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梅
(中共東遼縣委黨校,吉林 東遼 136600)
新形勢下,國家改革工作不斷深化,基層黨建工作面臨著巨大變革及創新。基層黨組織工作在發展及創新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同時與基層群眾和廣大黨員干部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更要對黨建工作進行創新,進一步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和效率。
在新形勢下,社會逐漸向多元化導向發展,基層黨建工作范疇不斷擴大,其工作目標也不斷向深層次發展。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我國人口構成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在工作當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對于退休干部以及黨員等并沒有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另外因為基層黨員在身份或是地位等層面具有顯著的差異性,因此在管理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相應的問題。
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需要深入到基層,秉承一切為了人民的根本原則,需要高標準、高質量的服務,把各項工作充分落實執行,提升黨的影響力。在此過程中,要求基層黨組織具有超強的服務水平,要求廣大黨務工作者具有較高的整體素養,持續擴展服務范疇,基層黨務工作者必須對群眾思想教育方式持續進行完善與優化,讓群眾對基層黨組織具有清晰的認知,進而有效提高基層黨建工作在社會中的位置,樹立更好的形象。引領基層黨員自主加入黨的建設工作中,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下,我國市場經濟機制持續健全,基層黨建工作具有顯著轉變的特征。黨員干部逐漸向社會大眾方向發展,并且也讓基層黨建工作范疇進一步擴展,工作任務持續增加。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影響下,社會服務工作以及協調工作不斷擴充,讓基層黨建工作的社會性愈發明顯。
基層黨建工作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包含地區經濟發展以及外界環境因素等等,不同地區由于自身狀況有所區別,基層黨建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不僅會對黨建工作的落實情況有所影響,還會相應提升黨建工作的難度,因此黨建工作要按照區域發展狀況差異化進行開展。
基層黨建工作的有序開展,能夠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在持續深刻學習我黨思政理論中,有效激發基層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明確歷史所賦予的重要使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當中,每個黨員均被賦予相應的歷史使命以及重要責任。在對奮斗目標明確的基礎上,基層黨員要充分團結,共同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夢而奮斗[1]。
目前,信息化、網絡化不斷發展,在基層黨建工作開展中,必須為基層組織建設發展提供正確的指導,經過引領基層組織的正確方向,充分施展黨建工作中對負面價值理念的規避,提高基層黨員以及民眾的思想覺悟及其思想價值評判能力,樹立正確的基層黨員以及民眾的科學價值觀,在基層單位發展當中賦予其發展建設的正確引導和選擇能力。
基層黨建工作的有序開展,要明確體現在具體工作當中,把良好的政治思想理論應用在具體實踐中,在實踐當中不斷的探究摸索,進行不斷的完善與優化。在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中,黨的政治思想理論也必須及時進行完善,做到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如此就應當在實踐當中不斷的探索,持續開展基層黨建具體實踐工作,進一步提高其科學發展能力[2]。
理念是引領基層黨建工作有序進行的根本,加大對創新的重視程度,從而有效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在多個層面、多個維度進行創新。可是基于目前發展而言,即便基層黨建工作理念具有顯著的轉變,可是仍舊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因此即使有的地方高喊創新口號,可是在具體工作當中依舊基于固有模式為主。若在黨建工作的開展中并未對新形勢展開分析探究,使得基層黨建工作沒能夠與新時代相融合,很難達到改善的目的。比如,個別基層部門即便開展了“兩學一做”的活動,可是重點還是完成相應的規定,在自選層面具有明顯的不足[3]。
科學化、標準化的黨建工作機制,是確保基層黨建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所在,因此黨建工作人員務必要強化對工作體制的創新重視度。可是,按照目前基層黨建工作的具體狀況而言,很多基層單位的工作體制在表面看似較為完善,可是就其本質而言卻具有一定的差距,并存在相應的問題。例如,一些基層黨組織工作者在健全黨建工作體制過程中,即便明確各項規范體系以及制度,同時落實相關的工作責任制,但因為有關管理工作人員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從而對黨建工作質量以及水平造成極大的影響[4]。另外,部分基層黨組織對相關管理機制存在著重視不夠的情況,致使黨建工作在具體開展當中缺少機制保障,進而極易發生很難預判風險的現象,提高邊緣化問題發生的幾率,對黨建工作的正常進行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部分基層組織僅僅重視具體工作,并未制定完善的黨建工作體制作為有力保障,這樣就會很難使黨建工作順利開展。
基層黨建工作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根本前提,要充分施展其具體作用,保證黨建工作開展的生命力。可是在部分基層組織當中,因為黨建工作的載體不充分,乃至全部根據上級要求進行工作,并沒有對工作載體展開合理的設計。例如部分基層組織覺得只需要嚴格根據相應的要求進行工作即可,僅僅確保工作執行力。另外部分基層組織即便具有創新的建議,在實際落實當中并未有充足的持續力等現象,即便已構建工作載體,可是并未構建長效體系,對于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造成極大的阻礙。
基于創新層面而言,黨建工作必須要在基層開展,要求對其進行有效的完善優化,構建長效機制。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務必要針對社會性需求,對問題展開相應的處理,進而加大推廣創新的力度,促進基層黨建工作的有序開展。在黨建工作創新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創新工作理念,由于正確的思想政治基礎能夠有助于提高基層黨組織的高度重視,從而確保工作的順暢進行。第一,要轉變相關成員的思維理念,形成創新思維,明確基層組織和黨建工作二者的關聯。第二,要建立科學的指導思想,在開展創新工作過程中,在技術以及物質層面及時提供幫助和支持,把黨建工作思想觀念落實在具體工作的各個方面,同時把基層民眾和黨建工作進行密切的結合,構建完善的考核體系,充分落實責任制,重視管理體系的科學性以及專業性,從而確保基層組織對黨建工作的高度重視。
在創新工作理念過程中,還應當重視對相關體系展開創新,為日后的具體執行過程奠定良好的根基。基層黨組織在健全機制體系過程中,必須嚴格根據國家相關文件以及方針進行,基于合理化、科學化、高效率的形式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構建健全的制度體系,要根據實際規范體系嚴格實施,細致化標準,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成效,把黨建工作充分落實。尤其注意相關工作人員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提高人員的團結力以及凝聚力,防止黨建人員產生意見分歧,不斷確保工作人員的各項權益,這有利于擴充相關體系機制的執行范疇。
首先,基層組織要充分施展自身的引領作用,保證基層黨組織提升參與工作的積極性,施展自身的服務效用。唯有改善工作模式,才可以找出工作重點,實現服務的具體價值。因此就需要通過基層組織對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效解決,保證黨建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在完成組織架構以及制度體系等創新和考核的前提下,為規范化的工作發展給予大力的支持。其二,必須探究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發展的有效對策,進行表彰評比活動,構建和諧的領導班子和組織,推動工作的創新發展。最后,要把服務黨員群眾當成工作核心,通過基層黨建服務年等系列活動對服務體系進行創新,如此能夠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作用,推動發展以及創新工作。
在基層黨建工作當中,要基于實際需求出發,改變以往工作方法,充分施展黨建工作的具體優勢。首先,要由灌輸式轉變成滲透式。在基層的黨建工作過程中,不但要充分施展灌輸思維的作用,與此同時,還需要積極主動把思政工作融入工作模式當中,由以往的灌輸轉變成滲透模式。唯有通過爭先創優的理念,才可以循序漸進提高基層黨員的思想覺悟。其次,要由經驗模式轉變為科學方法。在基層黨建工作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優勢,強化對信息化與系統化等知識的探究,基于學習和創新層面著手,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前提下,提升黨建工作的技術含量。再次,要由單一化工作轉變至多元化工作。基層黨建中要從以往工作局限性陸續向開放性轉變,因此就需要強化各個基層黨建組織間的協調合作,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綜合實際狀況展開工作研究,做好工作轉變與具體落實,切實把黨建工作放在實踐各環節工作中。最后,要基于被動轉變成主動。伴隨新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要基于調動黨建工作的積極主動性著手,提高黨建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積極主動開展創新,以開創性的思維應對工作當中出現的各種變化,積極主動做好上級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充分體現黨員的主觀能動性[5]。必須要端正態度,學習先進的思維理念以及工作方法,形成大局觀,綜合具體工作的核心重點,保證基層黨建工作的健康穩定發展。
首先,要重視對傳統學習方式的創新和探索。綜合實際狀況,具有針對性的、系統性的開展各種培訓教育活動,建立相對應的學習制度,對于重要的會議精神深刻體會,精準掌握對價值的探求,從而推動基層黨組織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學習方式上,可通過專題講座或是短視頻宣傳等多元化的形式促進學習。要定期匯報學習狀況,經過定期的檢查提高學習質量以及學習效率。其次,重視黨建工作方式以及手段的創新。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下,通過微博或是微信等平臺的有效運用,建立更合理、健全的基層黨建工作網絡系統平臺,擴展多元化的學習模式,如此不但能夠讓學習氣氛更加活躍,還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效。通過對科學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有效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質量以及效率。另外,通過演講競賽以及公益活動等多元化模式,可以讓全體成員積極參與,不斷深化黨建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
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需要基于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出發,綜合目前發展狀況,進行全方位的服務與保障,結合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內容,設置科學的發展目標。要進一步建立合理的管理規范體系,探究其發展當中的相關問題,加大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力度,有效解決工作當中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