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欣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中習總書記強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關鍵所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和創新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提升思政課中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通過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的相融合來挖掘課程思政中的各種教育資源,真正地為三全育人的實現提供重要的保障。另外,在2016 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提出了要實現思政理論課程和不同專業課程的共同發展,以此來實現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充分融合。由此可以說明,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是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性所在,也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所以,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實現三全育人、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有效融合對培養新時代下,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三全育人主要是指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其中全員育人主要是根據學生們的成長需求和規律來調動可以調動的所有力量來讓學生們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國家的共同參與,明確各自的責任和分工,提升學生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全過程育人指的是不斷地對育人的維度和空間進行拓展和覆蓋,以學生們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實現立德樹人,為國家培養全素質人才。另外,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說,三全育人是國家實現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發展方針;從微觀角度上來說,三全育人是教師把思政理念貫穿于教書育人的重要過程。綜合考慮來說,三全育人是立德樹人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育人教育方針的基本性要求[1]。
從高等教育中課程思政教育的發展和變化可以發現,思政教育遇到的挑戰和機遇是相伴而生的。在新時代發展的影響下,要想培養更多具備高素質、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人才,需要借助于新時代三全育人發展,把握住課程思政的原則;首先,遵循有序性原則;從簡單到復雜,從淺顯到深入的發展過程中,體現在思維能力方面也是一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再到辯證思維的過程。其次,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課程思政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逐漸發展,循序漸進的,所以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從簡單到深入,從表象到本質來逐漸進行的。另外,遵循適度性原則;適度性原則主要是指根據課程思政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的實際需要,選擇性的進行內容的教授,讓教學的目標更易于實現。此外,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因材施教在課程思政中的應用,主要是指教師要尊重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根據學生們的個人體會、價值觀念、文化背景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不同來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在2017 年的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明確地提出了要堅持三全育人理念,并把三全育人的思想價值貫穿到整個教育育人的全過程中,在教育育人的過程中形成文化育人、教書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以及組織育人相結合統一的長效育人機制。
隨著新時代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高等教育中額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需要把思政元素和專業課程內容和特點進行有效的融合,并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思政元素,在專業課程教學活動中實現對學生們思想政治道德的培養,實現三全育人。鐵道工程專業主要是對鐵道工程進行研究的專項專業,專業課程和思想政治課程的融合主要是培養學生們樹立起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培養學生們的專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為鐵道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2]。
在三全育人中的一項主要的工作任務是要充分地調動起各方的力量來參與到課程思政教育工作中,為學生們的構建起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全員參與的育人工作的大系統中。在新形勢的發展下,三全育人工作的開展需要國家進行全面統籌、社會構建良好的環境,學校形成教育橋梁,以家庭為基礎,形成大思政的育人體系。
首先,學校要發揮出其引領協同的作用;各個高校的領導思政課程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建立起良好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必要時,學校領導還要積極參與到一線的教學育人過程中,可以親自授課、聽課,充分發揮出其模范帶頭的作用。另外,學校還要加強課程思政和專業課程教學的緊密結合,做好課程思政的整體性規劃和設計,為《鐵道工程專業》課程思政的有效開展創造堅實的理論支撐系統,充分發揮出課程思政育人的價值和意義。
其次,要充分發揮出教育教學合力中教師的關鍵性作用;在課程思政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三全育人以及專業課課程思政育人需要通過教師的教授來實現教學育人的目標。因此,需要不斷地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要組建一支包括《鐵道工程專業》課程教師、課程思政教師、學生輔導員、指導員等多學科的師資隊伍,從師資層面來實現相互支撐和良性互動的課程思政育人隊伍,為三全育人理念下《鐵道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充足的師資力量[3]。
另外,以實現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為最終目的;在執行的過程中要以人才培養為發展基礎,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針對學生們的思想發展特點,充分發揮出教師教學思想,有序推動課程思政育人工作的開展。實現專業知識教育和德育的充分融合,充分發揮出育人的價值和作用。此外,還要加強學習教育宣傳,讓學生們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價值,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活動中。
在課程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德育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德育來培養學生們的服務國家和服務社會和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激發起學生們的愛國主要情懷。《鐵道工程專業》課程思政的主要目標是要把高尚的思想道德素養和我國的鐵道建設實現充分的融合,提高鐵道工程專業學生們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另外,還要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出發,面向世界,把愛國主要精神和外援建設進行結合,從時代的、歷史的和現實的角度挖掘愛國主義思想資源,提升學生們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引導學生們形成更加長遠、更加忠誠和深厚的愛國情懷。此外,專業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還要根據鐵道工程專業的課程特點,做好前期工作,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把控好學生們的學習意識形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引導,增強學生們忠于社會主義,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思想認識。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影響下,鐵道工程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需要采用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實現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的相互融合和補充,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充分地發揮出教育教學育人的價值和意義。在鐵道工程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要重視文化結構的不同和差異,在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還要重視鐵路工程專業中所蘊含的工匠精神。在這里需要重視的時,表層文化的錯誤可以很快地進行調整,但是那些關于價值觀和信仰的思想性的內容時很難被捕捉和感受的,如果形成錯誤的觀念和思想,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可以改正[4]。所以,在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活動中,要把隱性思想政治和顯性思想政治進行結合,把鐵道工程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和課程思政進行充分的融合,并通過實踐來鞏固扎實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養。
綜上所述,三全育人理念下專業課和課程思政要實現同向同行,要不斷地探索專業知識教師和育人價值的結合,以此來提升學生們的專業素養和思想道德素養,實現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