審計模式將會向全面審計的方向變革,并且這一階段的變革以先進知識和技術為主導,這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公司和科技公司等新型經濟實體不斷涌現,各行各業的發展復雜程度不斷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經濟活動風險,要求注冊會計師基于自我審計能力對審計財務數據作出科學準確的判斷,進而在審計報告中出具可靠性、公正性較強的審計意見。此外,電子發票模式的出現增加了相關經濟業務的風險,因為電子發票辨別真偽的難度較大,需要注冊會計師通過網絡查詢及核對等方式進行判斷,但是注冊會計師調動被審計單位電子發票的級別不足,導致其難以識別電子發票造假行為,尤其是區域鏈發票[1]。由此可見,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增加了注冊會計師的判斷難度,對于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注冊會計師想要在短時間內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運營發展情況及內部控制形勢,需要掌握大量的數據及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職業判斷的準確程度,進而確保審計效率和審計報告及時形成,最終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但是注冊會計師是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第三方,獲取被審計單位信息數據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經常會面臨被審計單位不能真實披露會計信息的情況,致使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處于劣勢地位,并且難以掌握審計主動權。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擴展了注冊會計師獲取被審計單位信息數據的途徑,同時能夠幫助注冊會計師進一步獲取審計所需的信息數據,有利于增強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及應用對傳統注冊會計師審計模式造成了較大沖擊,改變了原有的人工收集信息的方式,形成了自動化數據收集和整理體系,實現了對被審計對象稅收信息、客戶信息、物流信息的集中匯總,不但提高了數據獲取效率和準確程度,還拓寬了數據獲取渠道,有利于注冊會計師對數據展開橫向及縱向的分析對比,為審計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此外,注冊會計師能夠通過大數據技術擴大審計范圍,增強審計程序執行力度和效果,從而實現全面審計,切實降低審計風險,以更低的成本更加高效地完成審計工作,審計報告的真實程度也能夠被進一步提高。由此可見,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審計方式和技術發生了變化,注冊會計師需要不斷學習并掌握新的審計方式和技術。
第一,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對審計風險進行量化處理,確保制度能夠為審計工作的開展及審計風險的規避提供實質性的指導。例如,可以按照審計風險程度及審計工作需求,將審計風險劃分為三個等級,并且將不同風險對應的職責劃分到相應注冊會計師,一旦出現審計風險事故便能夠進行及時解決和追責。第二,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充分分析審計風險事故和失敗案例,通過對這些事故及案例的綜合考量,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風險規避策略及風險事故解決方案,全方位確保風險制度的制定和落實的科學性。第三,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建立審計風險制度自動執行模式,一旦出現審計風險或違背制度的審計行為,系統便會自動發出警報,并且制止不規范的審計行為。
大數據時代對于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確保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就要設置審計目標,具體方式如下。第一,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審計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注冊會計師需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不斷調整和優化審計目標,以確保審計工作能夠積極響應行業的發展變化形勢,從而引導審計工作向戰略方向發展,為一應審計業務的開展提供指導[2]。第二,注冊會計師需要將大數據技術應用體現在審計工作目標中,切實提高審計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避免審計工作出現過于形式化的情況,提升審計工作對于被審計單位運營發展的指導價值。第三,注冊會計師需要結合審計方向及時調整審計目標,并且建立實踐性較強的數據庫,為一應審計決策提供支持。
現階段,會計信息傳輸對于網絡體系的依賴性較強,傳統的審計證據獲取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數據時代的審計需求,注冊會計師需要對其進行改革及優化,具體方式如下。第一,注冊會計師需要確保審計證據獲取的及時性,通過建立信息傳輸系統等方式,確保能在第一時間獲取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數據,實現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的實時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審計工作開展的實時性和動態化。第二,注冊會計師需要與被審計單位有效溝通,避免溝通不積極、不及時導致的審計風險,通過線上實時溝通獲取最新的會計信息;同時,科學有效的溝通也能夠提高審計證據獲取的質量和效率,有利于后續審計工作的持續推進。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經濟業務的復雜程度在不斷提高,這對注冊會計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加大對注冊會計師的培養力度,具體方式如下。第一,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對現有注冊會計師開展專門的大數據審計技術培訓,全面提高其對先進審計技術及方式的掌握程度,幫助其樹立完善的大數據審計意識,進而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第二,會計師事務所需要提高注冊會計師的招聘標準,可以從各大高校相關專業中招聘應屆畢業生,并且基于應聘人員的工作能力為其安排合理的工作崗位。第三,會計師事務所需要針對不同專業水平注冊會計師設置不同的薪酬制度,針對能力較強、經驗較豐富的注冊會計師,應采用基本薪資加上業務提成的模式;針對新入職的注冊會計師,應采用基本薪資加上績效獎金的模式。
云審計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應用頻率較高的注冊會計師審計模式,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加大對云審計平臺的建設力度,具體方式如下。第一,會計師事務所需要通過云審計平臺實現對被審計單位多項會計數據的整合,明確審計重點,實現對審計結構的重建,并且完善審計風險識別、審計流程保存等功能。第二,會計師事務所需要提高云審計平臺與被審計單位終端系統的連接程度,確保審計委托方能夠直接在云審計平臺上完成委托提交、簽訂委托合同。第三,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合理建設審計軟件,為審計工作提供軟件技術支持,以確保應用審計軟件中的每項信息都能夠得到有效處理,進而最大限度地增強審計的真實性。這還能實現對審計內容的優化,推動審計工作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進而減少注冊會計師工作量,使得其能夠為被審計單位提供更多實質性的審計意見,進而推動審計行業的發展。
注冊會計師需要擴大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范圍,通過開發大數據審計相關程序實現對審計數據的充分挑選,具體方式如下。第一,注冊會計師需要掌握大數據時代的審計方向,通過非關系型數據庫技術健全審計程序,同時完善審計數據獲取及處理流程,應用大數據的特點強化審計結果。在科學選擇審計程序的基礎上,注冊會計師能從中選擇最準確、最科學的會計信息,進而形成準確的審計報告,科學完成審計項目[3]。第二,注冊會計師需要利用大數據審計程序,擴展審計數據獲取渠道,如網頁、客戶端、公司財務報表等;同時,豐富審計數據展示形式,如圖片、郵件、視頻、音頻等,以完成對結構數據和非結構數據的準確展示,實現對審計結果的科學掌握。
大數據審計和云審計是未來審計的主流發展方向,為了順應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注冊會計師要意識到現階段審計模式的變化,并且通過科學設置審計工作目標、完善審計證據獲取方式、開發大數據審計相關程序等策略強化審計信息化和數據化建設,會計師事務所也需要從多角度建設大數據審計模式,同時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