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奎
(四川華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西昌 615000)
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工作是指企業在稅法規定的合理范圍內為達到節稅的目的而對經營活動進行合理安排和籌劃。因為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對國家稅收政策的依賴性較強,所以在新稅制改革的背景下“營改增”、金稅三期工程及新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等對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施工企業應該重視當前稅務籌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加以改進,確保施工企業健康發展。
“營改增”政策全面實施后,稅務征收機關針對建筑施工企業將原本屬于價內稅的營業稅應稅額改為屬于價外稅的增值稅應稅額進行征收,建筑施工企業只需要按工程項目在流通過程中的增值部分作為計稅基礎繳納增值稅,建筑施工企業重復征稅的情況得以減輕,稅收負擔明顯降低[1]。
金稅三期工程通過應用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手段構建起一套完善的金稅系統,實現了稅務征收管理機關對企業稅務信息的全面整合和監管,施工企業繳稅流程的規范性和嚴肅性得到了有力保障,杜絕了企業偷稅、漏稅現象的發生。總而言之,新稅制改革一方面通過“營改增”政策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給予建筑施工企業稅收優惠,讓企業稅務負擔進一步降低;另一方面則通過金稅三期工程強化了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稽查力度,使企業的稅務籌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稅收政策作為企業稅務籌劃工作開展的指向標,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卻不重視對最新稅收政策的理解學習,企業稅務人員在對稅收政策把握不準的情況下容易造成企業的稅務籌劃方案出現不合規、不合理的情況,導致稅務籌劃工作無法幫助建筑施工企業實現減少稅務負擔的目標。除此之外,稅務籌劃觀念的僵化還容易誘導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層為追求經濟效益而主動做出偷稅、漏稅等不合法行為,在國家進一步強化稅務征收管理的情況下,這一行為給企業帶來法律風險,同時也給國家稅源收入造成了損失[2]。
一方面,建筑施工企業的風險控制活動不完善,企業沒有根據業務流程和業務特點及時構建涉稅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業的治理架構存在缺陷,很大一部分企業未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從而導致內部審計工作無法有效開展。與此同時,建筑施工企業也缺乏足夠的外部監督,稅務籌劃工作中存在的涉稅風險監督力度不強。
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人才專業性的缺失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建筑施工企業在招聘環節對稅務人員的準入要求設置低,建筑施工企業對稅務人員的專業背景往往不作強制性要求,當下大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基本是由財務人員代為承擔,專業知識的欠缺導致企業稅務工作人員在具體業務處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質量無法保證。第二,建筑施工企業對稅務籌劃人才的培訓力度不強。新稅制改革中多項稅收政策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且更新頻率逐年加快,稅務籌劃作為政策導向型工作,建筑施工企業對稅務籌劃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遠遠不夠,導致出現稅務籌劃人員對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及時、不到位,無法實現合理避稅的目的。
稅務信息的充分溝通是稅務籌劃工作高效推進的重要前提。現階段建筑施工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阻礙了稅務信息的充分溝通,不利于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第一,建筑施工企業同稅務征收管理機關之間的稅務信息溝通不暢。由于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環節具備工程項目多、建設周期長、分布地區廣、項目跨區經營普遍的特點。不同地區之間的稅務部門的征收標準和征收方式不一致,施工企業受信息化建設水平所限無法在稅務籌劃工作中實現對具體工程項目的統籌規劃。第二,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也存在稅務信息溝通不暢的問題,由于建筑施工企業存在未單獨設立稅務工作部門,或稅務工作部門權限過低的情況,稅務信息在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溝通不充分,無法通過稅務信息平臺實現稅務信息集約化處理,不利于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
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層建立科學、合理的稅務籌劃觀念是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工能夠順利開展的首要條件。第一,在新稅制改革的背景下,國家通過金稅三期工程這一稅收政策進一步強化了對企業稅務征收的管理。建筑施工企業應當改變過去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觀念,依法合規納稅,杜絕偷稅漏稅。第二,新稅改革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要明確意識到“營改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導向作用。建筑施工企業要著手建立同稅務征收管理機關之間的長效溝通機制,督促企業的稅務籌劃人員加強對相關稅收政策的學習理解,并及時向企業內部傳達稅收政策的最新動向[3]。
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是提升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工作水平的必要舉措,企業管理層應從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和加強風險控制活動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優化自身的組織治理架構。企業需要成立專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并獨立開展工作,對稅務籌劃的全部工作流程嚴格審計;此外,建筑施工企業也需要引入獨立的第三方,即外部審計機構承擔外部監督職能,構建綜合聯動的內外部監督機制體制。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通過加強風險控制活動這一手段做好對稅務籌劃工作可能引發的涉稅風險的防控工作。具體來說,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并建立相應的風險應對預案。內部審計部門需要針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選取合適的風險識別標志,并增加對上述指標的收集分析頻率。另外,內部審計部門還應該根據風險識別體系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預案,以便企業能夠及時發現稅務籌劃引發的涉稅風險,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企業應當秉持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重視稅務專業人才培養,加強企業人才儲備建設。具體來說,建筑施工企業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針對稅務專業人才,企業應該在招聘環節高標準、嚴要求,著重聘用專業背景強、能力素質高的稅務人才。其次,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工作有其復雜性和多變性,企業管理層要加強對稅務籌劃人員的教育培訓,確保其專業能力不斷提高,高效完成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最后,企業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從績效獎勵和培養體系等多個方面加強對員工的激勵,讓稅務籌劃工作人員能夠更積極地投入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經濟效益。
由于建筑施工行業的工作特點,要做好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稅務籌劃對企業內部以及企業內部和具體項目之間稅務信息的流動性有很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業要善于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給企業搭建高效便捷的稅務信息系統。以便由稅務部門牽頭對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的稅務信息進行匯總分析。與此同時,由于稅務信息系統能夠快速地分析數據,完成業務處理,那么建筑施工企業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具體施工項目的稅務處理也可通過稅務信息平臺統一快速處理,這樣有利于提高企業稅務籌劃的工作效率。最后,施工企業要重視對稅務信息系統的運營和維護,通過嚴格落實管理制度和招聘專業人才運營維護等方式,保證企業稅務信息系統的安全可靠。
新稅制改革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由于受到一系列稅收政策的影響,企業自身的稅收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強對新稅制下相關稅收政策的研讀,在把握政策內容的基礎上對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及時作出調整,切實降低施工企業的稅務成本,幫助施工企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