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濰坊市林業發展中心,山東 濰坊 261041)
目前,新政府會計制度在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施行。從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以來統計的相關數據顯示,行政事業單位日常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水平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面臨新的挑戰。
李博(2018)提出,信息系統的完善是對推行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真正挑戰。其中,新制度的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分錄平行記賬方式,迫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電子記賬系統提升完善。新會計準則的施行是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迅猛發展的應時之舉,單位財務人員必須提高信息化處理能力、在工作實踐中加深理解準則,才能使新政府會計制度充分發揮服務于領導層決策與管理的作用。
信息化程度不斷加劇單位面臨的外部風險環境,使行政事業單位不得不完善會計制度建設,內部管控水平。財政部發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操作行)》(2012年),從新的時代視角對內部管控效力提出更高要求。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政府部門財務系統的重要一環,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不能忽視。國內學者大多只單純關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李東升等,2015;徐俊杰和許瑤,2015;陳艷利等,2014),很少有人從信息化視角探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制的機遇與挑戰。本文僅以會計信息化為論述基礎,淺談現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問題、挑戰與機遇,并提出相應的優化改進建議。
預算業務控制、收支業務控制、政府采購業務控制、資產控制、建設項目控制、合同控制六個模塊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余華(2014)基于對湖南省與湘西自治州的558 家行政事業單位的調查發現,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控制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預算編制不合理、隨意性大;預算批復不規范、不切實際;預算執行審批流程不健全、缺乏監管;預算考評預警機制形同虛設等問題。
《規范》要求,資產控制管理工作作為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各單位需系統管理資產預算編制、采購及驗收等多個環節風險。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需憑借預算管理系統、政府采購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與會計記賬系統等多個平臺完成資產采購與入賬,多平臺運作使得統一的錄入口徑難以實現,很難及時達到資產控制工作中的事前預算控制目標。
此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閑置率較高,領導者對資產的有效利用意識還需增強。余華(2014)的調查表明,湖南省高達53%的單位未設置獨立的資產管理機構,資產管理工作主要依靠財務部門中的會計人員兼職崗位來完成。這與國家制定的相關資產管理制度是相違背的。
行政事業單位通常使用財政一體化平臺系統、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系統、部門決算系統、財務電子記賬系統等多個信息化管理系統處理日常業務。每一項會計工作分別使用不同的系統完成,各系統之間的數據信息難以交互使用,不僅造成人力資源成本、數據資源的極大浪費,更造成繁雜工作重復化、效率不高等問題。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為提高會計業務處理效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必須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與信息的復雜性。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全面推開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實現會計核算電算化。面臨我國會計信息化起步晚、基礎弱的現實,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層不夠重視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沒有意識到會計信息化管理工作對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會計信息化管理長期游離于單位檔案數字化管理之外。
傳統會計信息處理平臺使用的辦公系統與紙質材料無法滿足新會計制度的要求,這一矛盾主要體現在新舊財務會計處理軟件的對接、與現有辦公系統的兼容上。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雙分錄“平行記賬”方式,使得財務人員工作量加大。會計檔案的保管年限限一般為10年以上,甚至為永久。傳統的紙質數據必須納入電子信息化平臺的統一管理范疇,才能避免會計數據的斷層和不連續。
同時,高效的信息系統的使用需依靠專業的信息管理人才與具有高水平財務能力的財會人員協作實現。然而,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和信息管理人員多分別隸屬財務部門和信息中心。會計人員熟悉財務會計知識,信息中心的人員熟悉信息體統的運行和維護。會計人員與信息人員的信息不交互大大妨礙了信息化系統在行政事業單位的使用。
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層對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系統的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單位大多缺乏有效獨立的內部控制體系。由于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單位難以及時發現財務執行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如虛假發票、電子發票使用、入賬、歸檔不規范等問題,導致單位經濟損失時有發生。但現行會計法對會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要求仍不夠具體,對會計系統開發、數據共享信息化管理等問題未提出明確的操作規范。在單位會計實踐中,易發生各財務軟件系統生成數據不兼容、安全性能低等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應廣泛使用信息化技術,真正建立起“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系統提高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效率,將基本的內控流程程序化,節約各項成本。完善的單位信息化財務平臺應包括預算控制平臺、數據交互平臺與財務綜合服務和決策支持平臺共三大平臺。只有這三部分協同運作,才能形成高效有序的信息化單位內部控制管理體系。行政事業單位還需加強對會計數據的保護,提高數據安全性,防范可能的安全風險。目前,國家正在推行將會計核算模塊、資產管理模塊等植入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平臺系統中,各個管理模塊統一規劃、共同推進,逐步實現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會計核算、資產管理等業務的銜接和對一筆財務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電子化信息管理,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規范性、數據的準確性和信息的一致性,為編制各類決算報告提供夯實數據信息基礎。
在日常業務能力培訓中,需強調內部控制對整個財務系統的重要性,尤其要重視對單位領導層的培訓教育,激勵各級干部完善單位內部控制系統,同時不斷改革與創新,及時吸收先進的信息化元素,切實提升內控管理工作的績效。
現階段,各單位對既熟悉財務知識又懂信息知識的人才缺口仍很大,國家需加大對“會計+信息”雙料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制定專門的信息化平臺使用指南,注重日常信息化技能培訓,著力夯實新政府會計制度人才庫建設。
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保障國有資產的正常運行和保值增值,而傳統的人工記賬方式與不完善的內控系統往往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行政事業單位 完善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控制管理平臺,不僅可以全面優化資產的入賬時間、價值、管理部門、使用人等靜態與動態數據,更能夠借助大數據分析工具,提供國有資產管理、運行狀態與保值增值的分析建議,真正實現對資產管理人員的客觀全面考核。信息化處理系統通過大數據處理平臺,能夠更直觀地展示資產管理狀況并提出針對性建議,杜絕單位國有資產浪費和閑置問題的發生。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數據時代迎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同時內外部環境復雜性的提高也對會計實踐提出更嚴峻的挑戰。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壓實內控意識,順應時代變化,堅持立法先行,在新政府會計制度與《規范》的指引下,從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績效管理等各流程環節采取有效管控措施,不斷優化完善單位內部控制信息化系統,助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再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