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輝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海南 ???571100)
目前,國家早已推出《全民健身游泳鍛煉標準》,積極倡導人民參加游泳這項體育鍛煉活動,這不僅是增強國民體質的一項要求,也是增加公民技能減少溺水傷亡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幾年來受天氣氣候影響,造成很多省份城市發生洪澇、水災的自然災害,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據我國衛生部統計,全國每年約有5.7萬人死于溺水,每年兒童溺水死亡人數占總溺水死亡人數的56.04%,而且,溺水死亡的男性高于女性,農村高于城市,并且學生溺水傷亡的數量比有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受天氣氣候原因的影響,洪澇、大雨、臺風天氣頻發;二、真正會游泳的人不多,自認為會游泳的人很多,很多的社會培訓機構著重課時的數量,不注重教學的時效,就造成了“溺水都是會水的”現象不斷發生;三、游泳這項運動越來越被大眾所推崇和喜愛,特別是近年來比較推崇的海游、江游、湖游等涉水活動越來越多;四、很多的學校還沒有把游泳作為一項系統課程來教授,游泳意識的培養和技能的練習需要從孩子抓起,但目前游泳這個技能訓練還是比較落后的,學生中想去嘗試性參與這項活動的人很多,但不會游泳、不懂游泳的比例很高,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有制度保障和形成科學的訓練觀念,不僅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掌握游泳的技能和方法,還要在本質上懂得學習游泳的重要意義,從而增強大家的學習熱情,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也能增強學習的效率。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形成了很多的鮮明特色,但很大的重點比例還是放在了素質教育上,目的在于培養能力過硬,素質全面的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體育在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弘揚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隊伍是我們教育工作的不懈追求,
對于海南政法職業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而言,人才培養的目的不僅僅要求學生具備比較扎實的專業能力和知識,還要求學生擁有與工作相適應的身體健康狀況。并提出了“無文體,不海政”的體育鍛煉思想,濃厚的運動鍛煉氛圍,極大地促進了學院的體育事業發展,所以,海南政法職業學院開設游泳課是十分必要的。游泳課是一項專業技能性強、技術要求性高的課程。對學生而言,在上游泳課時,不僅可以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提高心理抗壓能力,還能強化他們的專業技能。
游泳課程的設立與陸上體育課教學間存在差異性較大,想要確保教學的絕對安全,就少不了科學的組織和有效的監督,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使水作為介質的體育運動不適宜所有學生,要對這部分同學進行合理的組織和管理,要讓他們認識到學會游泳的重要意義,以及消除對水的恐懼心理,教師要適度做好心理疏導,由游泳教師輔助鼓勵學生參與游泳教學,在心理和技術上實現雙重保障。要聯絡游泳館的管理人員對水池及水質的安全衛生進行檢測,確保學生的身體安全。針對水壓和浮力所導致的呼吸和運動受阻,甚至可能出現嗆水的現象,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危機處理,做好安全監督,在明確理論和技術要領的基礎上熟練技能,做好入手前、游泳中和上岸后的觀察,排除危險隱患,確保學生人身及環境的安全,這也是開設游泳課的重中之重。
海南四面環海,江河貫通,水上資源極其豐富,不管是在海南上學、工作、旅游還是生活,游泳都是一項常見的運動方式,海南政法職業學院是一所政法類的高職高專院校,在專業設置上涵蓋了公安、司法、法學等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也大多是面向基層的政法機關,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有勝任本職工作的理論基礎,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個人技能素養,例如徒手防衛的能力、武器警械的使用能力,游泳救助等技能,這些都是學生頂崗實習,就業工作的重要本領,很多年以前就有新聞報道過民警面對群眾落水沒有救助的問責事件,事后了解到民警不是不救,而是自己也不會游泳,為此,造成了重大誤解,由此可見作為一線的政法隊伍要更好地服務群眾,該有的必要技能還是很重要的,學院依托警務化管理,訓練氛圍濃厚,提出了“無文體,不海政”的訓練口號,目的在于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通過開設游泳訓練,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提升了自身的技能水平,為今后的工作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是非常必要且有意義的。
和很多高校一樣,雖然認識到了游泳課的教學和實際應用價值,困于固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限制,這個課程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所在,造成了很多的問題困惑,例如:很難有效提高游泳的技能水平,無法提高學生對游泳的追求和熱情,教學效果不夠良好,實效性不強等,然而是否將游泳課的設置進行科學的落實,訓練課程的安排是否嚴謹,是否有科學、合理、嚴格的管理制度這些也是我們迫切要解決的一些問題,雖然課余游泳訓練在我國高校的推廣程度很高,也很廣泛,但是規范程度和落實標準還是有待提高的。目前,教學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幾項:一是,學院缺乏專業性的游泳教師隊伍。院校對于游泳課的資金、設備投入不夠充足,非專業的游泳教師上課的方式比較單一,教學模式比較木訥,沒有創新模式,很難做到細致的動作講解,也只能是理論層面上略講一二。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訓,無法激發學生對游泳學習的熱情。二是,安全措施建設及意識比較薄弱。應加強安全措施建設,增強游泳教師和學生的安全意識。游泳教師應著重強調游泳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的學習,做好課前熱身運動,有利于學生舒展身體的各個關節,這樣反而有效提高學生對課程的情趣和積極性。三是,游泳課是一項水下體育教學活動,需要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能力和對水下情況處置的基本素質,還需要擁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和膽識。然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不會游泳的學生比例占74%左右,女生則高達84%左右,而不少高校大學生又相當推崇游泳這項運動,喜愛程度很高。這種反差折射出了游泳教學的落后和有待發展。
隨著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大,游泳技能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身心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相信不久的將來開設游泳課程,提升學生游泳技能會成為很大的趨勢,在安全施教的前提下,經過科學、嚴密的組織和實施,讓學生掌握一門技能和能力,在未來的生活當中,會更加充滿自信,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具體的幾點對策思考:
(一)加強課上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保障措施,最大限能減少意外情況發生,教學過程中,始終樹立安全第一的教學思想,時刻督促學生落實安全規定相關要求,選擇安全的水位和場地,確保學生在遇到危險時能夠站立起來,同時教學場地必須控制在教師的視線范圍內,上課時必須配備救生員和救生器材,確保發生危險時能夠有效的救助。課前要充分做好熱身活動,防止發生拉傷、抽筋等溺水問題;
(二)改變教學思路和方法。好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是提升教學能力的重要捷徑。比如在游泳課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借助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解游泳的動作要領和難點、重點,并作出準確的示范動作要領,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游泳這項技能,還要從體育鍛煉技能培養的角度使他們認識到游泳這項運動的重要性,此外,還要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合理的引導學生對于游泳這項運動的積極性和愛好感,促使其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和“終身鍛煉”的健身意識。
(三)增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引進專業化游泳教師隊伍。游泳教學的開展首先就要解決教師的配備問題和專業教學能力問題,過硬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組織會很大程度上增強教學的權威性;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的進行學習和實踐。只有教師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學的氛圍和效果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從學生身心健康及生存所必備的生活技能角度來看,游泳運動無疑是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最佳選擇之一,因此,高職院校游泳教學的落后現狀必須馬上得到改變,提高高職院校游泳課的教學質量,關鍵在于教師隊伍,要不斷地引進具備較高游泳水平的專業教師隊伍,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提高教學的水平和效果。
(四)不斷加強游泳學習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游泳學習是體能訓練和自我技能提升的一項綜合訓練,更是學生身體鍛煉的一種重要方式。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和心理素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不管遇到什么樣的事情都不能讓其影響到自己的心態,這是所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但是,面對受眾主體都是學生的情況,他們不具備成熟的經驗,也不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在處理一些問題時,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訓練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遇到的各種情況時,能夠以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去面對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