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彪
(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分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500 千伏輸電線路導地線無人機自主智能巡檢研究能夠有效解決輸電線路運檢應急反應不夠迅速的能力,切實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為國網系統生產指揮部門快速、準確獲取輸電線路第一手信息,實現高效、科學決策,保證輸電線路安全運行提供了最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同時也是電力應急聯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西省地區雷害嚴重,線路防外力破壞形勢嚴峻,因此,利用無人飛行器進行全自動自主巡視,能夠第一時間掌握線路情況,為搶修工作提供科學直觀的指導依據。該成果推廣后,不僅能夠極大地提高巡檢效率,極大降低人工巡檢的勞動強度,同時,利用多旋翼無人機的靈活機動特點,使得巡線人員能夠完全按照巡線任務的要求進行詳細線路查看,不僅保障了人員的人身安全,節約了大量的人財物等直接經濟成本。同時,故障點的及時發現能夠使得生產運維人員及時處理,保障線路的正常運行,不因線路故障停電而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同時,安全供電保障,也為企業生產,人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具有極大的經濟效益與重大的社會效益。
無人機的導地線智能跟隨技術,是利用激光雷達測量數據控制自主調整無人機飛行姿態,使無人機跟隨導地線自主巡航,同在巡航過程中自主完成對輸電線路拍攝及測量導線與線行樹木(障礙物)距離等數據采集并在巡航結束后生成巡檢報告。無人機的導地線智能跟隨技術的研發應用是輸電線路巡檢方式的一次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義。無人機的導地線智能跟隨技術的研究,切合符合目前所提倡的輸電線路線路信息化、智能化、安全化的全面要求。同時,它減輕了運行部門日常巡檢的工作量,對系統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近幾年國內多旋翼無人機檢測電力巡檢系統逐漸發展起來,但是現有的無人機電力巡檢系統只采用可見光圖像和視頻對輸電線路走廊進行巡視,檢測手段單一。現有的無人機巡視系統只能對架空線路做粗略的巡檢,只能對較大的缺陷才能發現。并且巡檢得到的影像資料只是抽樣取點,不能全覆蓋地對導地線進行高清拍攝。多旋翼無人機搭載的高精度雷達距離測量裝置收集數據,通過高性能單片機實時對激光雷達數據進行解析計算。可實現無人機與架空導線的垂直距離、水平距離保持固定,得到穩定完整的架空高壓線影像信息。多旋翼無人機巡檢系統經調試完成自檢后,通過微控制器進行輔助起飛,待飛行穩定后,切換至自動飛行狀態(可自動飛行或者手動飛行),同時地面監控計算機可以實時監測多旋翼無人機的飛行狀態,監控巡查設備以及剩余電量,并能通過地面移動便攜中心向多旋翼無人機發送的控制命令,使之完成相應的動作。多旋翼無人機可沿著既定路線路巡檢,又可懸停在某處對線路進行細致觀察。無人機搭載激光雷達設備,通過激光雷達掃描數據自主調整無人機飛行姿態,巡航前只需在地面設置好相關參數(如飛行速度、與導地線距離等),無人機飛行鎖定導地線啟動巡航模式,無人機即與導地線保持固定距離沿導地線巡航飛行,巡航過程中無人機將根據線路走向、弧垂高低自主調整飛行姿態,不需要人工干預。
手動操作多旋翼無人機進行架空輸電線路桿塔精細化巡視由于受到電場磁干擾的影響,所以無人機靠近線路以及桿塔進行近距離拍攝時容易產生不可控的因素,而精細化巡檢作業必須靠近導地線才能拍攝出足夠清晰的照片。另外,手動操作旋翼無人機在高壓線附近或者進行超視距飛行作業時,由于圖傳被干擾以及沒有可以檢測導地線的避障模塊,容易發生無人機與導地線等電力設備進行碰撞而出現的墜機甚至是線路跳閘的故障。手動操作旋翼無人機只能對架空線路巡檢得到的影像資料只是抽樣取點,不能全覆蓋地對導地線進行高清拍攝。特別是當出現斷股或者雷擊點或者外部碰撞導致線路跳閘,由于故障缺陷點很小,普通的抽樣巡視方式難以發現缺陷點所在。
通過建立輸電線路的數字模型,當雷達掃描到不同角度、不同距離的物體時,控制器會根據角度與距離通過三角函數推算出各物體間的距離,通過一些邏輯算法可分辨出架空導線以及前方桿塔的準確距離,然后通過通信模塊將數據傳回地面監控端。實現無人機設備對導地線的準確識別。可正確識別500 千伏直線、耐張塔的四分裂導線和地線(OPGW 光纜),并區分導線相別。激光測距無人機跟隨導地線自主巡航巡檢系統,采用GPS 定位與激光雷達掃描相融合導航技術,極大的將無人機鎖定在與高壓線保持相應的水平距離以及垂直距離的區域內,GPS 定位可確定巡檢塔段,解決塔段區域導航,利用激光雷達掃描識別高壓線相對于無人機的相對位置,使得無人機能與高壓線保持一定的水平距離以及垂直距離跟隨高壓線的走向進行巡檢。無人機的全自動巡檢不受地形變化以及高壓線弧垂的影響。
當無人機識別出導線后,可啟動鎖定導線的巡航模式,實現無人機與導線保持固定距離并沿導線巡航飛行。飛行過程中無人機可根據線路走向、弧垂高低自主調整飛行姿態。
無人機在巡航過程中根據畫面寬度,以可設置參數固定間隔對導線自主拍攝,巡航結束后,通過軟件對拍攝的圖片根據拍攝地點與小號桿塔距離批量重命名。如200.JPG,即該圖片拍攝的位置是距離小號桿塔200 米。線路運維人員可根據缺陷點圖片確定缺陷點的具體位置。
通過研究開發導地線智能跟隨飛行無人機設備,通過上訴無人機跟隨飛行相關算法導入,利用機載計算機快速解算數據并反饋無人機飛控系統,做出正確的跟隨飛行控制,保證飛行起在跟隨飛行過程中,保持與導地線5cm以內的位置誤差。
無人機輸電線路導地線智能巡檢系統研究及應用能夠有效提升線路運檢應急反應能力,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同時可以準確獲取輸電線路第一手信息,實現高效、科學決策,保證輸電線路安全運行提供了最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同時也是電力應急聯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西省地區雷害嚴重,線路防外力破壞形勢嚴峻,因此,利用無人機進行全自動自主巡視,能夠第一時間掌握線路情況,為搶修工作提供科學直觀的指導依據。