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利群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超星云舟學習平臺是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重要產物,它能夠為閱讀者提供一個集討論、研究、學習于一身的綜合性公眾交流平臺,是以知識服務空間理念為核心的虛擬化學習空間。閱讀者可以借助這一空間和平臺,對個人學術書房進行構建,同時也能進行專題收藏、讀書感受記錄、互動與交流等等,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圖書館都紛紛借助超星云中學習平臺,對圖書服務進行創新,實踐效果顯著。
首先,我國高校圖書館在對超星云舟學習平臺進行應用開展移動閱讀服務的過程中,在管理方面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對該學習平臺應用效率較低、認同度不夠所導致。與此同時,對該學習平臺也缺少相應的評估手段,內容變化較少,不能滿足高校讀者的多樣化需求。超星云舟學習平臺移動閱讀服務能夠影響讀者的閱讀行為和閱讀理念,但目前關于其在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中應用的相關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經驗不足,加之高校對于移動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使整體應用效果較差,雖然也有部分高校認識到超星云舟學習平臺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實踐經驗,應用效果終究還是有限,服務管理有待加強[1]。
其次,在高校圖書館當中,借助超星云舟學習平臺開展移動閱讀服務屬于全新項目,因此也會為圖書館的傳統服務帶來一系列挑戰,目前高校部分圖書館管理員在閱讀服務意識方面仍然以傳統觀念為主、創新性較差,且對于移動閱讀服務的相關技能和知識掌握較少,現代化先進的服務理念十分缺失,而這些都會對超星云舟學習平臺的順利應用產生阻礙和影響。另外,還有部分圖書館管理員會忽略移動閱讀服務的重要作用和價值,因此并不能對超星云舟學習平臺進行充分利用,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性不足[2]。
超星云舟學習平臺具有文字、圖片、語音等溝通功能,是一種具備實時交互特征的自媒體,借助超星云舟學習平臺開展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能夠最大限度降低服務成本,促進圖書館資源的高效利用,這是因為通過對這一平臺進行應用,能夠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對于高校圖書館資源應用效率的提高將很有幫助。與此同時,通過超星云舟學習平臺,還能夠對評論權限進行設置,借助這一功能,能夠幫助圖書館了解和明確讀者對于移動閱讀服務的需求。另外,通過評論功能,還能促進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雙向互動,滿足讀者對于移動閱讀服務的多樣化需求,提高移動閱讀服務水平。結合讀者的不同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個性化憂郁的服務,還能夠促進圖書館閱讀服務效果的提高,而這些都是圖書館閱讀服務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內容[3]。以新鄉學院圖書館為例,云舟以全新領域的方式對資源進行重組,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優質專題,且專題創作平臺門檻較低,所有有興趣的讀者均可參與其中,之后借助強大的域編輯器來創建作者文庫、特色庫、活動專題等等。
通過對超星云舟學習平臺進行應用,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加豐富的移動閱讀服務功能,滿足其精準化閱讀和個性化閱讀的需求,吸引更多的讀者粉絲,而這一龐大的閱讀群體也能夠為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提供無限動力。實踐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必須要將讀者服務作為重要工作,同時還要成為超星云舟學習平臺的移動閱讀服務者和知識提供者,全方位、立體化地展開移動閱讀服務,使讀者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對圖書館的認知。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還要成為移動閱讀服務的示范者、實踐者和倡導者,根據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對社會文化教育共識進行凝聚,以提升圖書館的社會效益和社會認可度,逐漸樹立起良好的移動閱讀服務意識,通過這種方式既能滿足讀者的精神需求,促進其健康成長,同時也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價值。
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中,對超星遠程學習平臺進行應用,能夠將讀者服務動態化、無縫地融入日常工作學習當中,促進圖書館服務空間的極大拓展,同時也實現了服務時間的延伸,使讀者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價值信息,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基于超星運作學習平臺的移動閱讀推廣服務,主要是以讀者服務為核心,通過對圖書館目前的移動閱讀服務進行改進,為讀者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這既是構建書香校園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提高校園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4]。
超星云舟學習平臺不僅支持傳統的鏈接、圖片、文本等在線編輯,同時還可以實現音頻視頻剪輯、圖書內頁編輯、整本圖書添加、專題資源插入等等,借助該平臺對閱讀信息進行獲取,能夠開辟閱讀新時代,具有強大的輻射功能,目前在高校圖書館中應用效果十分顯著,能夠為讀者提供免費公開課、百萬圖書以及數以萬計的開放專題,讀者可以借助該平臺與其他讀者進行筆記分享、圖書分享、結伴閱讀,擺脫了傳統閱讀模式的限制和束縛,相當于打造了一個讀者與讀者之間心理互動、精神互動、知識共享的社交閱讀平臺。超星云舟平臺還能夠為讀者提供一系列工具,讀者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對這些工具組合搭配應用,圖書管理員可以通過專題的方式,對超星云舟移動閱讀服務進行推廣,圖書館當中的培訓專題,具體如信息素養培訓、入館培訓、視頻在線培訓等等,都會通過圖片、文字或語音的方式進行同步、雙向在線交流,為讀者提供了精準、高效、個性化以及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服務,從根本上彌補了傳統閱讀推廣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另外,借助超星云舟閱讀推廣平臺,還能對專利閱讀渠道進行高效便捷的拓展,省時省力,實現了對傳統閱讀信息呈現方式的優化改進,能夠充分滿足不同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在優化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同時,也有助于圖書館服務效益和館藏資源應用效率的提高[5]。
高校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還要將移動閱讀實踐和理論研究進行融合,使移動閱讀服務更具指導性和科學性,借助團隊優勢對超星云舟學習平臺移動閱讀服務培訓進行開展,以更好地滿足讀者的多樣化服務需求。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為例,館內共設有三個部門,分別為信息資源建設部門、流通典藏部門、采訪編目部門,信息資源建設部門主要負責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的維護與運行、數字化資源咨詢與應用、圖書館網站維護與建設、圖書館計算機設備保養維護和管理。流通典藏部門主要負責對報刊圖書進行編目、分類、保管和典藏。采訪編目部門主要負責對圖書進行分類驗收、訂購采訪編目等。無論是哪一個部門都要能夠熟練操作超星云舟學習平臺,借助該平臺與讀者進行深入溝通和交流,提高移動閱讀服務能力和信息素養,為移動閱讀服務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與此同時,各部門還要充分借助該平臺向特定讀者定期推送信息,確保推送形式的多樣化,既要有形象生動的視頻、言簡意賅的文字,同時還要有豐富多彩的涂鴉、語音、圖片等等。
對區域性圖書情報聯盟進行構建,促進超星云舟學習平臺移動閱讀服務的有效融合與銜接,將業界眾多精英集合在一起,實現協同發展,聯合博物館文化館、高校圖書館以及公共圖書館等,共同面向讀者開放,在超星云舟學習平臺的輔助之下,實現文獻傳遞共享,提高移動閱讀服務功能。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目前開通了超星數字圖書和萬方期刊數據庫,同時還先后購入了萬方醫學網、中國知網、萬方創新助手、樂聽網、讀秀知識庫、超星移動圖書館等電子資源,逐漸形成了以計算機、汽車、生物、經貿、醫學為主其他學科為主的多載體互補、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文獻資源體系,進一步深化了文獻信息資源的優化共享[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對超星云舟知識空間服務系統進行了應用,為學生提供了專屬的知識空間,無論是考試就業、軟件應用還是時政見解都可以借助該系統進行分享,同時還可以對個人專題進行定制。
借助超星云舟學習平臺開展的實踐活動,包括經典閱讀活動、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書香社會活動等等,加強了讀者的民族精神教育、傳統文化教育以及國情教育,促進了移動閱讀服務知行合一的目標的實現。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校園圖書館,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高校圖書館還可以借助超星云舟學習平臺展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例如,面向讀者推出掃碼讀書、經典閱讀微書評、資源建構等實踐活動,通過移動平臺為廣大讀者提供美文欣賞、讀書講座、有聲讀物等資料,在校園廣播站的配合之下,共同開設今日播報、校園新聞等欄目,調動讀者參與移動閱讀服務的熱情和積極性[7]。
綜上所述,基于超星云舟學習平臺的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推廣工作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優勢,為圖書館未來發展提供了無限動力,對于高校圖書館服務價值以及社會效益的提升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